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36544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3期
     作者:冯满欢 甄瑞贤

    单位:冯满欢 甄瑞贤 开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529300)

    关键词:

    广东医学990332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疾病。我院于1997年3月~1998年3月在收治的异位妊娠中,有23例给予米非司酮或加中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3例患者年龄19~35岁。其中未育妇女17例,经产妇6例;有闭经18例,阴道不规则流血14例,腹痛并肛门坠胀21例;妇查发现宫颈举痛,一侧附件有压痛21例,盆腔扪及包块15例,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5例(抽出血量0.8~2.5 mL)。入院后尿HCG定量均大于300 IU/L,其中最高16万IU/L,最低410 IU/L(参考值>300 IU/L)。B超检查:宫内均未见妊娠囊。一侧附件有妊娠囊,并见胎心搏动4例;一侧附件有妊娠囊,未见胎心搏动7例;一侧附件有混合性包块,但妊娠囊不清10例,其中最大包块达7.3 cm×6.4 cm;无明显包块2例。23例均是病情较缓,无休克或虽有轻度休克但经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的。
, 百拇医药
    1.2 用药方法 治疗期每3 d测尿HCG最大值,7 d行B超检查一次。根据尿HCG值下降情况及B超检查情况,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空腹冷开水送服)。其中5例200 mg、1次/d×3 d,14例200 mg、1次/d×7 d,4例200 mg、1次/d×9 d。在这些病例中,有12例因包块较大,加用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中药主要包括:丹参、赤芍、黄芪、元胡、桃仁、穿山甲、蜈蚣、牡砺、川楝子、没药、三棱等)。服用米非司酮,个别病例只有轻度恶心,腹部不适等副作用,无其它不适。

    1.3 结果 23例患者经治疗后,腹痛症状消失,尿HCG值下降,B超检查胎心搏动消失,妊娠囊及包块缩小或消失。尤其尿HCG值测定,发现用药后,19例患者的尿HCG值进行性下降,另外,4例患者尿HCG值开始下降较缓慢,经服食9 d米非司酮后,尿的HCG值亦明显下降。追踪复查所有患者尿HCG值在停药后17 d内均下降至非孕时正常值。

    2 讨论
, 百拇医药
    异位妊娠传统治疗是切除患侧输卵管,但此方法减少了以后妊娠机会,同时,开腹术对患者身体、精神均是一种负担。所以对于越来越多的无子女异位妊娠患者来说,在妊娠部位尚未破裂出血或出血少时,施予非手术的治疗,保留组织的完整性,以尽量保存其生育能力是必要的。

    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孕酮拮抗剂,具有甾体结构,在分子水平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产生较强抗孕酮作用,致使妊娠的绒毛组织及蜕膜变性,阻止胚胎发育,继而达到杀死胚胎目的。有研究表明,口服米非司酮剂量越大,绒毛及蜕膜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越明显,考虑到输卵管部位的激素受体的敏感性可能较差,所以我们采用较大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根据服用单剂量米非司酮200~800 mg血清浓度都相同的报道[3],因此采用200 mg,1次/d,结合尿HCG值的下降情况给予3~9 d的治疗,从而达到杀死胚胎以及完全破坏滋养细胞的增殖。

    以往我院亦曾用中药行保守治疗宫外孕,但对胎儿存活以及尿HCG值较高的患者往往效果不佳,大部分病例最后还是以手术治疗。从临床观察来看,如包块形成时间短、出血量不多者,经治疗,在短时间内包块消失;反之,消失时间长,尤其是陈旧性宫外孕。本资料有12例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加中药化瘀散结,使包块在较短时间内吸收,大大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疗程。,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