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21190
Rehbein术式改良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116例
http://www.100md.com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谭志忠 陆文奇 王红 唐咸明 杨体泉 容兑熙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南宁 530021

    关键词:

    广西医科大学990231

    1989~1997年我院采用Rehbein术式改良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116例,其中110例术后排便正常,发育良好,优良率达95%。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96例,女20例,最小年龄5个月,最大年龄15岁,其中1~3岁85例。常见型85例,长段型18例,短段型13例。结肠切除范围:降结肠中段以下87例,切至肝曲保留升结肠29例。

    1.2 手术方法:全部病例均于腹膜返折处向后斜形切断直肠,然后在直肠后壁正中纵行切开肠壁直至齿状线上1 cm,使直肠后壁呈“V”型张开,明显扩大了直肠端吻合口。按需要切除无功能结肠段,然后把结肠拉至盆腔与直肠端斜形吻合。均一次全层内翻缝合,边距0.4~0.5 cm,针距0.3 cm。
, 百拇医药
    2 结果

    116例中110例术后排便正常,发育良好,优良率95%。4例巨结肠复发,切除结肠均在降结肠中段以下,是蠕动功能差的肠段未完全切除所致。经再次手术,切除无功能肠段,保留升结肠,逆时针倒转拉至盆腔行Soave或Rehbein手术治愈。2例发生低位吻合口瘘,都是发生在早期手术对吻合口后壁最低位处缝合要领掌握不熟练所致,经回肠末段造瘘,3个月瘘口自愈后再关造瘘治愈。

    3 讨论

    3.1 直肠后壁纵切开优点:①Rehbein术式虽是斜形吻合,但斜形有限,吻合口仍不够大,有部分病人术后吻合口发生狭窄,所以术后病人需常规扩肛3~6个月[1]。在Rehbein的基础上,我们作了一点改进,即将直肠后壁正中纵切开至齿状线上1 cm,扩大了直肠端吻合口,结肠直肠吻合后吻合口类似“心型”[2]。吻合口足够大,不会发生狭窄。本组116例术后均不用作扩肛术,无狭窄发生;②直肠切断后,根据年龄的不同,仍保留有3~8 cm无神经节细胞肠管,将其后壁纵切开后,解除了痉挛和狭窄,大大有利于术后的排便功能。超短段型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段就位于内括约肌部分,这时直肠后切开应达齿状线,把内括约肌环切断,解除痉挛,确保排便通畅[3]。肛门括约肌功能主要靠外括约肌,内括约肌切断不会发生肛门失禁现象;③直肠后切开,扩大了直肠端吻合口,解决了部分病人因直肠结肠端口径不等大而造成吻合困难的问题。
, 百拇医药
    3.2 小孩的骨盆较浅,盆腔低位吻合一般不难进行。首先把小号“S”拉钩放进直肠腔内并上提,然后再用皮钳夹住吻合口最低部位并向后拉开,这时整个直肠端吻合口清楚可见。先缝后壁最低位的1针,暂不打结,依法再缝左右各1针。术者将3针缝线同时向上提拉不放松,助手将结肠末端送到盆底,并用长镊子的尾端从肠腔内往下轻压结肠吻合边缘,这样就使直肠结肠吻合边缘处在内翻状态,以确保内翻缝合。三针打结后同时向上拉,使吻合口上升2~3 cm,显得更浅,便于直视下吻合。吻合口均为全层一次间断内翻缝合,愈合同加浆肌层缝合一样良好[1,4]

    3.3 Swenson,Duhemal,Soave手术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但少数病人仍发生肛门失禁或污粪现象,给病人生活上带来一定困难和心理上的影响。本术式吻合口均于盆腔内操作,肛门括约肌一般不受干扰,所以术后没有大便失禁或污粪现象。

    3.4 术后常规安放肛管引流5~7 d,使吻合口处于无张力情况下容易愈合,是预防吻合口瘘的重要措施。术后常规使用复方氨基酸静脉点滴5~7 d,每天1.5~3 g/kg体质量,提供足够的营养,使吻合口愈合得更快更牢固。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佘亚雄,李衷初,金惠明,等.Rehbein氏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2~5年的随访.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5,6(4):197

    2 王 果,裘继炎,周学锋,等.直肠肛管纵切、心形吻合术——巨结肠根治术的改进.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1,12(6):334

    3 翁一珍,王 果,郭光娥.直肠内括约肌切除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改进.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5,16(4):236

    4 宋育麟,周 欣.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改进探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2,13(2):88

    收稿日期:1998-08-1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