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肝胆胰外科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06787
肝血管肉瘤切除术后胆瘘一例
http://www.100md.com 《肝胆胰外科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陈明辉 王在国 刘光中

    单位: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610041)

    关键词:

    肝胆胰外科杂志9903 肝部分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首选的和唯一可能提供治愈机会的手段,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本文报告我院肝血管肉瘤切除术后并发胆瘘一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1岁,农民。因上腹部疼痛2月,加重伴发热10天于1997年9月19日入院。30年前曾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查体:体温38℃,慢性肝病容,无黄疸,肝掌(+),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剑突下扪及6.0cm×5.0cm×4.0cm质硬、边缘圆钝之肿块,移浊(-)。实验室检查:HBsAg(-),肝功能Child A级,血清AFP<20μg/L。上腹部CT扫描见肝左叶5.9cm×5.5cm低密度实质性占位病变,其边界清晰,部分肝内胆管积气。上消化道钡餐摄片: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胆总管及左右肝管造影剂返流及积气。剖腹探查发现左肝内叶9.0cm×8.0cm×6.0cm肿块,部分浸及左肝外叶,肝门淋巴结无肿大,胆总管增粗(直径约2.0cm)但其内无硬物。距肿瘤边缘2.0cm行左半肝切除及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置泵术。术中发现断面左肝管直径约2.0cm,因经断端探查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内均无异物,且胆总管下端通畅,故将左肝管断端用细丝线间断加密缝合6针予以关闭,并满意对合缝闭肝创面,左膈下置血浆引流管后关腹。病理诊断为肝脏血管肉瘤。术后第1、2、3日引流管分别引出80ml、60ml、50ml血性渗液;第4日以后引流物变成金黄色胆汁,引流量15~50ml/d,直至术后3月死于肿瘤复发和全身衰竭。

    2 讨论

    肝切除术后肝断面常有少量胆汁渗漏,只要保持通畅引流,多数在术后3~7天自愈。若胆汁引流量在术后1周不见减少反而增加,则为胆瘘。作者曾统计胆瘘的发生率为2.9%(2/70),也有人报告为19.4%(13/67)。关于胆瘘的原因,目前多认为因肝叶切除后左右肝管及总胆管仍残留结石或狭窄,肝断面胆管遗漏结扎或缝扎,或肝断面感染继发结扎线脱落,胆管断端外露或过早拔除T管,使肝断面胆管形成一定压力而使胆汁瘘长期不愈。回顾分析发现,本例胆瘘的原因可排除上述诸因素,而与奥狄氏括约肌麻痹直接联系。该症又称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是由于交感神经紧张力异常,导致胆道下端奥狄氏括约肌松弛、胆管系统扩张和胆汁返流的少见病症,常继发于胆道手术之后。本例患者30年前曾有胆总管切开取石病史,本次术前上消化道钡餐摄片明确提示胆总管及左右肝管造影剂返流及积气,说明因胆道手术所继发的奥狄氏括约肌麻痹症的诊断是存在的,但由于我们对此症的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处理不当,这是本例胆瘘发生的主要教训。如果我们术前能够充分认识到奥狄氏括约肌麻痹症的存在,并在肝叶切除后处理左肝管断面时,在对断端肝管加密缝合的基础上,加作胆总管T管引流术,势必可避免胆瘘的发生。

    收稿:1999-07-1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