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川北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21509
27例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的治疗
http://www.100md.com 《川北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蒋涛 彭加英 赵品世

    单位:三台县人民医院 三台 621100

    关键词:创伤;失血;休克;急救

    川北医学院学报/990232提 要 回顾我院1994~1998年严重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27例的救治。认为:早期快速输入平衡液和血定安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外出血的加压包扎止血及内脏出血的紧急手术均有重要作用。必要时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有良好效果。同时要把漏诊减少到最低程度。

    文章编号:1005-3697(1999)02-0046-01 中图分类号:R641 文献标识码:A

    我院自1994年6月~1998年8月救治27例严重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病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 http://www.100md.com
    1.1 一般资料 27例中男19例,女8例,年龄8~69岁,平均36.5岁。

    1.2 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10例,刀伤7例,高处坠落伤5例,爆炸伤4例,机器械伤1例。

    1.3 伤 情 ①骨盆骨折6例,其中2例合并下肢开放骨折,1例合并脾破裂,1例合并脊柱骨折。②四肢骨折5例,有2例合并脾破裂,1例合并肠穿孔。③单纯脾破裂2例,肝破裂1例。④心脏刀刺伤2例,颈总动脉刀伤2例,股动脉刀伤2例,肱动脉刀伤1例。⑤爆炸伤4例,均在一次事故中双下肢外伤性离断合并胸腹部烧伤。全部伤员入院时均有失血性休克表现,平均脉博126次/分,血压6.8Kpa/4Kpa,11例伤员入院时血压放0/0Kpa。

    1.4治疗方法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氧,进行心脏循环功能监测。②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对全部病员均采用双静脉通道补液,对穿刺困难者积极地作了静脉切开。一通道输入平衡液,另一通道输入血浆代用品血定安(Gelefusine),并加压输入,在最初的30min内输入平衡液1000ml,血定安1000ml,大部分休克病员在此时有明显的好转。其后视病情继续输入平衡液或血浆、全血。胶体与晶体液按1∶4输入。血压回升正常后减慢输液速度。对老年人及儿童适当控制输液速度,同时抽血行交叉合血,以便早期输入全血。③控制出血。外出血伤口及时加压包扎止血,对于内脏损伤出血或血管破裂,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积极作好手术准备,血压回升至12Kpa/8Kpa或稍有稳定后及时手术。④对于血容量已补足,出血已得到控制但仍存在心率快(140次/分以上)、呼吸快、意识差或持续高热者,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有较好的效果,常用2mg/kg/日。
, 百拇医药
    2 治疗结果

    27例中,21例抢救成功,表现为血压迅速回升并稳定,大多数病员在抢救1h后血压回升至12Kpa/8Kpa以上,心率减慢,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尿量30ml/h以上,意识好转。6例死亡。3例因伤势过重,入院后仍有不可控制的出血而死亡,另2例四肢骨折因漏诊脾破裂而死亡,1例机器绞伤左下肢因漏诊骨盆骨折而死亡。

    3 讨 论

    抢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关键在于快速有效的补充血容量和控制出血。早期快速输入平衡液和血定安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笔者强调输液的速度和有效。这就要求至少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并且注意输液肢的保暖,防止血管痉挛。而且不要在伤肢输液,对肝、脾破裂或骨盆骨折、下肢开放骨折,在上肢输液更有效。血定安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微循环,与平衡液合用,为输血和手术赢得了时间。

    控制出血同等重要。四肢、头面部的外出血加压包扎即有止血效果,对于四肢大血管损伤或颈动脉损伤出血,应用敷料及双手压迫止血,直至手术[1]。内脏损伤出血,应争取积极手术,出血不严重,在休克初步纠正后手术。如出血速度较快,应在积极补充血容量的同时手术救治。
, http://www.100md.com
    激素对休克治疗有保护作用。不主张常规应用,仅在严重休克血容量已补足,出血得到控制而休克仍无改善时使用。

    漏诊是导致休克抢救失败的一个原因,对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等复杂外伤,均作了较细致的检查及观察,及时发现了复合伤及隐蔽损伤,但仍难免漏诊。1例驾驶车撞车致伤,诊断双下肢开放骨折,术前未有腹部症状、阳性体征,休克已基本纠正,但术中休克加重,并难以纠正,术毕方发现病员腹部膨隆、移浊阳性,考虑脾破裂,行剖腹探查为时已晚。另1例左下肢机器绞伤却忽视下肢扭转导致了骨盆骨折,结果因腹膜后大出血而死亡。有的病员处于浅昏迷状态,更易漏诊。所以,严格周密的检查和及时的病情观察,把漏诊减少到最低限度也是抢救休克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赵品世,等。颈总动脉损伤2例报告,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5;4(5):296

    (收稿日期:1999-04-0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