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44362
上唇下三分之二对偶三角瓣法修复不完全单侧唇裂
http://www.100md.com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谭开威 陈杏燕 张 帆 卢忠林

    单位: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524037

    关键词:

    先天性单侧 先天性单侧Ⅰ度唇裂和个别浅Ⅱ度唇裂患者鼻部和唇上部的畸形并不明显,但裂隙两侧的唇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短缩。作者近10年来对23例这类患者采用了上唇下部2/3对偶三角瓣法进行修复,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3例患者中,Ⅰ度唇裂16例,浅Ⅱ度唇裂7例;男14例,女9例;左侧裂13例,右侧裂10例;年龄4个月~2岁,平均8.13±4.72个月。

    1.2 手术方法
, 百拇医药
    1.2.1 定点 于人中切迹定点①,健侧唇峰定点②,健侧裂隙缘定点③,使①-②=①-③。患侧裂隙缘相当于唇峰处定点④,应尽量使②、④至同侧口角的距离相等。于患侧鼻底下方,裂隙顶端相对应上方,约唇高(以健侧为准)的上1/3和下2/3交界处定点⑤,并使③-⑤=④-⑤。分别以⑤、④为圆心,以唇高的1/3和④-⑤为半径画弧,于患侧鼻翼外下方相交处定点⑥。以③、⑤为圆心,以唇高1/3和③-⑤为半径画弧相交于健侧鼻小柱下方定点⑦。连结③-⑤和⑤-⑦,④-⑤和④-⑥,形成两个对偶三角瓣A和B(图1)。190-1.gif (1755 bytes)

    图1 上唇下三分之二对偶三角瓣定点划线

    1.2.2 切开和缝合 全层切开④-⑤和④-⑥形成A瓣,全层切开③-⑤和⑤-⑦形成B瓣。将A瓣上移,B瓣下移相对交叉插入,对齐,分层缝合,修整红唇缘(图2)。190-2.gif (1506 bytes)
, 百拇医药
    图2 两瓣交叉缝合

    2 结 果

    手术后16例下2/3三角瓣交叉后和上1/3未作切口交界处尚平坦,唇组织形态恢复良好。有7例对偶三角瓣交叉后与上1/3未作切口交界处皮肤略有卷曲现象,随访1至2年后,随着唇组织生长发育与牵拉作用,卷曲处逐渐恢复,唇部形态满意。

    3 讨 论

    作者采用的上唇下2/3对偶三角瓣法适宜修复上唇上部未裂开,组织变化不大,鼻部畸形不明显的单侧Ⅰ度或浅Ⅱ度唇裂,不作上唇上部和鼻底的切口,只在唇的下2/3作对偶三角瓣进行修复。保留了上唇上部的自然解剖形态,无瘢痕,在上唇下份通过对偶三角瓣的交叉推进,使较短的上唇组织得到适当的延长,较好地恢复了上唇下2/3的解剖形态。其他手术方法如Tannison-Randall法和Millard及其改良法不管唇裂的程度如何,唇上方是否裂开,也不管鼻部畸形是否明显,切口均达到唇上部及鼻底。给不需切开就能保留其自然解剖形态的上唇上部和鼻底增添损伤和瘢痕。因此,对该类患者,采用下2/3对偶三角瓣法较上述两种方法好。但Millard法在上唇下2/3的缝合线刚好是人中嵴,既恢复了人中嵴而且瘢痕不明显。而三角瓣法的所有切口都在唇下部,造成该区瘢痕明显,而且破坏人中嵴,有如Tannson法的缺陷,而又较之Millard法为差。旋转推进法由于下方垂直方向的长瘢痕虽可重建的人中嵴,但若在皮肤粘膜交界的唇弓处处理不当,瘢痕向上收缩,容易出现唇弓破裂或中断现象,影响手术效果。对偶三角瓣法缝合后伤口呈Z形,不易产生收缩现象,较旋转推进法为佳。作者通过临床病例观察,下2/3对偶三角瓣法的③-⑤连线位于患侧的人中嵴上或略偏外缘,两瓣交叉缝合后,③-⑤切口线大部分相当于上唇下1/3的人中嵴处,形成患侧下1/3的人中嵴。A瓣向上插入裂隙后基本位于上唇中1/3处,其相对应人中嵴处的宽度就是患侧人中嵴中份缺损的长度。如果反向设计对偶三角瓣,则两瓣交换修复中份或下份人中嵴。如果修复下1/3处的人中嵴缺损时注意恢复唇峰的高度及丰满度,又保持有些突起的特点,可有补偿作用,能产生一些视觉上的错觉,如不仔细审视,不易发现明显的缺陷。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对偶三角瓣设计短小些,而顶角角度又小时,对人中嵴的影响也能随之减少。因此,本法比三角瓣法由患侧单一的不带人中嵴较大三角瓣向中线裂隙插入对人中嵴的影响较好。另外,男性患儿长大后可用胡须遮盖,使人中嵴的缺陷不易发现。

    本法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如遇到裂隙两侧的唇组织短缩不明显,两瓣交叉插入后往往造成患侧的唇组织过长,对此,把三角瓣设计短小些,尤其要将顶角角度调整狭窄些,让短窄的对偶三角瓣交叉后使唇的延长不明显。反之,则把三角瓣设计大些、顶角夹角大些,可使修复后的唇组织充分延长。一般情况下,顶角以60度左右为宜。如裂隙两侧唇组织足够长并丰满时,亦可采用直线缝合法修复。

    本法由于A、B两瓣交叉后有时会造成唇上1/3和中1/3交界处皮肤稍有卷曲,一般经过术后唇组织生长发育的自然调整和牵拉作用而逐渐消失。

    (1999-01-04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