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19810
白血病与实体瘤迭合3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叶 红

    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柳州 545001)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2100 近年来我院收治3例白血病与实体瘤迭合,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男,65岁。以头晕、乏力于1991年5月住院。体检:轻度贫血外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肝未触及,脾大左肋下5cm,质中。血象、骨髓细胞学检查符合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用羟基脲治疗,白细胞维持在(10~15)×109/L。1994年2月患者出现发热,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再次入院。体检:贫血外貌,消瘦,颈部、腋下、腹股沟触及鸽蛋大淋巴结,质中,无触痛,心肺无异常,肝未触及,脾大左肋下7cm。血象:Hb57g/L,RBC1.84×1012/L,WBC12×109/L,分类:晚幼粒0.16,杆状0.12,中幼粒0.04,嗜酸中幼粒0.03,嗜碱中幼粒细胞0.13,中性、粒细胞0.23,淋巴细胞0.30。骨髓细胞学检查未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行左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用COP方案治疗2个疗程,淋巴结缩小,自动出院,追踪出院后2个月死亡。
, 百拇医药
    例2,男,59岁。于1996年7月无意中触及左上腹肿块,经腹部B超检查脾肿大,到某医科大血液科住院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用瘤可宁、强的松2个疗程,脾脏放疗600拉德。病情好转出院。1996年11月7日患者以头昏、乏力收住我院血液科。体检:贫血外貌,皮下未见出血点,全身浅清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肝大肋下2cm,脾大左肋下5cm。血象:WBC2.6×109/L,RBC1.67×1012/L,Hb44g/L,BPC87×109/L,分类:淋巴细胞0.76,中性分叶0.24,T细胞亚群:CD354.5%,CD432.6%,CD828.5%。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欠活跃,粒系占39%,红系占46%,粒∶红=0.8∶1比例倒置,淋巴系占11%,比例减低,形态正常,巨核细胞增生正常,血小板未见减少。院外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此片骨髓增生欠活跃,粒系、淋巴系比例减少。临床诊断:①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②骨髓抑制期。入院后给予输成分血,升白细胞药物等支持疗法。1个月好转出院。1997年4月患者因血便在我院做结肠镜检查,见直肠有一肿物,经病理活检诊断为直肠癌,在外科做直肠肿瘤切除术,术后继续观察病情。
, 百拇医药
    例3,女,56岁。患者因抽吸样血痰于1994年6月在某医科大诊断为鼻咽癌,经放疗1600拉德,病情好转出院。1997年2月因头晕、牙龈出血收住我院血液科。体检:贫血外貌,皮下见散在性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肝脾未触及,胸骨无压痛。血象:Hb76g/L,WBC2.3×109/L,RBC2.71×1012/L,BPC50×109/L,分类:中性分叶0.35,淋巴细胞0.65。骨髓细胞学: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3∶1。单核细胞异常增生占95%,以幼稚单核细胞为主占92%,幼单大小不均,核有凹陷,卷曲,折叠,染色质疏松,粉红色呈网状,胞浆较多,染淡蓝色,可见细小颗粒,巨核细胞少见,血小板减少。组化、过氧化酶染色阴性,非特异性酯酶阳性。符合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用HA、DA、DAV、MIT方案治疗一直未缓解,仍在治疗中。

    2 讨论

    白血病并发实体瘤,实体瘤并发白血病与原发肿瘤的放疗和联合化疗有关,近年来更多的研究趋向于细胞遗传学的异常及染色体的异常,亦有人认为二者先后或同时发生存在着共同的病因。近年来已证实逆转录病毒为致瘤病毒,对爬行类、灵长类及哺乳类动物均可诱发白血病、淋巴瘤。烷化剂是当前公认的致诱变剂,烷化剂与DNA双螺旋结合引起DNA交联机会增加,染色体重排,如姐妹染色体互换,畸变的染色体可能导致异常克隆,而成为白血病细胞,化疗药物可抑制免疫系统,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作用失控,从而发生第二肿瘤,本病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

    参考文献

    [1] 戴木水,郝思国.白血病与实体瘤的迭合.中华血液杂志,1993;14(1):48

    (1998-09-24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