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消化病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34070
腹膜假性粘液瘤误诊为肝硬化腹水1例
http://www.100md.com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沈传世

    单位:浙江温岭市墉下镇卫生院(温岭 317500)

    关键词:

    临床消化病杂志990326 患者,女,20岁。主因上腹部疼痛1年,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1周入院。患者于1年前即出现间断性上腹部钝痛,主要表现在脐上部,以后逐渐伴有腹胀,腰背部酸痛,曾于当地医院行腹部B超检查,诊断为上腹肿物,于1周前因全身及巩膜黄染转来我院。入院时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全身淋巴结未见肿大,心肺无异常,上腹膨隆可触及一20×15cm肿物,质地硬,压痛(+),活动度差,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血色素、血糖、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肝功能:ALT、AST、ALP均明显异常,血脂正常。腹部B超示:梗阻性黄疸,肝内、外胆管扩张,腹腔囊实混合包块。CT示:腹膜后巨大实性占位。于1996年8月29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所见:肿物位于胰腺体上部,约20×15×10cm,囊实混合,硬,边缘不光滑,与胃、十二指肠、胆总管明显粘连,行胆总管部分切除术,胰腺部分切除术,十二指肠全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胆道-空肠、胰腺-空肠、胃-空肠吻合术。术后病理诊断:胰腺乳头状囊腺癌伴炎性出血、坏死。

    胰腺癌绝大部分来源于胰腺外分泌系统,导管细胞腺癌最常见。扁平细胞癌、肉瘤、巨细胞癌、腺泡细胞癌、囊腺癌等较少见,乳头状腺癌极少见,易发于青年女性,恶性度低,预后较好。

    胰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由于胰腺癌的病理及生物学特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相当困难。虽然近年来影像学及肿瘤标记物检测手段发展较快,但由于某些肿瘤标记物如CA19-9、CES缺乏特异性,故而手术切除率较低。胰腺癌早期即可侵犯神经、血管和淋巴管,因而小胰癌已不能称为早期癌。

    胰腺癌患者常见的症状多为无诱因上腹胀痛、上腹部不适、乏力、纳差、消瘦、黄疸、间歇发热。故而常没有特异性症状,且从有症状到诊断明确手术治疗的间隔时间较长,一般在1~3个月。

    关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现仍需多种影像检查及血清学检测手段相结合。如:B超、CT、ERCP、低张力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PTC、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结合免疫学检查如:CA19-9、CA-50、Span-1、DU-PAN-2等。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仍然是胰腺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治性外科手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10%~20%。近年来实施的胰头十二指肠扩大切除术的切除范围包括:①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及腹膜后广泛廓清,②胰头神经丛的彻底切除,③门静脉等大血管切除再吻合。由于大部分胰腺癌患者失去了接受根治性外科治疗的机会,姑息性外科治疗成为胰腺癌治疗的又一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大部分胰腺癌患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免疫制剂有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Ⅱ、转移因子等。目前常用的方法是α-干扰素300万u隔日1次肌注,白介素-Ⅱ20万u隔日1次肌注,两药交替使用,1个月为一疗程。

    (1999 02 04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