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10666
异位妊娠60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李 峰

    单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妇科(510095)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990224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现就我院1996年1月~1998年6月收治的临床确诊60例异位妊娠病人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60例,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20~35岁52例,占86.6%,以生育年龄妇女为主。孕2次以上35例(其中23例为孕3次以上),孕1次17例,首次即为异位妊娠8例,各占58.3%、28.3%、13.3%。有输卵管炎、输卵管周围炎12例,其中8例为孕2次以上者。宫内节育器(IUD)10例,其中4例存在输卵管炎或周围炎占IUD异位妊娠人数的40%。2次异位妊娠4例,绝育术后≥5年发病2例,人流手术未见绒毛、病检报告蜕膜组织2例。孕卵种植部位:输卵管妊娠58例,占96.6%,其中破裂37例,流产14例,未破裂6例,1例流产继发腹腔内妊娠破裂。卵巢妊娠2例,占3.3%。有停经史42例,腹痛54例,不规则阴道流血22例,肛门坠胀感48例,有休克体征25例。宫颈后穹窿穿刺40例,均抽到暗红色不凝固血液。B超检查20例,发现附件包块,无宫内孕囊,提示可疑异位妊娠18例,其中3例见胚胎存活,诊断符合率90%。入院确诊56例,诊断符合率93.3%。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与转归 手术治疗54例,手术治疗率90%,治愈率100%。误诊为急性盆腔炎4例,误诊率6.6%。手术方法:(1)患侧输卵管切除;(2)孕囊剔除、修补破裂输卵管;(3)患侧输卵管切除加对侧输卵管绝育;(4)子宫角部破裂楔形切除加修补;(5)腹腔镜下孕囊包块内注射氨甲喋呤;(6)卵巢组织部分切除;(7)盆腔内炎性粘连带分解。腹腔内出血量≥1 000 ml 22例,≤400 ml 20例,二者之间12例。6例无内出血情况或出血量极少,病情稳定,采用中西医保守治疗。方法:采用中药活血祛瘀、杀胚消症及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等。住院时间15~25天,平均20天。保守治疗期间注意追踪尿hCG、血β-hCG放免测定,B超观察等。至尿hCG连续3次阴性,血β-hCG<120 mIU/ml,B超附件包块明显缩小或消失,为痊愈指标。

    2 讨论

    2.1 对于生育期妇女,尤以下腹痛为主诉的病人,应详询其既往有无人流史、妊娠分娩史、盆腔炎病史等。病人有典型的异位妊娠的症状、体征时,如停经史、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肛门坠胀感、下腹部压痛、反跳痛、休克体征;妇检:宫颈举痛、后穹窿饱满、子宫漂浮感甚至触到附件软性包块。通常诊断较容易。可通过宫颈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加上尿hCG定性测定可以明确诊断。及时手术。
, 百拇医药
    2.2 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后穹窿穿刺阴性的病人,则需结合尿hCG定性测定及B超检查来综合判断。(1)尿或血β-hCG放免测定:由于异位妊娠的血、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较正常妊娠时为低,用尿妊娠试验法测定阳性率较低,而放免测定尿、血β-hCG阳性率很高,定量监测还有助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观察;(2)宫颈后穹窿穿刺术:是一种简单而又可靠的诊断方法,适用于腹痛、疑有内出血的病人。由于腹腔内血液最易积聚于子宫直肠陷窝,即使出血量不多,大多也能穿刺抽到。除非异位妊娠包块未破裂、或血量极少或盆腔内血块粘连、穿刺方法不当等。穿刺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疾病,应进一步行尿hCG、B超检查等。(3)B超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的疑诊病人,颇有帮助。B超探查:常能见到附件包块,子宫内无妊娠声影、甚至有时包块内能见到孕囊和胎心搏动,但常需结合尿或血β-hCG放免测定来综合判断。我院B超检查20例,诊断18例,诊断符合率90%;(4)腹腔镜探查、治疗:少部分非输卵管妊娠,术前较难定位。如2例卵巢妊娠,系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对于高度疑诊的病人,病人一般情况尚好,可采用腹腔镜检查和治疗。在腹腔镜直视下,既可全面地检查整个腹盆腔器官情况,发现异位妊娠部位,又可同时进行治疗。如孕囊包块内注射氨甲喋呤、输卵管孕囊包块剔除缝合。上述具有手术刺激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保留输卵管功能、无瘢痕等优点。
, http://www.100md.com
    2.3 异位妊娠破裂与卵巢滤泡或黄体破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出血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炎等鉴别。(1)与卵巢滤泡或黄体破裂鉴别:在于询问月经情况,此次发病时间与月经周期关系,卵巢滤泡破裂发生于排卵期,在二次月经的中间期,而黄体破裂则在月经中期以后,发生于经前1周。尿hCG或血β-hCG测定可资鉴别。(2)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常发生于月经期,由于囊腔内出血量多,张力过高,导致囊壁破裂而引起剧烈腹痛、呕吐甚至休克,可通过妇科检查鉴别。子宫常固定,子宫骶骨韧带或后陷凹处常有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硬结节,附件区肿块,后穹窿穿刺失败,有时可抽到暗褐色粘稠的陈旧血。(3)出血性输卵管炎:本病多在流产后发生,以往无附件炎史,发病时有发热,一般出血量少,很少发生休克,血白细胞增高,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尿hCG阴性等。(4)急性盆腔炎:病人有发热,阴道分泌物有秽味,血白细胞数及分叶数均较高,尿hCG阴性等。

    2.4 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首先是要防止输卵管的病变。本组输卵管炎、输卵管周围炎引起异位妊娠12例,其中8例为孕2次以上者,提示输卵管炎与孕次增多有一定相关性。其次,多孕多产是与异位妊娠有关的病因之一。多孕多产引起异位妊娠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人工流产或产后并发了子宫内膜炎或输卵管炎症。
, 百拇医药
    2.5 异位妊娠与IUD的关系 有人报道,若一个人带器妊娠,异位妊娠发生的机会为2.9%~8.9%,而正常人群异位妊娠发生的机会约0.85%[2]。IUD放置宫内后,由于异物反应引起宫内产生非细菌性的炎性反应,宫内白细胞、巨噬细胞大量聚集,改变了宫内环境,影响了孕卵着床,由于白细胞、巨噬细胞有吞噬精子的作用,减少了精子到达输卵管的数量,致使卵子受精的机会大大降低,但不能完全阻断卵子受精。同时宫内节育器能引起类前列腺素物质的大量分泌,使输卵管蠕动紊乱,甚至产生逆蠕动,增加了异位妊娠的机会。有学者提出IUD抗着床作用,在宫内为99.5%,在输卵管为95%,无预防卵巢妊娠作用。许多学者报道放置IUD后,由于不注意性卫生,引起细菌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而导致异位妊娠发生率的增加,提示我们注意性卫生,以及性病的预防控制十分重要。

    3 参考文献

    1 李文贤. 异位妊娠与IUD. 实用妇产科杂志,1996,(12):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