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毒理学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35966
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吖啶橙染色法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毒理学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李尊爱 杨树媛 王静 张静 方金福

    单位: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 (300204)

    关键词:

    卫生毒理学杂志990224 微核试验是遗传毒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但现采用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Giemsa染色法,染色特异性差、伪核难辨,不能进行连续动态的观察。近年来日本的Hayashi[1]报道了一种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吖啶橙染色新方法。该方法染色特异性强,对评价化学物质的诱变性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为此,我们在建立该方法的基础上,对染色步骤进行了改进,使之更加简便和完善。以6种染色体诱变剂探讨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的变化,微核出现高峰的时间。为该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 百拇医药
    1.染料: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由德国进口,上海试剂站分装。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染液(pH 6.2)冰箱保存。

    2. 6种染色体诱变剂:丝裂霉素C(MMC)日本,环磷酰胺(CYP)上海,秋水仙素(COl)美国,甲基苄肼(PCZ)瑞典,苯(BEN)丹东,溴酸钾(KBrO3)天津。

    3.荧光显微镜:日本Olympus,激发滤光片波长488nm。障碍滤光片波长515nm。

    二.方法

    1.实验动物分组与染毒:由天津市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昆明种小鼠,每种染色体诱变剂设2个周龄组(4~6周和10~17周),每周龄组10只,雌雄各半。一次染毒,甲基苄肼和苯混悬于玉米油内经口灌胃。其余4种均由生理盐水溶解后腹腔注射染毒。
, 百拇医药
    2.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测定:引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方法,在干净的玻片上先滴加AO染液10μl,自小鼠尾部取血5μl直接滴在染液内,混均后盖片,室温(18℃左右)静置2~3小时即可计数。观察染毒后0,24,48,72小时外周血1000个Ⅰ、Ⅱ、Ⅲ型网织红细胞微核的发生率。

    结 果

    一.吖啶橙染色形态学的观察

    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经吖啶橙染色后,细胞形态是完整的,网织结构在细胞中占的比例不同染出桔红色荧光。微核为圆形,大小不一,常见一个也可见两个,发出很强的黄绿色荧光,易于分辨。

    二.微核出现高峰的时间

    用6种染色体诱变剂对4~6周龄雄性小鼠进行染毒(MMC 1.5mg/kg,CYP 75mg/kg,COl 2.0mg/kg,PCZ 200mg/kg,BEN 200mg/kg,KBrO3 100mg/kg)。于染毒后不同时间连续取血测定微核的发生率,结果见附图。t145.gif (4081 bytes)
, http://www.100md.com
    附图 6种染色体诱变剂微核出现的高峰时间

    +—MMC ×—CYP ○—COlts145-1.gif (94 bytes)—PCZ □—BEN ts145-2.gif (97 bytes)—KBrO3

    由图可看出,6种染色体诱变剂微核检出率均出现很好的时间-反应关系,微核出现高峰时间是染毒后48小时。

    三.小鼠鼠龄对微核检出率的影响

    6种诱变剂染毒4~6周和10~17周龄雄性小鼠,48小时取血其微核测定结果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不同鼠龄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

    诱变剂

    剂量

    (mg/kg)

    4~6周

    (xx1.gif (881 bytes)±s)

    10~17周

    (xx1.gif (881 bytes)±s)
, 百拇医药
    MMC

    1.5

    24.8±3.2

    22.0±2.9

    CYP

    75

    21.0±4.2**

    12.4±4.4

    COl

    2.0

    12.0±4.2

    9.2±2.3
, http://www.100md.com
    PCZ

    200

    11.6±2.2

    9.4±2.3

    BEN

    200

    20.6±2.0**

    11.2±3.9

    KBrO3

    100

    11.2±3.0*

    6.8±1.5
, http://www.100md.com
    两种鼠龄微核率比较 *P<0.05**P<0.01

    由表1可看出,6种诱变剂对4~6周龄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有较强的诱导作用,微核率均高于10~17周龄小鼠。经统计学处理后CYP和BEN差异有显著性(P<0.01),KBrO3差异有显著性(P<0.05)。

    四.小鼠性别对微核检出率的影响

    6种诱变剂对4~6周龄雄性,雌性小鼠进行染毒,检测48小时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结果见表2。

    表2 4~6周龄小鼠外周血微核率(‰)的变化(xx1.gif (881 bytes)±s)

, http://www.100md.com     诱变剂

    剂量(mg/kg)

