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40359
上颌窦粘液囊肿的CT影像特点
http://www.100md.com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徐 峰 郑向阳 马昆鹏

    单位:潍坊市立医院

    关键词:上颌窦;粘液囊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990238 随着CT影像技术的普及与发展,CT扫描已广泛用于鼻腔鼻窦疾病的诊断。现将9例上颌窦粘液囊肿的CT扫描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上颌窦粘液囊肿9例中男5例,女4例;21~56岁,平均31岁;病史6月~5年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临床表现:鼻塞、脓涕7例,颊部麻木、头痛5例,颊部肿胀、局部隆起1例。

    1.2 方法 CT扫描采用日本岛津公司SCT-3000TE全身高分辨CT机,扫描视野250mm,层厚5mm,层距5mm,时间4.5~6s,矩阵340×340。9例均做轴位扫描,5例同时做了冠状位扫描,2例增强扫描。

    2 结 果

    9例患侧上颌窦内均呈普遍密度增高,CT值为32~47Hu。窦腔膨胀性扩大7例,上颌窦内壁骨质吸收5例,前壁骨质破坏1例,软组织密度向窦腔外膨出2例。

    3 讨 论

    鼻窦粘液囊肿发病部位以额窦和筛窦居多,蝶窦和上颌窦较少见[1],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由粘膜下囊肿扩张而成,后者多由窦腔引流阻塞引起。文献报道[2],粘液囊肿形成最可能的原因是流出道阻塞;上颌窦造口术及上颌窦根治术后也易发粘液囊肿。上颌窦粘液囊肿持续增大,压迫并侵入邻近器官及组织,产生一系列相应症状,病情复杂。X线摄片不能从三维空间观察病变,且因组织重叠而不能获得满意影像,囊肿所造成的骨破坏显示不清,给鉴别诊断带来困难。CT扫描则能准确显示鼻窦囊肿的形态范围、骨质破坏情况和病变向周围器官侵犯的情况。上颌窦粘液囊肿的CT图像有以下特点:

    (1)窦腔内均—性密度增高,窦腔膨胀性扩大,其受压处骨质有轻度硬化,合并炎症者未受压处多有不同程度的骨壁增厚。

    (2)窦壁压迫性骨质吸收,其缺损处边缘光滑,并有轻度硬化,没有恶性肿瘤那样的虫蚀样、溶骨性骨质破坏。恶性肿瘤生长快时软组织内常有小骨片,破坏骨壁的形态不规则。

    (3)窦腔内外突的软组织形态较规则,多呈类圆形,有张力,推压相邻组织。突向面颊部者,其皮下脂肪间隙清晰;突向翼腭窝者,翼内肌、翼外肌的肌肉脂肪间隙清晰。邻近结构无浸润或筋膜断裂现象,恶性肿瘤则多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脂肪间隙消失。

    (4)对个别疑难病例可行增强扫描,囊肿壁轻度强化而规则,其内部组织密度无变化。

    此外,本组资料测得囊肿CT值范围32~47Hu,为软组织密度,可能与部分容积效应[3]有关。因此,我们认为单凭CT值,在普通扫描的条件下,对鉴别上颌窦内软组织影帮助不大,病变组织的CT值应在多层面多部位测量并进行比较才准确。

    参考文献

    1 董学武,汪若峰.上颌窦病变的CT诊断.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2;16(3):150

    2 黄小林,程振江.CT扫描对鼻腔鼻窦病变的诊断价值.临床耳鼻咽喉杂志,1996;10(4):230

    3 吴恩惠.头部CT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8

    (收稿日期 1999-04-11)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