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老年学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09424
社会认知与老化:问题、观点和方法
http://www.100md.com 《中国老年学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李川云 吴振云

    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关键词:

    990238

    以往认知与老化的研究为我们描述了一幅悲观的景象〔1,2〕,即随着增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逐渐减退。70年代开始,由于毕生发展理论中获得与丧失观点的提出,认知老化的研究更多地转向功能与适应的方向〔3,4〕,目前这方面研究较多的是老年人的社会认知和日常问题解决〔5〕。本文拟介绍有关老年社会认知研究的问题、观点和方法。

    1 社会认知与老化研究的问题

    社会认知即在社会文化情境下研究人们的认知活动,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分析研究社会心理现象〔6〕。社会认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对自我、他人和社会互动的心理表征,以及社会知识(表征的内容与结构)和加工过程如何影响个体行为。从成人发展与老化的角度,社会认知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社会心理表征的内容与结构是否存在年龄差异,已有的有关心理加工年龄差异的知识是否可以解释社会认知加工过程,以及不同现象心理表征的差异如何影响老年人的社会信息加工、行为和调适后果;(2)重视多维度、多层次的社会文化环境对行为及其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情境的表征容易受与历史时期、文化有关的价值、信念和事件的影响;(3)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许多方面注意从功能的角度进行分析,即探求自我表征(或其它因素的表征)在实际情境下对实际行为的功能重要性。许多问题的研究不应集中于信息加工机制本身,而应研究在特定的条件下个体如何利用有关信息;(4)与情绪有关的社会认知信念系统,如,情绪与老化的社会信念,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及其对成人人际知觉和行为的影响等。
, 百拇医药
    2 社会认知与老化研究的理论观点

    2.1 社会认知理论与认知加工 社会认知研究主要是以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为指导,认为不论人类行为反应在本质上是社会性还是非社会性,认知表征和认知加工是理解这种反应的基础〔7〕。研究者认为,社会知识的表征和利用与基本认知加工过程(如,合适知识的激活、注意过程、编码的有效性等)高度相关。如Fisk和Neuberg曾根据时间和努力程度对人的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提出基于分类和基于属性的两类加工。基于分类的信息加工与图式加工非常相似,如,我们判断某人属于某个群体并且具备该群体的一般特性;基于属性的信息加工又称为个体化,如,我们考虑某人的每一个特点并努力将它们整合为该个体的社会表征。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加工时所做的努力及占用的时间和认知资源都较少,后者则通过较多的信息,对初步的自动分类过程进行调整,以使更加准确。

    两类加工过程的结果都是对人或某个情境形成初步印象,这种印象的形成往往影响随后的判断〔5〕。如,夫妻离异两难问题可能激活基于分类的图式(具有什么特点的男人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从而忽略故事提供的有关丈夫的具体特点。激活的图式可以影响判断过程(如,将婚姻破裂的主要责任归咎为丈夫)。社会认知工作者还发现了许多影响分类加工和属性加工的因素,最基本的是动机和/或目标,即决定个体需要准确知觉(进行基于属性的加工),还是需要迅速判断、快速反应(进行基于分类的加工)。其它决定基于分类加工的因素有交往心态、认知负荷、不安全感,以及焦虑和时间紧张;决定基于属性加工的因素有需要对社会判断负责和有预测他人行为的目标,对事件后果进行控制的动机,与个人的利害攸关不能不排除定型思维的影响。
, 百拇医药
    上述因素对研究社会认知与老化有重要意义,如,老年人的认知加工资源减少是否会导致老年人在信息加工时更多地依靠基于分类的加工过程;另外老年人的生活任务和目标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老年人加工策略的选择有什么影响等。

