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中医药》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31724
对确定中药归经依据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广西中医药》 1999年第2期
     作者:孙晓波

    单位:孙晓波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610075 四川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关键词:归经;中药学;理论探讨

    广西中医药/990229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即一种药物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

    有关归经的思想可在《内经》中找到线索。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神农本草经》有近乎归经的描述,如言大黄“荡涤肠胃”等。汉代张仲景采用的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对后世创立归经理论有一定启迪。魏晋南北朝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有“芥归鼻”等记述。唐《食疗本草》称“绿豆行十二经脉”。宋《图经本草》言瞿麦“通心经”等。金元时期的张元素尤重十二经辨证,在《医学启源》中总结了不少分经用药的经验,如“去脏腑之火药”,“各经引用药”等。在“用药法象”中有90余种药物记述了“入某经”,“某经药”。他将十二经与药物的关系作为“药性”的一部分,各药项下分别注明所归经名。在《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列有“手足三阳表里引经主治例”,提出“十二经泻火药”,如“黄连泻心火”等。明代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在论述每药所设的24个项目中专列了“走何经”一项,经名沿用太、少、厥和阳明。李时珍在某药归某经的基础上又有“本病”、“经病”、“窍病”之分。他还对药物的“入气分”进行了阐述。清代沈金鳌正式使用“归经”一词,在其《要药分剂》中对药物的归经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将历代本草书中论述归经的名称如“引经”、“响导”、“行经”、“走”等统称为“归经”。
, http://www.100md.com
    中药归经理论是建立在脏腑经络辨证基础之上的,归经的确定以药物所治病证的病位为其依据。但因历代医药家使用的辨证方法不同,采用确定药物归经的依据也有所不同。纵观种种标定药物归经的依据,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 以所治病证确定药物归经

    1.1 以所治病证的脏腑归属为依据确定药物的归经

    1.1.1 以直接治疗本脏本腑的病变为依据确定药物归经 在临床上,能治疗咳嗽、气喘等肺系疾病的药物归入肺经;能治疗心悸怔忡等心系疾病的药物归入心经;能治疗阳痿、遗精等肾系疾病的药物归入肾经……。如杏仁、百部治疗咳嗽气喘,则归肺经。在治疗温病传变过程中,能治疗卫气分病证之主药多归于肺、胃经,能治疗营血分病证之药多归于心肝经。

    1.1.2 以治脏腑所主组织器官的病变为依据确定药物归经 人体通过经络将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一整体。体表的病变可通过经络影响在内的脏腑,脏腑的病变亦可反映到体表。通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表现以确定病位。如临床上能治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角弓反张等症的药物归肝经,因肝主筋,筋为肝所主的组织。能治夜盲或视物不清、两目干涩、目赤痒痛、目斜上吊等症的药物也归肝经,因肝开窍于目,目为肝所主之器官。当然,本脏本腑之病变与脏腑所主的组织器官的病变是紧密相联的,在临床上二者不能截然地割裂开。
, 百拇医药
    1.2 以所治病证的经络归属为依据确立药物的归经 经络和脏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治疗经络所及部位的病变,也是治疗脏腑所主的组织器官。胃经起于鼻旁,……下行沿鼻外入上齿中,还出,环口绕唇……沿发际至于前额,故能治疗胃经所循行部位的病变如前额疼痛、牙龈肿痛的药物归入胃经,如解表药的白芷长于治前额疼痛、齿痛、鼻疾则归胃经。除十二正经外,历代本草记载中也有关于入冲任督带的药物。如《本草正义》谓续断治“女科之胎产经带,奇经八脉诸病……其效甚宏”。《本草纲目》谓鹿肉能通督脉,傅青主谓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等。

    1.3 以所治的六经病证为依据来确定药物的归经 如用治太阳病的主药归膀胱经,用治少阳病之主药归胆经,用治阳明病的主药归胃经等。如桂枝治六经病证之太阳病则归膀胱经,柴胡能治六经病证之少阳病则归胆经,葛根能治六经病证之阳明病则归胃经。

