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名医名人 > 张景岳
编号:10252100
张景岳“中年修理,再振根基”学术思想初探
http://www.100md.com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谢贻智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

    关键词:张景岳;中年修理;再振根基;元气;老年医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990203

    摘要: “中年修理,再振根基”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关于我国老年医学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术主张。对其所提的中年修理,再振根基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再振根基,贵在复元惜元的思想和重要意义,以倡其“中兴”延寿之旨。

    中图分类号: R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68(1999)02-0005-03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其学术思想和医学实践经验均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他诸多的精辟论述,亦为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创建了百世不磨的功勋,特别是他根据人体生长壮老规律而提出的“中年修理,再振根基”(《景岳全书.传忠录.中兴论》)之说,更是一正“已老防老”之偏,为重视中年时期的保健治疗作出了卓越贡献。但纵观至今,人们尚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故笔者不揣浅陋,对其学术思想作一初浅探讨,不足之处敬希同道指正。
, 百拇医药
    1 中年修理 再振根基的必要性

    人的自然寿命,谓之“天年”。何以世人有能尽其天年而终者,亦有半途而夭者?这个问题历来备受人们关注,众多哲学家、医学家和养生学家亦从德、智、饮食、起居、心理、运动、房事、药物等方面与寿命的关系作出大量论述。但在中医学中,惟有张景岳能根据《内经》“以母为基,以父为()”(《灵枢.天年》)之说,率先指出“此人之禀赋言,则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夫禀受者,先天也……先天责在父母”(《景岳全书.传忠录.先天后天论》)。明确了先天遗传因素与寿命长短的关系。即人能否尽享天年,除与个人的德、智及个人卫生、饮食营养、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当的劳作运动、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安宁祥和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而外,其所禀受的父母(先天)遗传因素起着根本的作用。可以说,“先天有定数,君子知命当听乎天也”(《中兴论》)。既然张氏认为“天年”是个“定数”,又何以再倡“中年修理,再振根基”,以求“中兴”呢?
, 百拇医药
    笔者认为,首先,张氏并非唯先天论者,他也非常强调后天的作用。正如他在《先天后天论》中所说:“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若以人之作用(后天)而言,则先天之强者不可恃,恃则并失其强矣;先天之弱者当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在《中兴论》中也指出:“若后天之道,则参赞有权,人力居多矣。”此其一也。在后天因素中,除天灾人祸等不可抗拒的力量外,一般说来,人在幼小之时,生机勃勃,且有父母精心呵护,尚不致因其自身调养不善而戕贼性命。但此之后,随着自我独立意识的逐渐形成,则大多日益困于酒、色、财、气、功名之中,乃至张氏亦不得不慨然而谓之曰:“天畀之常,人人有之,其奈今时之人,自有知觉以来,恃其少壮,何所不为……因致戕此先天而得全我之常度者,百中果见其几”(《中兴论》)。尤其是在中年时期,此时虽为脏腑经络其盛已定之际,但也是阴气自半之时,即人体正处于一个由盛而衰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若再执迷不悟,“不知徒薪牖户,则将为江河,将寻斧柯,恐不及(济)于事矣”(《中兴论》),以致机体迅速地由盛而衰,出现诸多老年疾病和早衰之象。所以欲享天年,中年是个关键时期,也是一个重要机遇。应抓紧这个机遇,把握中年元气尚未大失的生理特点,及时“修理”后天调养之不慎以及机体出现的阴阳失衡,再振根基,使脏腑经络之盛况得以延续,衰弱之状得以缓至,将一个健康的体魄带入高寿之域。此其二也。是故张氏力主“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然再振根基,尚余强半”(《中兴论》)。
, http://www.100md.com
    2 中年修理,再振根基的可行性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人生在世,可“度百岁乃去”。可见当时已发现人的自然寿命在百余岁。据《尚书.洪范》解释,“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则更明确地指出寿命的极限为120岁。张氏在《中兴论》中亦认定人之天年在百余岁。即使人的个体寿命因遗传差异而有所不同,虽不可能春秋皆度百岁,但绝大多数人是应该达到九十以上至一百余岁的。然而,事实上却是大多数人半百而动作皆衰,即在四、五十岁的中年时期便出现衰老,能活到七、八十岁而终者,便谓之不同寻常。就其缘由,理当责之后天失养。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恃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张氏亦持此见,认为除天灾人祸、庸医之害等客观原因外,乃是“唯人自作”(《中兴论》)。既然是“所伤由人”,则“挽回之道,有不仍由人者乎”(《中兴论》)。特别是中年时期虽然在生理上是一个由盛而衰的过渡时期,但其生理特点毕竟完全不同于老年时期,即使逐渐出现一些衰弱的表现,但却远比60岁或64岁以上的老人要气血旺盛、脏腑充盈得多,因而此时只要抓紧“修理”,“再振根基”,以尽享天年是完全有可能的。故张氏认为,此时所作,并“非逆天以强求,亦不过复吾之固有”(《中兴论》),何乐而不为也,甚至他在论中还满怀信心地说到:“国远皆有中兴,人道岂无再振?”
, 百拇医药
    3 再振根基的基本大法

