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07820
食用纤维素对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结肠运输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1999年第2期
     作者:周亚夫 张新华 贾新亚 张明理 陆亚蓉 庄磊

    单位:南京市鼓楼医院老年医学科

    关键词:纤维素 便秘 结肠运输试验

    江苏医药990208 摘要 为探讨食用纤维素对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结肠运输的影响。采用 服含钡标记物20粒,每隔24小时摄腹平片的方法,进行结肠运输试验,观察42例老年便秘患者服纤维素前和服纤维素期间标志物残留分布情况。结果:服纤维素前便秘间隔时间4.5±1.25天,服纤维素期间缩短为2.6±1.38天。全胃肠道时间由4.95±0.49天缩短为3.92±0.93天,全胃肠通过时间加快约21%。标记物各时段残存分布情况显示全胃肠道通过时间缩短,提示结肠运输加速,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纤维素能缩短全胃肠道通过时间,加速结肠运输。大麦麸壳纤维素粉对改善各型便秘均有一定效果。纤维素服用期间结肠试验显示标志物严重排空障碍者可能需手术或手法治疗。
, http://www.100md.com
    自1994~1997年我科对42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加服食用纤维素,进行结肠运输试验,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病人为我院老年病房和便秘门诊的患者。选择标准:每周排便≤2次,便秘病史2年以上。经结肠运输试验检查,服标记物20粒,72小时存留不足4粒者不入选。排除肿瘤引起便秘者。资料完整顽固性便秘患者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7.65岁。

    二、方法

    1.检查前一天排尽大便并停服通便药,生活及饮食习惯不变。检查当天上午9时口服含20粒含钡标志物胶囊一枚,此后每隔24h摄腹部平片一张,连摄5天止[3],每日观察标记物存留情况,80%标记物排出者停止摄片,最少连续摄片3天。

    2.食用纤维素选用大麦麸壳烘干,研成100目干粉,包装成15克一包,经γ射线照射消毒,检查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受试者每日2次,每次15克,餐后服,连服2周并记录大便性状及排便情况。
, http://www.100md.com
    3.服纤维素第3周起,在继续服食用纤维素条件下,重复结肠运输试验,根据腹部平片标志物存留情况,分次记录存留部位和数量。为了区分部位,在腹部平片上以脊柱中位画一纵线至第五腰椎,再分别由此向左右划两条半圆线至骨盆出口,这样把结肠分为右(R)左(L)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RS)等三个部分[2]。第3天记录存留在大肠三个不同部位的标志物粒数,按Hinton法[6]计算全肠道通过时间。

    统计处理:全部数据作(0.gif (83 bytes)±s),两组间相同时间点标志物残留数的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

    结 果

    一、试验前后排便情况:服纤维素前患者大便干结占52%,均需服通便药或灌肠才能排便,加服纤维素虽饮食习惯不变,但大便明显变软,而且粪便量较前增加,排便间隔时间明显缩短。本组患者试验前间隔3~7天才排便一次,部分患者不用通便药一周以上仍不能自行排便。服纤维素后33例(75%)1~2天即排便,排便间隔天数显著缩短,与试验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表1)。
, http://www.100md.com
    表1 42例便秘患者试验前后排便情况

    1~2天

    3~4天

    5~6天

    ≥7天

    平均间

    隔天数

    试验前例数

    24

    14

    4

    4.5±1.25

    试验期例数
, http://www.100md.com
    33

    5

    2

    2

    2.0±1.38

    △注:与试验前相比P<0.01

    二、结肠运输试验结果:试验前服标志物72h摄片799/840粒(95%)仍残存在结肠内,主要分布在左半结肠和直肠乙状结肠部。服纤维素2周后服标志物72h摄片仅333/840粒(40%),残存在结肠内,与试验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表2)。

    表2 42例结肠运输试验中标志物分布情况(0.gif (83 bytes)±s) 部 位
, 百拇医药
    24h

    48h

    72h

    R

    L

    RS

    R

    L

    RS

    R

    L

    RS

    试验前存留总数(粒)

    498
, http://www.100md.com
    287

    44

    118

    511

    186

    36

    410

    353

    试验期存留总数(粒)

    472

    290

    67

    41
, http://www.100md.com
    371

    181

    4

    203

    126

    试 验 前

    19.84±0.45

    19.64±1.08

    19.24±1.75

    试 验 期*

    19.80±0.59

    13.72±5.05
, 百拇医药
    7.95±6.99

    *注:与试验前相比P<0.01

    三、标志物80%排出情况:在试验前96h仅6/42例(14%),服纤维素2周后,96h达31/42例(74%)。全胃肠道通过时间由4.95±0.49天缩短为3.92±0.99天,试验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表3)。

