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08554
p53蛋白表达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分化及预后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宫兆松 刘志芳 李颖

    单位:宫兆松 刘志芳 李颖(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261400)

    关键词:卵巢肿瘤;子宫内膜样癌;蛋白质p53

    p53蛋白表达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分化及预后的关系中国图书分类号 R73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99(1999)02-0123-01

    p53的基因突变在多种肿瘤中普遍存在,p53蛋白表达与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4例卵巢子宫膜样癌组织的p53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分化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材料 收集我院1981~1990年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手术切除标本34例。肿瘤组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5 μm切片。光镜下分型:Ⅰ级11例,Ⅱ14例,Ⅲ级9例。均有3年以上的随访资料,其中5年以上12例。

    1.2 方法 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p53抗体(DO-7)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按说明书操作,用已知p53阳性的大肠癌标本做阳性对照。结果判断:以细胞核呈棕黄色为阳性,单纯胞浆着色而无胞核着色为阴性。阳性细胞>10%为阳性病例,10%~20%(+),20%~50%(100-1.gif (88 bytes)),>50%(100-2.gif (96 bytes))。
, 百拇医药
    2 结果

    34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p53蛋白表达结果见表1,其阳性率为50%,其中Ⅰ级为36.3%(4/11),Ⅱ级42.8%(6/14),Ⅲ级77.7%(7/9)。Ⅰ、Ⅲ级Ⅱ、Ⅲ级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Ⅰ、Ⅱ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阳性强度

    表1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结果分级的关系

    分级

    n

    p53

    -

    +100-1.gif (88 bytes)100-2.gif (96 bytes)
, 百拇医药
    Ⅰ

    11

    7

    3

    1

    0

    Ⅱ

    14

    8

    1

    3

    2

    Ⅲ

    9
, 百拇医药
    2

    1

    2

    4

    与分化程度也呈正相关。

    术后活3年以上者21例,死亡13例,均为Ⅱ、Ⅲ级患者,另外3例Ⅱ级患者术后2~3年复发行二次手术,分别于第二次手术后1~2年死亡,5年以上存活者12例,均为Ⅰ、Ⅱ级患者,其中Ⅰ级9例,Ⅱ级3例。

    3 讨论

    近年研究表明,p53基因及其表达产物p53蛋白参与细胞增殖的负调控,它的突变与人类一半以上的肿瘤发生有关。突变型p53蛋白的过度表达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基因改变,并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转移和复发有关。

, http://www.100md.com     本组结果显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与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及强度有关。肿瘤分化程度的高低与p53蛋白的阳性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阳性的强弱与分化程度也密切相关,分化越低,阳性强度越高,这表明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p53蛋白的阳性率与表达强度有递增趋势。另外,我们也发现p53蛋白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与肿瘤的转移和低生存率呈正相关,在所检测的34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中,伴有淋巴结转移和癌瘤腹腔播散的患者其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强度明显高于不伴转移或播散者。同时随访资料发现,存活期短者也多为阳性程度强者。这提示p53蛋白可作为判断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标准。

    本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p53蛋白阳性检出率为50%,比文献报道的44%略高,除不同作者所用检测方法、条件及标本保存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外,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石蜡切片染色前的微波处理,暴露了更多的p53抗原决定簇;(2)本检测的病例多为病史长、就诊时间晚的患者。

    收稿日期:1999-01-1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