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15436
经左胸不阻断主动脉再次换瓣术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
     作者:冀亚琦 童健

    单位: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胸心外科,广州,510282

    关键词:手术路径;低温;体外循环;再次换瓣

    经左胸不阻断主动脉再次换瓣术1例报告中图分类号:R655

    我科于1998年3月11日在湖南医科大学专家指导协助下,首次采用左胸入路、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不阻断主动脉的新术式,成功实施二尖瓣再次替换术1例。现将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6岁,14年前因患“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在我科行二尖瓣置换术(猪主动脉瓣),术后6年开始出现劳累性心慌、气短,进行性加重,反复心衰发作,内科治疗无效。入院查体:二尖瓣面容,不能平卧,心尖区闻及双期杂音,双下肢中度水肿;超声心动图示“生物瓣部分钙化,二尖瓣狭窄并轻度返流”。诊断:(1) 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败 (2) 心功能Ⅵ级。手术采取全麻、气管内插管,右侧卧位,左后外侧切口,经第五肋骨进胸;胸主动脉、主肺动脉分别插入供血管及静脉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降温至27℃(鼻咽温),心脏颤动停跳,切开左房探查,证实诊断;切除衰败的生物瓣,置入27号双叶机械瓣,左心排气,升温至36℃,除颤两次,心脏复跳。敞开心包,常规关胸。体外循环历时3h,未行主动脉阻断,出血约400ml,术中输血600ml;术后呼吸机支持16h,顺利拔管;胸腔引流液共250ml,术后5d停用多巴胺;术后21 d顺利出院,心功能改善至II~III级。
, 百拇医药
    2 讨论

    人造生物瓣虽然具有抗血栓形成、无须终生抗凝等优点,但其耐久性差,术后7~10年退化衰败率达3.0%~4.8%,常因瓣膜失灵而再次换瓣,猪主动脉瓣5年内再次手术率约为3.1%[1] 。以往的再次换瓣手术多采用原胸骨正中切口入路,由于前次手术造成心肌、心包、前纵隔、纵隔胸膜等组织粘连,层次不清,导致开胸异常困难,不但费时费力,出血较多,易造成右室、右房心肌难以控制的广泛渗血,甚至心肌撕裂、穿孔,而且插管、排气困难,术野显示不清,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有报道经原切口再次换瓣手术死亡率达10%以上[2]。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迅速进胸,省时省力,损伤小,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渗血,且左心特别是二尖瓣显露清楚,操作非常方便;此外,经胸主动脉插管灌注,不阻断主动脉,保持心肌持续供血供氧,避免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地保护了心肌,减少了术后低心排及心率失常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本例病人虽然心功能极差,体外循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均较以往类似病人少,术后心脏复跳顺利,呼吸机支持时间、多巴胺使用时间也较同类病人短,术后21d心功能即改善II~III级,说明本手术方法确实较传统术式优越,值得进一步推广。
, 百拇医药
    对于手术操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1) 左胸入路对左心显露较好,但对右心病变却处理困难,术前应明确诊断,如术中查明合并三尖瓣病变,可经房间隔处理;(2) 主动脉瓣必须功能良好,否则达不到良好的灌注效果,如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不宜采用此方法;(3) 胸主动脉插管口径宜大,管口方向朝上,保证充足的灌流量;(4) 主肺动脉插引流管时手法应轻柔,顺应肺动脉瓣的开闭,防止暴力损伤肺动脉瓣;(5)手术人员与转机人员应协调配合,把握好降温、复温的时机。

    作者简介:冀亚琦,男,1968年出生;1997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硕士,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 广东心血管病研究协作组. 广东省近年来风湿性心瓣膜病和风湿热流行病学调查.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2,10(1):5

    2 张宝仁. 再次瓣膜替换术59例报告.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第四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1996,5:263

    (收稿日期:1998-08-1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