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外科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31863
腹膜开放加悬吊对阑尾炎并发腹膜炎切口感染的预防
http://www.100md.com 《临床外科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夏峰 王代科

    单位:400042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普外科

    关键词:

    临床外科杂志990226 阑尾炎并发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术后切口感染率在20%以上。Willis报道一组病例高达77%〔1〕。为了降低腹膜外感染率,我们于1991~1993年应用腹膜开放加悬吊的方法作前瞻性队列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本组74例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的病人,男45例,女29例。年龄8~70岁,平均38岁。全部病人术中证实诊断。其中20例有心、肺或胃部疾病等病史。不包括已知的高危险因素如糖尿病、营养不良或黄疸等疾病。病程为8~48小时。术前保守治疗均不超过24小时。按病人住院号是奇数者作为试验组,共33例,偶数者为对照组,共41例。
, 百拇医药
    手术方法:均采用麦氏切口,术中保护切口后常规切除阑尾,吸尽脓液并用0.5%的灭滴灵溶液局部清洗腹腔。试验组术毕关腹时使腹膜敞开,仅于切口中点处缝合一针并悬吊于腹横肌上,再8字形缝合腹内斜肌腱膜。切口再用灭滴灵溶液清洗后逐层关闭。对照组按经典方法用1号丝线连续缝合腹膜,再用灭滴灵溶液清洗切口后同上关闭切口。两组病人均给予皮下橡皮片引流,于24~48小时内拔除。

    抗生素应用:两组病人术后均给予庆大霉素(16万u/d)、氨苄青霉素(5.0 g/d)和灭滴灵(1.0 g/d)治疗。儿童不用庆大霉素。3日后仅给予庆大霉素肌注(16万u/d),1周左右停药。

    结果判断标准:切口局部肿痛伴体温升高,穿刺抽出脓液或B超探查腹壁有液性暗区者为感染组。仅有皮肤发红或浆液性渗出和皮肤裂开者不纳入感染组内。

    数据处理应用确切概率法以检验其显著性。
, 百拇医药
    结果:切口感染例数:试验组1例,感染率为3.1%,对照组8例,感染率为19.5%,其中3例伴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住院天数:试验组为9.1天,对照组为15.4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感染的病人均经切开排脓后痊愈出院。试验组随访3个月~2年未见有切口疝和肠粘连等并发症。对照组有1例切口疝和2例肠粘连发生。

    讨论

    阑尾炎伴腹膜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一般认为与手术中切口污染、存留异物和/或腹膜外存留死腔等有关。腹膜外感染除以上原因外,我们尚认为可能与已形成炎症的腹膜有关。阑尾炎并发腹膜炎形成后,局部腹膜已被感染,术中常可见腹膜水肿上附脓苔。所以经此腹膜切口实际上可纳入感染性伤口的范畴。按感染性伤口的处理原则即须外引流或延期缝合。此虽可防止感染但势必延长切口愈合时间,给病人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本法利用腹膜开放把腹膜外间隙内的炎性渗出液引入腹腔内以达到“内引流”的目的。因腹膜具有强大的吸收能力,所以引入腹腔内的炎性液体很难在腹腔内形成感染灶,从而减少腹膜外感染的机会。
, 百拇医药
    本方法中行腹膜切口中间缝合一针悬吊于腹横肌上,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游离腹膜缘内翻增加与腹膜内脏器粘连的机会,以减少肠梗阻的发生。另外也可加快腹膜的愈合,使“腹膜化”进程缩短。

    试验组中1例感染者在术后第9天打开切口引流,见其脓腔约1.5 cm×2 cm×2 cm大小,脓液较稠,腹膜已愈合,脓腔未与腹腔交通。试验组随访后未发现有切口疝发生。因腹前外侧壁由两层肌肉和一层腱膜呈交叉重叠履盖,开放腹膜不至于引起腹壁缺损而致切口疝,况且腹膜会很快自行愈合。本方法可望成为阑尾炎合并腹膜炎手术中防止腹膜外切口感染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Krukowski ZH,Irwin S,Denholm S,et al.Preventing wound infection after appendicactomy∶a review.Br J Surg,1988,75(10)∶1023~1033.

    收稿日期:1997-12-16

    修回日期:1998-04-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