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药科学》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34239
肝硬化性胸水26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9年第3期
     作者:陈一红 张维忠 谢佩法

    单位:鹤岗市新一医院内科

    关键词:肝硬化;胸水

    黑龙江医药科学9903116

    在肝硬化的过程中伴有胸水者称肝硬化性胸水。其诊断标准:①已确诊为肝硬化;②胸腔抽出液体或X线、超声检查发现胸水迹象及查体发现胸腔积液体征;③除外肺结核、肿瘤低蛋白血症等其他原因所致的胸水。我科1972~1996-06共收治肝硬化患者240例,其中伴有胸水者26例(占同期肝硬化10.8%),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6例中男22例,女4例,年龄18~69岁,病程1个月~19年,胸水发生于右侧者19例,左侧2例,双侧同时发生者5例。大量胸水者18例,少量胸水者8例。漏出液者为12例,渗出液者为4例,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经治疗胸水消退一般比腹水慢,10例腹水消退仍有胸水,胸水消退后可随腹水的再出现而反复发生。有5例在无腹水的情况下反复多次出现胸水。经治疗,16例胸水消退,肝硬化好转出院,1例无变化自动出院,4例因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和5例因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2 讨论

    肝硬化性胸水的发生率报道不一,国外为0.4%~30%,国内为2.4%~10%,本组为10.8%。肝硬化性胸水具有如下特点:胸水多发生于右侧,双侧次之,左侧较少见;多为漏出液;多伴有大量腹水,胸水消比腹水困难。肝硬化性胸水的发生机理大多数学者认为与低蛋白血症、门静脉高压,肝淋巴流量增加和通路受阻、压力增加等因素有关。有文献报道,横膈缺损与肝硬化性胸水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腹水形成可使横膈腱索部变薄而形成小泡,小泡破裂腹水即进入胸腔。裂孔较小且有活瓣时,可阻止胸水返回腹腔,所以有的患者腹水减少后而胸水无明显减少,甚至增加。如裂孔很小,由于吸气时负压作用,可使腹水渗入胸腔,若腹水的生成量与胸膜的吸收量基本一致,临床上则出现不伴腹水的胸水。肝硬化性胸水以右侧为多见,可能与左右横膈的解剖差异有关,也有作者认为:约20%来自肝脏的淋巴液经右侧膈肌进入颈静脉,也是右侧胸水多见的原因。对肝硬化性胸水的治疗一般采取保肝、利尿、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措施,胸水较多者则胸穿放液。过去曾有报道采用胸膜粘连术获得成功。本组病人选用盐酸四环素进行化学性胸膜粘连,先用胸腔引流管将胸水抽尽,然后向胸腔内注入盐酸四环素20mg/kg并夹管1~2h。取得了较好疗效。有作者报道用四环素胸腔内注射治疗肝硬化性胸水,也获得了满意疗效。

    (1998-11-24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