    2.2 情境主义与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心理学和毕生发展心理学两种学科的研究都特别注重多层次的情境(从个体生活的特殊情境到整体的文化环境)对认知和发展的作用〔4,6〕。比如,社会心理学家Fisk及其同事在研究动机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时,特别强调直接情境的作用,认为个体是否采用基于属性的加工方式取决于当时的情境。发展心理学研究则注意与年龄差异有关的情境因素,如随成人发展和老化而变化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个体的生活任务(如,目标、社会角色)和社会知识是由个人的生活经历、代群价值和文化期望共同形成的。社会知识和目标又转而影响社会信息的加工,决定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下选择哪种认知策略。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成人发展后期由于生活经历和发展任务的变化导致不同的功能性适应形式〔5〕。如Schaie认为对青年人来讲问题解决是处在一种学业的情境中,典型的问题包括结构良好的问题空间,以及单一的正确答案作为问题解决成功与否的标准;而对老年人来讲更多的日常问题往往规定不良,有效的问题解决也往往包括多个判断标准和多种方案。另外,发展心理学家也注意对影响解释认知功能获得与丧失的社会情境因素的研究,如Hess认为在某些条件下老年人认知技能的减退可能源于与年龄有关的动机差异(即将任务知觉为与个人无关,因而在作业时并不努力)。Adams等发现当认知任务要求与社会认知目标一致时,老年人的记忆作业成绩大大改善。
, http://www.100md.com
    可以看到,情境主义的主要观点之一就是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不论是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还是问题评价)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作出判断。

    3 社会认知与老化研究的方法

    社会情境下研究认知,方法上需要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3.1 已有的文献中,大部分研究是主试操纵可能影响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变量,但是最近的研究对以往反映成人发展变化的因变量提出了质疑,因为变量测定本质上是数量化的。如,对问题解决任务产生的解决方案数,评估信念系统(如刻板印象、态度和内外控等)的问卷得分;而且认知任务或问卷的效能标准常常是根据青年被试的反应作出。这种类型的测验可能会掩蔽反应本身固有的质的差别,如,课文记忆中不考虑成年人如何对材料进行转换,问题解决时是否扩展了问题解决空间。因此,适应性认知功能的判断应结合问题解决者的判断,不应仅仅由主试作出。

, http://www.100md.com     3.2 人们在关心因变量敏感性的同时,也应关心问卷对测量某些信念系统(如态度、刻板印象等)的有效性。因此为了研究老年人的社会认知功能,有必要发展客观的、有利于进行质量分析的资料收集方法。目前成人社会认知加工的发展与老化研究较少,单靠传统的数量分析法很有可能不适应老年人社会认知加工的复杂性。比如,对不同的原因可以导致同一后果的现象,单用数量分析就不能作出很好的解释。

    3.3 被试取样的分布。以往的研究,被试常常是从青少年到中年或从青年到老年,这样往往不能反映毕生发展的全貌,因此为了全面反映社会认知功能的年龄差异,开展研究时应注意扩大被试的年龄跨度。

    3.4 个体差异变量(如,推理能力、情绪的成熟性和人格特点等)与年龄相比可能是更好地反映社会认知差别的指标。已有文献表明,由于在成人发展与老化中存在较大的变异性,年龄可能不是反映年龄差异的最好指标,目前报告中作为年龄差异的判断指标有:自我发展水平、社会认知水平、道德发展和个体认知风格。因此在社会认知研究中,注意测量全面和特殊的个体差异非常重要。
, 百拇医药
    总之,社会认知与老化的研究比较强调功能与适应的观点,其研究成果必将进一步促进成功老化的理论发展和老年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同时也可以验证大部分得自青年被试的一些研究结论,促进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作者简介:李川云,男,33岁,博士研究生,从事老年心理学研究

    4 参考文献

    1 许淑莲,吴振云.老年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61-125

    2 Adams C.Qualitative age differences in memory for text:A life-spa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Psychology and Aging,1991;6:323

    3 Baltes PB.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of life-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On the dynamics between growth and decline.Developmen
, http://www.100md.com
    tal Psychology,1987;23:611

    4 Baltes PB.On the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of human ontogeny:selection,optimization,and compensation as foundation of developmental theory.Am Psychologist,1997;52:366

    5 Blanchard-Field F.Social cognition.In Birren JE,Schaie KW(Eds).Handbook of the psychology of aging.4thed.San Diego CA:Academic Press,1996:150-161

    6 Hess TM.Social cognition in adulthood.Aging-related changes in knowledge and processing machinism.Developmental Review,1994;14:373

    7 Wyer RS,Scull TK.Handbook of social cognition.Hillsdale,NJ:

    Erlbaun Press,1994:7-12

    〔1998-06-05收稿 1998-09-23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