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30525
浅议气虚发热
http://www.100md.com 《新中医》 1999年第3期
     作者:郑学宝 叶柳忠

    单位:郑学宝 广州中医药大学97研究生;叶柳忠 广州市医药大学,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

    关键词:

    新中医990339关于气虚发热的形成机理,古今医家众说纷纭,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代表性的观点:①李东垣的脾胃气虚,下流于肾而阴火上升造成的发热;②张景岳提出的中焦虚寒,脾胃气陷而致浮阳外现的发热;③李中梓的土不生金,肺卫不足的表虚发热;④其他诸如脾虚化源不足的血虚发热等等。从上述观点来看,对气虚发热的认识主要立足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机下陷、虚阳外发,但笔者认为脾胃虚弱导致气机运行无力,进而升降失常,郁滞生热,才是主要的发生机理。

    早在《素问*调经论》中就对这种发热机理有了形象的论述:“阴虚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曰内热。”李东垣在继承《内经》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脾胃虚陷阴火上乘的观点,他在解释“阴火上乘”时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脾胃论》),因此在他治疗气虚内热的补中益气汤为代表的一类方剂中,既选用了参芪术草之类甘温健脾药,又伍用柴胡、升麻一类的清轻宣扬药。吴仪洛评此类升散药时说:“气滞于中,必上行而后能下降”;朱丹溪也说“气升则水自降”。因此从升宣药的应用中,我们可以看出调理气机升降在气虚发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的“胃气热”,还是“脾胃下流之湿闭塞其下”的“阴火上冲”,都离不开脾胃虚弱,气机运行无力,升降失常形成气机郁滞,阳(气)郁则生热,从而内热外发这样一个机理。也就是说,先有脾胃之气的虚惫,而后气机不利升降失调,进而郁滞生火,形成气虚发热。
, 百拇医药
    从脾胃中焦转枢的功能和地位来看,《伤寒论直解*少阴篇》中说:“阴阳水火位居上下,而土居其中,上下交合必由中土。”说明人体内的阴阳、水火、上下、表里、脏腑之气的升降交通、相济为用,全赖脾胃居中的斡旋作用。心火之降,肾水之升;肝木之升,肺金之降;营卫清浊,上下表里之气的出入融通均依赖此脾胃的转枢功能。而中气旺盛,脾胃的转枢功能才可正常运行。一旦中气衰弱,那么升降之机就会受阻,所以“中气衰则升降窒。……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黄元御语)。因而就上下升降言,清气不升则昏蒙,头目不清;浊气不降则郁滞生内热;热郁于头则头面烘热,郁于腹则胃中饥嘈热灼,郁于四肢则手足发热,此即小建中汤、升阳散火汤等方证治的立法依据。从表里升降言,营卫不和,阳郁于表,即有表热;卫分不足,外邪相扰,正邪交战,卫表受郁也生寒热,这亦即桂枝汤、玉屏风散等方的证治基础。由组方上看,上列诸方,都着眼于调理脾胃升降。以方中所用桂枝为例:张锡纯谓其“味甘又善和脾胃,能使脾气之陷者升,胃气之逆者降,脾胃调和则留饮自除,积食自化……”(《医学衷中参西录》),证明脾胃气机升降不利正是问题的核心所在。而张景岳、李中梓诸医家对气虚发热的解释,也都没有离开“升降窒”这个道理。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气虚发热”的产生有3个环节:①中气虚弱,运行无力;②升降之机受阻;③气机郁滞生热。这种发热小则可以表现为局部头面烘热汗出或手足烦热,胃脘饥嘈,甚或为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大则表现为全身慢性低热,时发时止等,这都是因脾胃升降失常而致郁热于中形成的。从我们治疗时兼顾的3个因素来分析,单纯的甘温补气能造成壅滞,甚至有加重内热之弊;单纯升提气机不但“虚其虚”,更有辛燥伤阴之嫌;只有在补中益气中缓缓复其升降,宣其郁滞,同时兼以清热除湿散火之品,郁火才能得散,虚热方能清解。刘弼臣教授擅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小儿肺炎久咳、多汗、低热等症,以辛开苦降配合健中清热,可说是深谙此脾胃升降之理。故而笔者认为脾胃升降枢机的作用,在许多以发热为表现的病症的治疗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气机不利有可能成为致热之源,几味看似平常的清轻宣扬之品的运用,不仅能使本来平淡无华之方熠然生辉,同时也为气虚-郁-发热的理解提供极好的验证依据。

    收稿日期:1998-11-0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