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53077
乳腺叶状囊肉瘤(附3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方志恒 吴 伟 章 健

    单位: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外科(铜陵 244000)

    关键词:乳腺叶状囊肉瘤;病因;病理;治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990225 1 临床资料

    例1 女,40岁。因左乳房包块行包块切除,病理报告为左乳纤维瘤。术后3年原手术区包块复发再次行包块切除,病理报告为左乳巨纤维瘤。2年后该区包块再次复发并迅速增大而行第3次手术,术中见包块已浸润至胸大肌筋膜,遂行左乳房及胸大肌和部分胸小肌切除,并行左腋窝淋巴结清扫。包块23cm×16cm×14cm大,剖面呈灰红色,部分呈囊性,鱼肉状,包膜不完整。病理报告为左乳叶状囊肉瘤。随访患者至今无复发。

    例2 女,45岁。因左乳房包块在外院行包块切除,病理报告为左乳纤维瘤,术后半年原手术区局部复发再行左乳包块切除(约3cm×4cm×3cm大),切开呈鱼肉状,病理报告为左乳叶状囊肉瘤,于术后第5天行左乳房单纯切除术,随访至今无复发。
, 百拇医药
    例3 女,55岁。左乳包块11年,发觉时仅核桃大,无痛,1个月前迅速增大。查体:左乳外上有一9cm×8cm×8cm包块,质硬,活动度小,边界清,左腋下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遂行左乳房单纯切除,剖视标本为灰红色,分叶,呈鱼肉状,病理报告为左乳叶状囊肉瘤。随访至今无复发。

    2 讨论

    2.1 病因

    乳腺叶状囊肉瘤(cystosarcoma phylloides,CP)是乳腺基质和上皮两种成分构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肿瘤。1838年由Muller首先描述,因肿瘤剖面呈肉状,内含囊泡,且见叶状裂隙而得名。CP非常少见,在所有乳腺肿瘤中,其所占比例不足1%〔1〕。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国内外多数文献报告可能与种族、年龄、卫生习惯、生育授乳、内分泌变化等因素有关。有人认为CP发病可能与乳腺纤维瘤有关,甚至可能原本就起源于纤维腺瘤,因为有相当一部分CP患者曾患过乳腺纤维瘤(本组例1、例2)。基于此点,笔者认为,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尤其是那些复发的巨纤维腺瘤患者行包括腺瘤在内的周围一定范围内正常乳腺组织一并切除,可预防CP的发生。
, 百拇医药
    2.2 病理

    CP主要由乳腺基质和上皮两部分构成。基质的异常增生和细胞异形化是CP组织学特征,也是其与纤维腺瘤或巨纤维腺瘤的主要区别点。WHO有关CP良、恶性的区别标准为〔2〕:①肿瘤边缘完好还是浸润;②基质增生程度及其所含细胞量、增生和分化状态,高活性指标者表示恶性或临界性;③细胞有无去典型化;④有无有丝分裂及其发生率;⑤坏死和出血区的存在与否。根据以上标准本组例1应为恶性,例2、例3应为良性。Keelan等〔1〕指出,对CP患者,不管其组织学上分类如何,就其临床和生物行为多变难测而言都应按恶性或低度恶性看待。

    2.3 临床特点

    复发和转移是恶性CP的临床特点。因此瘤常形成指状突起伸入周围乳腺组织内,局部切除易复发〔3〕。其转移的时间和发生率文献报告不一。转移途径主要是血行,淋巴转移极少见。
, 百拇医药
    2.4 治疗

    CP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关于手术方式,笔者认为,对瘤体局限在乳房内者行单纯乳房切除即可,如本组例2、例3;对已有区域淋巴转移或瘤体超出乳房浸润到周围组织者,则需行根治性乳房手术,如本组例1。本组3例均取得良好疗效,随访至今无复发。普遍认为化疗与放疗对CP不敏感,很少采用。

    参 考 文 献

    1 Keelan PA, Myers JL, Wold LE, et al. Phylloides tumor: clinico-pathologic review of 60 patients and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in 30 patients. Hum Pathol, 1992; 23(9)∶1048

    2 姜广杰,孙建华,施维锦等. 乳房叶状囊肉瘤5例报告.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7; 17(10)∶632

    3 吴阶平,裘法祖主编. 黄家驷外科学. 第5版. 上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894

    (1998-05-05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