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消化病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34060
青年人胃癌临床病理形态与性别关系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田怡 徐希岳 王启之

    单位: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蚌埠 233004)

    关键词:

    临床消化病杂志990316 我院于1992年开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硬化治疗(ES),1996年开展内境下套扎治疗(EVL),两种方法均有较好疗效。现将我院两种治疗方法的结果予以比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5例患者以呕血加黑便入院,诊断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1996年前ES治疗17例为ES组。男12例,女5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1.2岁。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级:B级4例,C级13例。静脉曲张程度按Comn分级:Ⅲ级5例,Ⅳ12例。1996年后8例EVL治疗为EVL组。男6例,女2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47.5岁。肝功能B级2例,C级6例。静脉曲张Ⅲ级1例,Ⅳ级7例。以上25例均有红色征伴粘膜糜烂、出血。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ES组采用Olympus胃镜GIF-K及注射针NM-1K和NM-3K。硬化剂为1%乙氧硬化醇,距贲门、食管联接2cm处开始按曲张静脉逐条注射。均采用血管内注射,每点注射4~5ml,平均每例注射4~7个点,每次总量20~30ml。第1次注射治疗后,间隔7~10天重复1次,直至曲张静脉消失或基本消失为止,一般需4~6次。EVL组采用Pentax电子胃镜及美国Wilson-cook公司出品六连发圈套器,在贲门齿状线2cm以上对食管所见每条曲张静脉分别圈套1次,特别粗的静脉可适当增加1次,每例一般圈套3~6个点,平均4个点,每14天重复治疗1次,直至曲张静脉消失。

    1.3 观察内容:ES和EVL两组治疗完成后主要观察急诊止血率、再出血率、曲张静脉消失率、死亡率、并发症、治疗次数及平均住院天数。

    2 结 果

    2.1 急诊止血率及再出血率:ES组17例,急诊止血16例,止血率94.1%;EVL组8例,急诊止血8例,止血率100%。ES组再出血3例,再出血率18%;EVL组再出血为0。
, 百拇医药
    2.2 曲张静脉消失率、并发症及死亡率:ES组14例消失,消失率82.4%;EVL组7例消失,消失率87.5%。ES组胸痛5例,发热4例,食管炎、食管溃疡4例,出血2例,发生率29.4%;EVL组仅1例食管炎,发生率12.5%。ES组1例在治疗后当天因大出血死亡,死亡率5.8%;EVL组无1例死亡。

    2.3 治疗次数及住院天数:ES 16例治疗2次以上,平均治疗次数4.47±1.04次;EVL组仅1例治疗2次,平均治疗次数1.13±0.33次(P<0.01),有显著差异。ES组住院最短40天,最长72天,平均64.65±8.72天;EVL组住院最短28天,最长41天,平均31.75±3.93天(P<0.01),有显著差异。

    3 讨 论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S和EVL治疗疗效受到大多数学者的肯定。目前也有较多的将ES和EVL联合应用的报道[1],其疗效受到重视。
, 百拇医药
    本文ES和EVL两组治疗从整个结果看,止血率、曲张静脉消失率两组无显著差异,说明止血、曲张静脉塌陷治疗效果均较好。从再出血率、并发症、死亡率方面看,两组间有差别,但经统计学处理未发现意义,可能与本文总例不多有关。文中结果ES组再出血率为18%,比文献报道的26%要低[2]。EVL组未见再出血,这与有关报道的EVL治疗的再出血率高也有所不同[3]。两组的并发症的出现与文献报道的常见并发症相同[2],其间无显著差异。

    本文的结果说明EVL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好,曲张静脉消失率高,消失快,操作方便,副作用少,与有关报道相一致[4]。我们的体会是对于单用一种方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首选EVL方法,若有条件则采用ES 加EVL联合治疗,有望疗效更佳。

    参考文献

    1 张澎田,于中麟,于永征,等.食管静曲张密集结扎术和硬化及结扎联合术的疗效对照观察.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277.

    2 陈忠贵,陈丽英,曾明新,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硬化剂治疗近期及远期疗效.中华消化杂志,1992,12∶182.

    3 陆星华.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267.

    4 庞志锋,贾云英,张秋丽,等.胃镜下结扎加硬化与单纯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远期疗效对比.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281.

    (1998 08 28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