    表3 42例便秘患者标志物80%排出情况

    48h

    72h

    96h

    120h

    >120h

, 百拇医药     全肠道通过时间

    (天)

    试验前

    6

    32

    4

    4.95±0.49

    试验期*

    2

    13

    16

    8

    3
, 百拇医药
    3.92±0.99

    *注:与试验前相比P<0.01讨 论

    一、食用纤维素能缩短便秘患者全胃肠通过时间:老年患者由于多种原因服纤维素较少是老年便秘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的纤维素对改善便秘的效果不一致,甲基纤维素对便秘几乎无作用。本组试验选用大麦麸壳,其含不溶性纤维素在60%以上,在正常健康者研究中就能显著缩短全胃肠通过时间[5],本组研究也发现其对改善便秘有显著效果。服纤维素后便秘者排便间隔时间由4.5±1.25天缩短为2.0±1.38天。全胃肠道通过时间由4.95±0.49天缩短为3.92±0.99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纤维素对便秘有明显改善作用,主要因为不溶性纤维素是结肠内粪便的扩充剂,通过保留粪便中的水份,使粪便膨胀、软化。食物纤维素在结肠中经细菌发酵分解,产生短链脂肪酸和其它一些产物,这些产物起到促进结肠运动的作用[7]。服纤维素后,全胃肠通过时间显著缩短主要是通过加速结肠运输的作用[5]
, http://www.100md.com
    二、便秘患者结肠运输试验观察时间:结肠运输试验对便秘及病因的诊断有重要作用。本试验以排出80%标记物超过3天诊断为异常[3]。国人的正常全肠道通过时间标准定为3天是合适的[4]。对顽固性便秘患者,为判断其是出口梗阻型还是真性传输减慢型,观察时间可延长。根据本组研究观察,作结肠运输试验同时加服纤维素更有利于区分便秘的严重程度。本组患者有些病例服纤维素同时进行结肠运输试验仍未见便秘改善,辅助以其他检查后确诊为重度耻骨直肠综合征、直肠前突等,经手术或手法治疗效果明显改善。

    三、结肠运输功能迟缓的原因及服纤维素改善的关系。标记物排空延长的原因与下列三种情况有关。(1)假性慢运输:粪便进入横结肠脾曲以下其含水量逐渐减少,致使推进速度减慢。(2)真性慢运输:肠壁神经丛中神经细胞减少甚至缺如,或神经丛受到内外源性损害致蠕动无力或受阻。(3)出口梗阻:造成出口梗阻的原因有耻骨直肠综合征、直肠前突、直肠内套等。通过应用运输指数(TRANSIT INDEX; TI)[2]有利于判断排空延长的类型。TI以0.5为中位数,其值越小,越接近于0,慢运输可能性越大,其值越接近1.0,出口梗阻可能性越大。本组排空异常主要发生在左半结肠和直肠、乙状结肠部位。72小时残留在左半结肠占总残留数51%,残留在直肠、乙状结肠部约占44%。大多数TI值超过0.5,提示本组便秘主要原因与出口梗阻有关。有作者提出病人出现规律的排便急迫感,但不能排出粪便,可能是直肠肛门疾病。病人罕有便意,则通常是结肠运输异常所致。但本组梗阻型便秘者也罕有便意。这是因为这些病人虽有肛门直肠异常,但便秘病史长,又长期服用通便剂,长期便秘使肛门直肠的感觉减弱甚至丧失,故粪便到达肛门直肠处病人却不能感觉。这些患者经服纤维素便秘改善后,部分患者便意恢复。纤维素对各种类型便秘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严重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加服纤维素仍无明显改善,需进一步进行检查。对严重乙状结肠冗长、直肠前突及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者宜手术或手法治疗。
, http://www.100md.com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麦麸壳纤维素能加速老年便秘患者的结肠通过时间,无论是慢运输型、假慢运输型和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皆能改善其便秘症状,但严重排出道梗阻型仍需考虑手术和手法治疗。

    邮政编码:210008

    参考文献

    [1] 斯莫特著.胃肠动力病学.第一版(中文).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91~93.

    [2] 张世信,等.中华医学杂志 1993;73:75.

    [3]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杂志 1991;71:549.

    [4] 王毅,等.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997;13:345.

    [5] Jonanner L, et al. J Am Diet Assoc 1993;93:881.

    [6] Hinton JM. Postgrad Med J 1986;44:72.

    [7] Tayler R. Br Med J 1990;300:1063.

    (1998年5月4日收稿 同年9月7日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