    3.1 重点在匡复元气

    张氏“中年修理”的目的是再振根基,中兴延年,亦即“求复”延年。“然求复之道,其道何居?盖在天在人,总在元气,但使元气无伤,何虑衰败”(《中兴论》)。若中年时期“元气既损,贵在复之而已”(《中兴论》)。元气即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原动力。它由肾中精气所化生,而肾中精气则以父母之精,即“先天之精”为基础,又赖水谷精气,即“后天之精”以培育。先、后二天之精相辅相成,在肾中密切结合即成肾中精气,且在人的生长、发育、衰老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肾中精气又有肾阳和肾阴之分,亦称真阴、真阳和元阴、元阳,为人体阴阳之根本。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素问.生气通天论》)。张氏亦据此指出,“可见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类经附翼.求正录.大宝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所以即使“日虑其亏亦无过也”(《景岳全书.传忠录.阳不足再辩》)。同时,他还指出:“人生于阳而根于阴,根本衰则人必病,根本微则人必危矣。所谓根本者,即真阴也”(《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阴阳互根而不可分,所以既然日虑阳气之亏虚,又何不常思真阴之不足。而后天水谷之精气者,它来源于脾胃。张氏指出,“人之自生至老者,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功,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人生者不小……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由此可见,张氏所谓再振根基,贵在匡复元气的实质,即是贵在保持真阴真阳的充盈和脾胃的健运。
, 百拇医药
    然元气之所赖以存在者,乃人之形体。无形则无人之自我,既无自我,又何言寿夭。正如张氏所说:“吾之所赖着,唯形耳,无形则无吾矣。”故“养生者,不可不养此形”;“善治病者,不可不先治此形,以为兴复之基乎。虽治形之法非止一端,而形以阴言,实惟精血二字,足以尽之。所以欲去外邪,非从精血不能利而达;欲固中气,非从精血不能蓄而强;水中有真气,火中有真液,不从精血何以使之升降;脾为五脏之根本,肾为五脏之化源,不从精血何以使之灌溉。”“然则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也……故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景岳全书.传忠录.治形论》)。只有精血和形体充盈,元气亦才充盈,故张氏所谓再振根基,贵在匡复元气的实质,又即是贵在保持精血和形体的充盈。否则,“其形既败,其命可知”。

    张氏还进一步指出,若能知晓元气、精血、形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于再振根基,“则变化可以无方神用,自有莫测。然用此之法,无逾药饵,而药饵之最于此者,不过数味之间”(《治形论》)。经查,张氏在《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阵》中的一些主要方剂,如大补元煎、左归饮、地黄醴、三阴煎等,以及医案中习用的与中年修理、再振根基密切相关之方药,其主要药物确实也都集中于熟地、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杜仲、人参、当归等数味药物之间,足见张氏此说无欺。而张氏这一见解,对后世医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清.叶天士及清末民初的张锡纯亦多以之填精养血,固本培元治疗中老年元气亏损。当今科学技术更渐昌明,若能对这类方药,应用多学科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对我国老年医学,尤其是老年前期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增添新的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张氏再振根基,贵在匡复元气之说,切不可片面地理解为“补”之而已。应当辩证看待,补虚固能复元,而祛邪亦能保元。如张氏治疗壮年酒家“秘结”一案(《景岳全书》三十四卷),以其热结三焦,二便俱闭,大有迅竭真阴之势,遂迭用承气、神佑等竣剂,始获斩关夺隘救阴之功。可见张氏不但娴于补虚复元,亦且还善于祛邪保元。现在我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但是,由于人们不知合理营养,再加之媒体顺应人们心理,对补益之法多加推崇,所以对如何解决内生邪气损伤元气的研究,尚待积极开展。
, http://www.100md.com
    3.2 关键在爱惜元气

    元气乃人身根本,且在体内不能永存。人至中年,元气则由鼎盛而渐衰,因而对之更当惜之再惜。但总有人不明此理,“既已失之,而终不知其所以失也”,整日仍忱于酒、色、财、气、功名之中,以至“坐失机宜,变生倏忽”,令元气早衰。故张氏历陈其损元折寿之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惜元避害之法,曰:“酒杀可避,吾能不醉也;色杀可避,吾能不迷也;财杀可避,吾能不贪也;气杀可避,吾能看破不认真也;功名之杀可避,吾能素其形藏也。”(《景岳全书.传忠录.天年论》),张氏这种既正视人的生理和社会需求,同时又提出应当对这些需求有所节制的思想,较之一味勉强无为和压抑人的正当需求的思想来说,无论从认识方面或实践方面均大有进步。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养生学,而且还为处于社会激烈竞争前沿的中年人如何去惜元保元,顺利步入健康的老年时期,以及对中年心身医学的研究,都提供了正确的思路。正如张氏所说:“然予论诚迂矣,倘以蒙知者之相顾,而咀之识之,或亦可为天年之一助否”(《天年论》)。

    综上所述,张景岳“中年修理,再振根基”的学术思想,不仅充分体现了《内经》“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思想,而且还强调了人对自身寿命的主动性。人们应当抓住时机,于中年时期认真“修理”其元气之亏损和诸多恶习,以复元惜元,再振根基,将一个健康体魄带到更为美好的老年时期,争取尽享天年,亦不枉张氏力倡“中兴”之旨。

    作者简介:谢贻智,男,1944年12月生;副教授;中医学专业;研究方向:老年病研究。

    (收稿日期:1999-02-2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