    2 以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确定药物的归经

    2.1 以五味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 《内经》以五味配五脏来说明脏腑的生理与药物性能,后世将其作为确定药物归经的依据之一。以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酸入肝来标定药物的归经。如陈皮、紫苏皆味辛而归肺经,黄芪、党参皆味甘而入脾经等。此种标定药物归经的方法有部份药物符合客观实际,但不具普遍意义。如龙胆草味苦而并不归心经。近年来有人对数百种常见中药作过统计,发现辛味药物归肺经只占35.7%,不归肺经的却占多数;甘味药归脾胃经只占36%,不归脾胃经的占多数;酸味药归肝经占50%;苦味药归心经的只占22.7%,只有咸味药符合的情况稍多一点,占66.6%〔1~3〕。此外,还有人将归各经的药作了分别统计,从另一角度分析归经与五味的关系。发现归肝经的216味药中,酸味药仅占16味,占7.4%;归心经的107味药中,苦味药只有43味,占40.2%;归肺经的177味药中,辛味药71味,占40.1%,归肾经的123味药中,咸味药仅17味,占13.8%〔1~3〕。由此可见,大部份药物的归经不是由相应的药味所决定,归经与五味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而且,由于历代对五味本身的内涵存在着分歧,确定五味的标准有所不同,以五味配五脏来确定药物归经也有所不同。以五味配五脏来标定药物归经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 百拇医药
    2.2 以五色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 以色白入肺、色赤入心、色黄入脾、色青入肝、色黑入肾的五色配五脏确定药物的归经,在历代本草中也时有所见。如白及色白入肺经,朱砂色赤入心经,黄芩色黄入脾经等。然而,在临床上,有许多药物并非如此,如麻黄色黄而归经并不在脾,因此,用此种标定方法来标定药物归经似觉不妥。

    2.3 以五气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 早在《内经》中即有五气五入的记载。如有“燥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之说,如消食药,古人强调要炒香使用,认为炒香可增强入脾作用。这种观点则是依据“香气入脾”之说而来。但就现在研究认为消食药所含之消化酶若经高温炒后,有效成份易于分解而影响药效,故消食药多不宜炒;对于脾胃虚寒的病人,即使其药需炒也只宜微炒。所以,以五气配五脏来确定药物归经还值得进一步的商榷。

    2.4 以药物的质地、形状等特征为依据来确定药物的归经 质之轻者,上入心肺,质之重者,下入肝肾。如质地重坠之牡蛎、磁石能沉坠入肝肾,而标肝肾经;质地轻清之灯草、竹茹则能上浮入肺经;胡桃形似脑而补脑等。此种标定方法多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而取类比象的方法也不能揭示药物归经的普遍规律,如白扁豆形似肾却不归肾经。
, 百拇医药
    3 讨 论

    综上所述,由于确定药物归经的依据不同,造成了同一味药物其归经在各书的记载则不尽相同。如羌活的归经,《珍珠囊》归“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汤液本草》归“足太阳、厥阴经”。《本草蒙筌》归“手、足太阳,足少阴、厥阴经”。究其造成分歧之原因,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是由于确定归经的标准不统一。有以药物所治的具体病证为依据来标定;有以药物的形、色、味、体、质来标定。即使以药物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来标定,因各自所用辨证体系不同:有用脏腑辨证的,有用经络辨证的,还有用六经辨证的,故所标定的归经也有所不同,因而造成药物归经的不统一。

    由于药物的形、色、气、味、体、质等自然属性不能揭示药物归经的普遍规律,与药物归经并无必然的内在因果关系,因此笔者认为:药物所治病证的病位才是药物归经最主要、最重要的依据。

    近年来多学科对归经理论的研究日益剧增,不少学者从受体学说与归经理论;微量元素及配体化合物对组织、器官的富集测定;利用计算机绘制体表超弱冷光强度和体表温度地形图等多方面研究结果来作为研究中药归经依据之一。如中药辛〔1〕、甘〔2〕、酸、咸〔3〕味与归经、作用及化学成分的关系;对中药归经及其成分在体内的分布等进行探讨〔4〕。这些探索无疑对进一步研究中药归经大有裨益。但也必须注意的是中药归经中的部位是功能和脏腑组织的综合概念,它包括解剖实体,更主要的是包括了整个功能系统的概念。中药归经所指的脏腑经络并不能与现代解剖组织学中的内脏器官等同起来。如中医中的“心”并不完全等于西医所指的“心脏”,实际上它包括了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部分生理功能。在临床上治疗“神志昏迷”的病人,多从心治,而归心经的药物如朱砂、黄连则未必就直接作用于心脏。归心经的药除了能恢复正常的心律以外,还能改善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多个方面的病理状态,如能够消除心烦、急躁、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因此对中药归经的认识不能脱离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这对正确进行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严永清,吴建新.药物的辛味与归经、作用及化学成分的关系.中药通报,1987,12(1)∶53.

    [2] 严永清,吴建新.药物的甘味与归经、作用及化学成分的关系.中药通报,1988,13(5)∶52.

    [3] 吴建新,严永清.药物的酸味、咸味与归经、作用及化学成分的关系.现代应用药学,1988,5(1)∶3.

    [4] 陆光伟.中药归经及其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中成药研究,1984,(5)∶38.

    (1998-08-03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