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07844
选择性腹股沟疝造影对马鞍疝诊治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1999年第2期
     作者:吴国魁

    单位:南京市红十字医院(210001)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0252 马鞍疝是腹股沟疝中复合疝的一种。临床上缺乏特异性体征,术前很难确诊。在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诸多因素中,该疝因术前未发现、术中未探查而遗漏是疝复发的因素之一。自1993年以来,我们对34例可疑马鞍疝施行经腹膜腔穿刺的疝造影方法,明确诊断者11例,为术前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制定出有效的术式,提高了手术治愈率。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14~78岁,60岁以上7例。自出现疝块到手术最长42年,最短6个月,2例疝块堕入阴囊。均无疝嵌顿史。
, http://www.100md.com
    二、造影结果

    本组均在脐外侧折与脐内侧折之间形成的腹股沟内侧凹和脐外侧折外方的腹股沟外侧凹分别显示造影剂充盈的二个疝囊。在内侧凹出现的是直疝,颈部宽,向前稍突起。从外侧凹出现的是斜疝,疝囊进入腹股沟管。本病因内外凹同时造影显现疝囊故可做出诊断。造影中发现有2例斜疝疝囊堕入阴囊,另有1例直疝疝囊较大,斜疝疝囊仅1.5cm×2cm,临床表现疝块呈半球状的直疝体征;还有2例为双侧性,仅一侧较大的疝有症状和体征,而较小侧无症状和体征。

    讨 论

    马鞍疝仅凭临床体征而不做疝造影术前较难确诊。回顾1992年以前我们发现12例马鞍疝均为术中确诊。其中3例为第一次同侧疝修补术时遗漏而发生。在再次手术中证实原手术仅修补了直疝,而斜疝仍存。本院1例为术后一周复发,再手术中发现原手术只修补了斜疝而遗漏了直疝。通常马鞍疝以一个较大的疝为主,另一个疝囊较小,由于忽视探查而被遗漏。国外有报道522例复发疝再手术,术中证实有10例只做了直疝而忽略遗漏了斜疝。严格地讲这种复发是遗漏原发的疝,故对可疑复合疝术前行疝造影以资鉴别是疝造影的适应证。本组34例造影发现11例并在术中得以证实。且其中2例为双侧性,疝造影显示疝囊颈、体、底完整的一侧症状和体征明显。另一侧疝囊显影小,仅以疝囊颈部突起为主,无完整疝囊,临床上只有局部隐胀感,缺乏明显体征。这2例分别于前次手术后1年、3年当对侧出现疝块体征行手术而得以证实。因此认为疝造影除了对马鞍疝等复合疝的术前诊断、术中治疗有指导意义外,还可以发现一些临床尚无体征的不完全性疝。对术前因各种原因未做疝造影的病例,术中以食指从先切开的疝囊中伸入,扪及腹壁下动脉,确定与疝环的关系,再探查腹股沟内或外侧凹。重视之一操作是对术前未做疝造影、术中防止疝遗漏的补救措施。
, 百拇医药
    本组和以前术中诊断马鞍疝共23例,在疝囊的处理方法中,采用Callander法21例,用Houget法2例。我们体会当直疝的疝囊较大,与膀胱粘连,或已有过手术史者,术中要绕过腹壁下动脉将另一疝囊拉紧很困难,而且不易达到高位结扎疝囊的效果。况且,腹壁下动脉的供血区具有丰富的血管吻合枝。因此我们主张采用Callander法,切断腹壁下动脉和二个疝囊中间的腹横筋膜及腹膜,使二个疝囊合并为一个,修剪多余疝壁,连续缝合关闭疝颈,以达到高位结扎的目的,又能为下一步加强腹横筋膜修补做准备。疝囊颈关闭后,采用Shouldice法将已切开并游离的腹横筋膜上下二页重叠连续缝合,使之同层次愈合,符合解剖和生理。除了1例78岁男性复发疝予切除精索腹股沟段,完全封闭腹股沟管外,其余均将精索游离到腹外斜肌腱膜下。随访本组和术中诊断组,除其中5例病故外,最长17年,最短6个月,尚无复发。我们体会临床上有以下情况者为疝造影的适应证:1.复发性腹股沟疝。2.疝块大,外形似有重叠,且年龄偏大者。3.皮下环扩大、松弛,腹股管后壁有类圆形缺损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