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川北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21538
放射性作业人员血清中铜、铁、锌水平的分析
http://www.100md.com 《川北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李健 张翔 刘慧

    单位:李 健 张 翔(川北医学院 南充 637000);刘 慧(南充市卫生防疫站)

    关键词:放射性作业人员;微量元素

    川北医学院学报/990205提 要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放射性作业人员血清中铜、铁、锌,并和无射线接触史对照人群作对照;测得结果经统计学检验表明两组人群血清中铜、锌含量有显著性差异,血清铜、锌含量在放射人员中存在着性别差异,放射作业人员中锌含量与工龄呈负相关,而且本研究提示:长期从事放射性作业可以导致体内微量元素铜、锌明显降低。血清铁在本次研究中均未发现性别与工龄差异,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章编号:1005-3697(1999)02-0012-02 中图分类号:R146 文献标识码:A

    The Analysis of Serum Trace Elements in workers Exposed to X-ray
, 百拇医药
    Li Jian et al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637007

    ABSTRACT The amount of serum trace elements in workers exposed to X-ray was analyzed by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which w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exposed group the Zn++ content decreased with the work year, and the trace element in the exposed femal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ll above indicated long-term exposure to X-ray induced the trace element (Zn Cu) to decrease.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X-ray Trace element

    大量研究表明[1,2]铜、铁、锌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这不仅因为它们是生命过程中不同缺少的物质基础,而且还是与体内几十种酶活性有关的金属离子。随着经济和科学的发展,放射和辐射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职业接触人数不断增加。众所周知,长期从事放射作业的人员全血细胞减少,特别是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显著减少;我国调查研究发现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增高[3],本研究通过对长期从事放射作业人员血清中微量元素的监测试图了解长期接触X射线人员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为探明放射性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选择参加常规体检的川北地区医疗卫生单位从事放射工作人员93人,作为接触组,其中男性57人,女性36人;年龄分布为27~55岁,平均年龄45岁;工龄分布5~31年,其中工龄30年以上30人,20~30年42人,20年以下21人。选取同一地区内科医生54人作为对照,其中男性30人,女性24人,年龄及工龄分布与调查组基本相同,但无放射线接触史。
, 百拇医药
    1.2 标本收集和样品制备

    1.2.1 标本收集 抽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2 ml,缓慢注入5 ml玻璃离心管,静止5 min后离心。

    1.2.2 样品制备 吸取血清0.5 ml于50 ml三角烧瓶中,加入混合酸(HNO3:HClO4=5∶1)5 ml,置电热板上加热(电压1.50~100V)2~3 h后,移入10 ml刻度试管中备测铜、铁;再从原液中吸取1 ml,稀释成100 ml备测锌。

    1.2.3 标准样品的制备:取血清标准品(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2 ml,加入10 ml混合酸消化,方法同上。消化好后用1 %的硝酸稀释为15 ml备用。

    1.3 测定仪器和方法 用沈阳光学分析仪器厂产的WYX.900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法测定铜、铁、锌3种微量元素。
, 百拇医药
    1.4 资料处理 所有资料运用Foxpro(2.5v)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6.0)软件包在奔腾MX-166上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人群血清中铜、铁、锌三种微量元素含量: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人群三种微量元素含量有较大差别。

    表1 两组人群血清中三种微量元素含量比较(±SDug/dl) 组别

    人数

    Cu++

    Fe++

    Zn++
, http://www.100md.com
    接触组

    93

    86.03±21.07

    70.1±11.3

    85.02±25.45

    对照组

    54

    139.33±25.43

    154.2±25.1

    109.59±26.95

    t=13.02,p<0.01

    t=23.28,p<0.01
, 百拇医药
    t=5.52,p<0.01

    2.2 工龄与血清中三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 从表2统计结果发现,随着工龄增加血清中锌含量明显减少,并呈负相关;同时发现血清铜含量随着工龄增加明显增加;血清铁含量与工龄无关。表2 工龄与血清中三种微量元素含量比较(±SDug/dl) 工龄

    (年)

    人数

    Cu++

    Fe++

    Zn++

    >30
, 百拇医药
    30

    89.633±26.4

    41.7±4.9

    72.79±18.2

    10~30

    42

    83.452±29.6

    81.94±5.7

    79.27±16.4

    <10

    21

    68.047±12.7
, 百拇医药
    87.9±5.9

    113.99±27.8

    F=4.49,p<0.05

    F=1.54,p>0.05

    F=9.955,p<0.01

    2.3 性别与血清中三种微量元素关系 调查发现正常,对照组人群血清中铜、铁、锌三种元素无性别差异,但在接触组发现血清铜、锌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而血清铁无性别差异见表3。表3 接触组血清中三种微量元素含量与性别比较(±SDug/dl) 性别

    人数

    Cu++
, http://www.100md.com
    Fe++

    Zn++

    男性

    57

    89.44±23.1

    86.4±5.8

    101.70±26.54

    女性

    36

    80.6±16.2

    60.2±1.3

    74.48±18.21
, http://www.100md.com
    t=2.16,p<0.05

    t=32.82,p<0.05

    t=5.79,p<0.05

    3 讨论

    WHO将铜、铁、锌列为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而微量元素参与体内四大生理功能:1)参与酶的构成与激活。2)构成体内重要载体及电子传递系统。3)参与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4)调控自由基水平。X线属于一种电离辐射,大量调查研究发现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可导致人体血象变化,免疫机能低下,有研究发现电离辐射还具有远期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4]。本次调查研究发现接触组血清中铜、铁、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特别是铜、锌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5]铜不仅是许多酶的重要成份,而且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牢固结合,SOD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体内铜离子减少,必然导致体内自由基的堆积,引起体内细胞、组织的损伤,从而导致机体健康损伤和免疫功能低下。锌是保证免疫系统完整性的一种必需元素[6],本研究发现接触组血清锌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可以认为长期接触放射线导致免疫机能低下可能与锌缺乏有关。因此,有必要对放射性作业人员加强补充铜和锌等多种微量元素。
, 百拇医药
    工龄与血清中微量元素减少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特别是与锌呈明显的负相关,这表明,放射线对人体微量元素含量影响是渐进的,放射线对机体的危害具有累积效应。因而有必要探讨从事放射性作业人员的作用年限和持续时间。

    正常对照人群中三种微量元素含量无性别差别,但在接触组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明显低于男性,提示在放射作业应加强对女性的保护,关于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电离辐射引起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但微量元素也可作为小剂量长时间辐射效应的监测指标,为评价防护效果提供依据。

    4 小结

    4.1 本研究发现,长期从事放射人员血清中铜、铁、锌都有不同程度减少,特别是铜、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应当引起卫生防疫部门的高度重视。

    4.2 接触工龄与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呈负相关,这明表放射性对人体作用具有蓄积效应,应当注重从业人员工作的时间性。
, 百拇医药
    4.3 放射线对人体微量元素含量影响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应注重对女性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山县登著,齐志清等译.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2 孔祥瑞.必需微量元素的营养、生理及临床意义.合肥:安微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3 王兰主编.现代劳动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北京

    4 陈炳卿主编.营养和食品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第三版,646~648

    5 赵世民主编.医学自由基的基础与临床.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58~59

    6 E.J.Underwood著,朱莲珍主译.人和动物的微量元素营养.青岛:青岛出版社,1994;413~460

    (收稿日期:1999-05-1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