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微循环》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32794
不同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及对血液流变的影响不同剂量异麦芽低聚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试验研究不同接种途径对两种葡萄球菌急性毒性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国微循环》 1999年第3期
     作者:邢建荣 冯小平

    单位:邢建荣 071051 河北省保定市,中国乐凯胶片公司第一胶片厂职工医院;冯小平 江苏省徐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关键词:尿激酶;心肌梗塞;溶栓治疗;血液流变学

    中国微循环990318

    【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和安全性,了解不同剂量尿激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58例AMI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大、中剂量组分别静脉滴注尿激酶(UK)100~120万U、25~45万U。用药后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判断冠脉再通率,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比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冠脉再通率: 大剂量组64.3%(18/28);中等剂量组为20.0%(6/30)。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症状。溶栓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明显下降,而血小板聚集率及红细胞压积(%)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大剂量尿激酶可显著改变血液流变学状态,而这种改变将有利于治疗AMI。AMI早期采用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
, 百拇医药
    溶栓疗法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一大进展,而静脉内溶栓简便易行,常被作为AMI再灌注治疗的首选措施。目前国内广泛使用尿激酶(UK)治疗,但用药剂量不统一,差别很大。为了评价不同剂量UK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我科对58例AMI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大剂量组与中等剂量组,进行UK溶栓疗效的对比观察,并了解溶栓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AMI按WHO诊断标准,并符合下列条件: 胸痛持续≥30min经含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至少两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0.2mV,年龄<70岁,起病6h内。无使用溶栓禁忌症。个别患者发病虽超过6h,但胸痛持续,ST段仍抬高,并残留Q波,或年龄虽>70岁,其他各项均符合者亦列入治疗观察对象。本组AMI 58例,男45例,女13例。年龄44~85岁,平均63.5±9.8岁。梗塞部位: 前壁12例,前间壁20例,广泛前壁8例,下壁9例,下壁+正后壁5例,下壁+右心室4例。
, http://www.100md.com
    2 给药方法: AMI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同时采用UK溶栓,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大剂量组(28例),中等剂量组(30例)。入院后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凝血时间(试管法)、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大剂量组给UK 50万U加入生理盐水40ml静注,10min注完,继以50万~70万U加入5%葡萄糖液150ml静滴,0.5h滴完。中等剂量组给UK 5万U加入生理盐水20ml静注,10min注完,继以20~40万μ加入葡萄糖液150ml内静滴,0.5h滴完。用药后1、2、3、4、6、8、12、24、48、72h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凝血时间(试管法)、凝血酶原时间等。并密切观察胸痛的变化,记录有无出血等并发症。冠脉再通指标: 根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拟定的“AMI溶栓疗法参考方案”冠脉再通临床表现的间接指标进行判定[1]。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 分别在治疗前后采血观察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 、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

    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
, http://www.100md.com
    结 果

    1 冠脉再通率 大剂量组发病时间6h内者再通率80%(16/20),发病>6h者8例中2例再通(25%)。中等剂量组发病<6h者再通率27.3%(6/22),>6h者溶栓8例均未通。

    2 副作用 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大剂量组2例皮肤粘膜轻度瘀斑,1例牙龈少量一次性渗血,1例偶见痰中带血。均未特殊处理,自行缓解。中等剂量组1例于UK注射后一过性畏寒。

    3 转归 大剂量组死亡2例(7.1%),分别死于心源性休克和室颤,均属溶栓未通者,26例发病4周内存活。中等剂量组死亡4例(13.3%),其中3例属溶栓未成功者,1例溶栓成功后第3日发生再闭塞,死于心源性休克和肾功能衰竭。

    4 中、大剂量尿激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中、大剂量尿激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s) 项 目

    大剂量组(n=28)

    中剂量组(n=30)

    溶栓前

    溶栓后

    溶栓前

    溶栓后

    全血比粘度80S-1

    20S-1

    6.61±1.30
, http://www.100md.com
    8.96±2.30

    5.02±0.69*

    6.26±1.15#

    6.62±1.26

    9.01±2.34

    5.16±0.71

    7.62±1.14#

    血浆比粘度

    1.86±0.10

    1.62±0.12*
, 百拇医药
    1.86±0.12

    1.66±0.11

    血小板聚集率(%)

    0.71±0.26

    0.51±0.19*

    0.72±0.24

    0.68±0.11

    红细胞压积(%)

    53.00±8.92

    47.1±5.20*

    53.20±8.34
, 百拇医药
    47.8±5.60

    注: 治疗前后比较 *P<0.05;#P<0.01

    由表1可以看出,AMI病人溶栓前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用UK溶栓治疗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在大剂量UK组显著降低,在中剂量组无明显改变。

    讨 论

    1 UK溶栓剂量问题 UK溶栓治疗AMI效果良好。近年来大多提倡早期、大剂量、短程应用可提高溶栓成功率[2]。本文用大剂量与中剂量UK静脉注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4.3%与20.0%,两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大剂量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中等剂量组,未见副作用。本组资料证实在AMI病人中给予大剂量UK50万U静注,继以50~70万U静滴0.5h溶栓是有效、安全的。
, 百拇医药
    2 UK溶栓治疗AMI的时机问题 动物试验证实,冠状动脉闭塞40min再灌注能挽救60%~70%的频死心肌,闭塞>3h再灌注则难以奏效。AMI溶栓治疗参考方案[1],建议发病6小时内积极给予溶栓。本文大剂量组6h内开始溶栓治疗,成功率>80%,少数病人入院时间已超过发病6h仍给予治疗。本组2例分别在胸痛20h和40h进行溶栓治疗,也取得了良好效果。笔者认为对>6h的患者仍可进行UK溶栓治疗,不宜轻易放弃。有人认为在起病6~24h溶栓,AMI死亡率仍可明显下降。原因为冠脉闭塞常发生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多有侧支循环形成,在6h~8h再灌注仍有可能挽救部分心肌[3]。我们认为溶栓治疗开始愈早愈好,而6h不是绝对时间界限。

    3 UK溶栓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AMI病人血液粘度通常增高,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等发生聚集,粘附在损伤的血管内膜上,并可导致可逆性或永久性的血管阻塞。经大、中剂量UK溶栓后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本文结果提示UK溶栓治疗AMI的疗效是显著改变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液粘度。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AMI溶栓治疗参考方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1,19:137

    2 陈灏珠.血栓溶解治疗的进展.国外医学.内科分册.1991,18:50

    3 黄峻,朱长生,刘学志主编.心脑血管疾病的溶栓治疗.第1版.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0~117

    收稿: 1998-09-03 修回: 1998-10-29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1999年第4期第11卷 论著

    不同剂量异麦芽低聚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试验研究

    作者:付 萍 冉 陆 赵 熙 陈稚峰 姚景会 杨宝兰 李志刚
, http://www.100md.com
    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北京 100021

    关键词:异麦芽低聚糖;肠道菌群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1999年第1期第11卷 论著

    不同接种途径对两种葡萄球菌急性毒性的影响

    作者:杨太美 刘锡麟 戴丽冰 杨小红 叶惠贞 梁佩红

    单位:杨太美 刘锡麟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 510220;戴丽冰 杨小红 叶惠贞 梁佩红 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 510220

    关键词:微生态学;急性毒性试验;感染途径;孔氏葡萄球菌,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