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07863
心性猝死抢救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1999年第2期
     作者:陶宗华

    单位:丹阳市人民医院(212300)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0221 本文对近八年来所抢救的22例心性猝死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就其临床表现及抢救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分析与探讨如下。

    临床资料

    一、年龄与性别:年龄28~74岁,平均为48.6岁;男18例,女4例,男女之比4.5∶1。

    二、病人类型:本组病人均有心脏病史,其中冠心病18例,风心病2例,心肌炎1例,肺心病1例,以冠心病居多占81.8%。

    三、心性猝死的诱因及先兆:22例病人有猝死诱因者14例,占63.6%,其中过度劳累6例,精神受刺激4例,暴饮暴食3例,性生活中猝死1例。猝死前出现先兆症状者12例,占54.5%,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者5例,大汗、烦燥不安者3例,心悸、头晕者2例,恶心、上腹部胀者1例,突然晕倒抽搐者1例。
, 百拇医药
    四、发病时间及地点:发病于夜间睡眠时9例,白天活动中13例;院外猝死14例,院内猝死8例,院外猝死除2例发病后得以及时抢救而存活,其余12例均在送达医院前30分钟左右已死亡,院外存活率为14.2%,院内猝死者经及时抢救存活5例,成功率为62.5%。

    讨 论

    一、心性猝死的临床表现:多数病人由各种诱因而发病,半数以上患者有猝死先兆,对原有心脏病人,突然无原因的出现恶心呕吐、烦燥不安及胸痛、胸闷,甚至突然晕倒,抽搐,短暂意识丧失等,均提示有发生心性猝死的可能。心性猝死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突然出现脑缺血症候群,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面色苍白、紫绀、心音低弱、脉搏消失、呼吸由断续而停止,进入临床死亡。

    二、心性猝死的抢救:1.院前抢救是降低猝死率的关键,应普及社区及家庭急救知识,并及早呼叫医务人员,为二线急救赢得时间,另外建全冠心病防治抢救体系,提高抢救技术也殊为重要。
, 百拇医药
    三、尽早尽快复苏不容忽视:因猝死发生后2~4分钟内给予合理的基础生命支持,乃是复苏抢救能否成功的关键和基础。猝死一旦发生,应立即按心肺复苏程序迅速进行复苏,即气道通畅-人工呼吸-循环复苏。要分秒必争,一切抢救措施须“快、准、稳”。

    1.关于呼吸功能的维持:心性猝死发生后,应立即使其头后仰,保持上呼吸道通畅,从实际出发,我们主张推广普及使用口咽吹气管,既方便、卫生、效果好,又易于接受。院内猝死的急救,有条件者尽早气管插管联接气囊加压给氧,或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2.关于心脏的复苏:心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室颤,在其他任何心肺复苏开始之前,首先应除颤。当室颤与心脏停搏鉴别有困难时,应按室颤处理,进行盲目除颤,功率以200~300焦耳为宜,一次不成功可反复进行。无除颤器时,可采用药物除颤,使用利多卡因100mg或溴苄胺300mg~500mg静注或心腔内注射,对反复出现室颤者,要注意低氧血症、酸中毒及低血钾症,应及时予以纠正。胸外心脏按压术目前主张每分钟80~100次为宜。操作者用力要适中,注意防止肋骨骨折、胸膜、肺脏损伤等合并症。心性猝死,往往心跳先停,继之呼吸停止,因此最好在呼吸未完全停止前进行心脏复苏。本组2例仅心脏按压恢复心跳而复苏成功。
, 百拇医药
    四、关于复苏药物使用问题

    1.心脏复苏药:肾上腺素根据国外推荐剂量为0.03~0.1mg/kg,本文在心肺复苏时对成人采用的起始剂量为2mg,有3例曾应用递增法(每3分钟一次,依次为1mg、3mg、5mg)均取得良好的复苏效果。其次阿托品是室颤所致心脏停搏的首选药物,而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经长期实践证明其弊多利少,应当废弃。给药途径首选静注,其次气管滴入,心内注射只能在上述两种途径未建立前的一种应急补充,因其会加重心肌损伤,而且中断心肺复苏操作,故目前已不主张应用。

    2.呼吸兴奋剂的应用:目前滥用呼吸兴奋剂较为普遍,必须明确,只有在循环复苏满意的情况下,呼吸中枢贮备了恢复功能的物质基础,而仍处于抑制状态时,呼吸兴奋剂才有其应用价值。

    要坚持心肺脑等全面复苏的观点,在复苏过程中要做到:对心功能要“抢”;对肺功能要“扶”,对脑损害要“防”,对肾功能要“保”,对代谢过程要“调节”。心性猝死在抢救中决不应轻易放弃最后成功的希望,北京友谊医院报告1例循环、呼吸骤停者,经坚持抢救4个半小时,复苏成功而最终痊愈出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