    雄性鼠

    雌性鼠

    MMC

    1.5

    24.8±3.2

    23.0±2.0

    CYP

    75

    21.0±4.2

    19.5±3.8

    COl
, http://www.100md.com
    2.0

    12.0±4.2

    10.7±3.0

    PCZ

    200

    11.6±2.2

    9.8±2.5

    BEN

    200

    20.6±2.0*

    12.8±2.3

    KBrO3
, 百拇医药
    100

    11.2±3.0

    10.4±2.2

    雄性和雌性比较 *P<0.05

    由表2可看出,6种诱变剂染毒4~6周龄小鼠48小时微核检出率表现出雄性高于雌性的趋势,经统计学处理只有苯对雄性小鼠微核诱导作用明显高于雌性(P<0.05)。

    讨 论

    一.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可以作为微核靶细胞

    Macgregor等[2]首先在外周血涂片中发现了微核,并证明小鼠外周血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出现了类似的剂量-效应关系。Styles[3]和Stelnbeheleer[4]用不同种系的小鼠进行了微核研究。结果表明外周血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均有显著增加,两者的敏感性相同。许发茂[5]还发现,外周血和骨髓微核有显著相关。外周血微核试验,尽管简单、方便,但因在常规的染色法(Giemsa)中幼稚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区分效果不明显,给微核试验评价带来困难。
, 百拇医药
    近年来Hayashi[1]报道了一种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吖啶橙活体细胞染色法,该染色方法很容易区分幼稚和成熟红细胞,特异性染色强,计数微核快而准确。日本环境致突剂协会微核联合研究组[6]用已知23种染色体诱变剂,在46个实验室内进行了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试验。其结论是该方法对评价化学物质的致突变性很实用,与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同样敏感。

    二.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吖啶橙染色法的建立

    吖啶橙是一种荧光色素,它与细胞中DNA和RNA结合量存在差别,可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即着色特异性强。本次研究在建立Hayashi方法的试验中发现将血液滴在含有吖啶橙染液的染料膜上,血液的粘稠度不同,限制了其在吖啶橙染液涂片上的扩散,荧光的强度也由细胞分布薄厚不一而不一致。因此我们改进了染色方法将血液和染液直接混合在一起进行染色,简化了实验步骤,提高了染色效果,增加了观察的有效面积,使微核的计数更加随机化和标准化。
, http://www.100md.com
    三.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吖啶橙染色法的测定

    用6种染色体诱变剂染毒小鼠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呈现出很好的时间-反应关系,微核出现高峰是在染毒后48小时,比骨髓晚24小时,这延迟的24小时被认为[7]是由骨髓释放入血的时间。本次实验检测的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比日本Hara等[8~13]对这6种诱变剂诱导微核率偏高,故认为可能与本实验所用动物年龄有关。

    6种染色体诱变剂对4~6周龄雄性小鼠微核效应诱导作用较强,于染毒后48小时微核率均高于10~17周雄性小鼠。(CYP、BEN、KBrO3)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是否与年轻小鼠造血机能旺盛,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多增加了出现微核的机率有关。Schlegel[2]也发现,刚离乳的小鼠比年龄大的更适合作微核研究,因外周血中有较多的嗜多染红细胞。提高了染色体诱变剂的阳性检出率。
, 百拇医药
    6种诱变剂的检测结果还表明,4~6周龄雄性小鼠对诱变剂的敏感性高于同年龄组雌鼠。

    本次研究在建立了Hayashi方法的基础上对染色步骤进行了改进,为微核图像自动化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方金福为指导老师。

    本课题由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Hayashi M.Mut.Res,1990,245:245.

    2.MacGregor JT,et al. Environ Mutagen,1980,2:509.

    3.Styles J A,et al. Mut.Res,1983,113:481.
, 百拇医药
    4.Stelnhelder G,et al. Cell.Biol.Toxicol,1985,1:197.

    5.许发茂,等.遗传与疾病,1986,3:107.

    6.The summary report of the collaborative study by CSGMT/JEMS,MMS,Mut.Res,1992,278:83.

    7.MacGregor JT.Fund.Appl.Toxicol,1991,14:513.

    8.Hara M,et al.Mut.Res,1992,278:175.

    9.Hatanaka Y,et al.Mut.Res,1992,278:99.

    10.Awogl T,et al.Mut.Res,1992,278:181.

    11.Konclo Y,et al.Mut,Res,1992,278:187.

    12.Hata Keyama Y,et al.Mut.Res,1992,278:193.

    13.Romagma F,et al.Mut,Res,1992,278:197.

    (修回日期 1998年11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