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51714
疏肝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9例
http://www.100md.com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李舒敏

    单位:李舒敏(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钦州 535000)

    关键词:自拟疏肝健脾汤;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法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990225 中图分类号 R256.3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现代医学对其病因还不十分明了,治疗尚无理想药物。笔者自1993年以来,用疏肝健脾汤治疗本病49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进行对照,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按现较通用诊断标准〔1〕:上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纳差、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超过4周,内镜检查未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以上疾病。实验室、B超、X线等检查排除肝、胆、胰、肠道器质性病变。无糖尿病史、结缔组织病、精神病及腹部手术史。本文观察患者79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上标准。
, 百拇医药
    1.2 一般资料 治疗组49例,男20例,女29例,年龄26~60岁,平均为34.6±8.2岁,病程3个月至9年,平均3.23±1.3年。辨证分型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标准〔2〕,结合临床分为下列五型:肝胃不和18例,肝郁脾虚10例,肝胃郁热11例,肝郁气滞7例,肝胃阴虚3例。西医分型参照1991年荷兰功能性消化不良专题讨论会〔3〕临床分型为:运动障碍型27例,溃疡样型8例,复合型11例,反流样型3例。病人均经纤维胃镜检查,其中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窦炎40例,合并十二指肠球炎12例,HP(+)21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在35~57岁之间,平均为39±4.5岁,病程在3个月至7年,平均为2.8±1.5年。中医辨证分型属肝胃不和12例。肝郁脾虚7例,肝郁气滞10例,肝胃阴虚1例;西医分型属运动障碍型16例,溃疡样型5例,反流样型2例,复合型7例,纤维胃镜检查,其中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窦炎23例,合并十二指肠球炎5例,HP(+)15例,单纯性十二指肠炎2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及分型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疏肝健脾汤基本方:柴胡、枳壳、白术、法夏各12克,茯苓、白芍、淮山、佛手各15克,内金、郁金、石斛各10克,陈皮6克,甘草4克。肝郁脾虚加党参20克、砂仁4克,肝胃郁热加知母8克、黄连6克,肝胃阴虚加太子参15克、麦冬12克、花粉12克,肝郁气滞加厚朴10克。每天1剂,分2次内服,3周为一个疗程。

    2.2 对照组 用吗丁啉10mg或胃复安10mg口服,每日3次,疗程同治疗组,治疗期间停服其它中西药物。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 目前尚无统一的FD疗效判断标准。自拟标准:上腹闷胀轻微,无反酸嗳气,进食较前增加,不影响工作生活为显效;上腹闷胀较重,但较治疗前减轻,反酸嗳气较前减少,进食增加不明显,能坚持工作者为有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无法坚持工作为无效。
, 百拇医药
    3.2 治疗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见下表1

    表1 疏肝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比较

    总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显效率

    治疗组

    49

    30

    15

    4

, 百拇医药     61.22%

    对照组

    30

    11

    14

    5

    36.67%

    经X2检验表明,中药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X2=4.495,P<0.05)。

    4 体会

    4.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病因尚不明了,一般认为与胃动力障碍、精神心理、环境因素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西医认为上消化道动力学改变是FD的重要病因之一。金氏〔4〕采用单切面实用超声显象法对25例FD及25例健康者对照观察,发现FD的胃半排空时间延长1.63倍,胃全排空时间延长1.75倍。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吗丁啉(属胃动力药)治疗本病,从对照组的结果表明,对改善动力障碍FD的症状有效率为83.3%,但症状的改善与胃排空增快的关系并不确切,上消化道症状的出现与胃排空功能改变的关系并不完全一致。FD的症状可能与胃排空延缓,胃排空加快及十二指肠胃反流等各种运动功能紊乱均密切相关〔5〕
, http://www.100md.com
    4.2 FD在中医诊断中属胃脘痛、痞满、胁痛的范畴。就临床所见,多数FD的病人并无明显的脾虚表现,患者常因持续上腹闷胀不适而减少饭量,而非无食欲。从本资料来看,辨证分型与肝有密切关系,各种原因导致肝失疏泄、肝木侮脾、运化失调,临床上亦常虚实夹杂。因此自拟疏肝健脾汤为主治疗FD,其中柴胡、枳壳疏肝行气,佛手、郁金理气止痛,法半夏、白术健脾降气,促进胃肠气机运行,茯苓、内金健脾导滞,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全方总体上达到了疏肝理气,健脾和胃,调整脾胃功能的作用,在临床上也显示了它的优越性。本方是否有抑制杀灭幽门螺杆菌从而调整运动功能紊乱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锦坤,侯晓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内科杂志.1994,11(4):6

    2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8

    3 汪鸿志,江华.消化不良的临床与分型.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5(1):9

    4 金震东,邹多武,许国铬.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超声胃动力学研究.中华消化杂志.1992,12(2):70

    5 Mauro Boortolotti.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症状与胃动力障碍的关系.Motility(中文版).1996,4(7):4

    6 方秀才,陈寿坡.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临床内科杂志.1993,10(2):8

    收稿日期:1999-03-0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