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药科学》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37670
拔针技术改进及应用探讨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9年第3期
     作者:贾淑敏 孙玉霞 陈桂芝

    单位:贾淑敏 孙玉霞: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陈桂芝:佳木斯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静脉注射;拔针技术

    黑龙江医药科学9903158

    静脉给药是临床治疗中重要的给药途径之一,静点后的针眼常因出血而发生血肿和瘀斑,给患者带来痛苦并影响继续给药,同时,血肿和瘀斑的发生也给护理操作带来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自1989年以来,应用肾上腺素处理静点后针眼,临床配对观察60名患者480例次,均达到快速止血、且局部未出现血肿和瘀斑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药物及观察对象

    0.1%盐酸肾上腺素溶液2ml,加入0.85%生理盐水20ml,即1:10000,放入无菌缸中备用。共60例,均为我院干部病房住院患者,年龄50~65岁,病人的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其中10例病人静点蛇毒抗栓酶,其余均静点扩血管药物(低右,复方丹参、维脑路通)。

    1.2 操作方法

    静脉穿刺部位为双手的手背及前臂皮下的中、小静脉,选择七号头皮针,每人分别用肾上腺素棉球和无菌干棉球压迫针眼各4次,观察并记录针眼的止血时间,同时注意有无血肿和瘀斑。在拔针之时用无菌干棉球蘸少许已配好的药液,轻压针眼部位。

    2 结果

    60名病人经过肾上腺素棉球处理累计240次,平均5~8s达到止血目的,未见任何副作用,无血肿和瘀斑的发生,而采用作为对照的无菌干棉球操作,止血时间明显长于实验组(约20~30s),且时有血肿和瘀斑的发生,肾上腺素组与无菌干棉球组对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极显著,详见附表。

    附表 采用不同干棉球止血效果(±s) 分组

    肾上腺素棉球

    无菌干棉球

    静点扩药

    7.04±3.7

    17.3±13.18

    静点蛇毒抗栓酶

    12.5±3.5

    35.0±15.110

    P<0.01

    3 讨论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血液不断被稀释,可造成局部出血时间延长,如再使用蛇毒抗栓酶类促纤溶药及丹参,低右类的扩血管药,则可使局部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肾上腺素是α、β受体的激动剂,由于血管平滑肌有α和β两类肾上腺能受体,故肾上腺素对血管作用取决于血管平滑肌中α、β受体的分布情况,外周血管通常以α受体占优势,α受体兴奋,就可以使外周血管收缩,从而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通常小动脉和毛细管前扩约肌的α受体远较静脉为高,因此,在全身用药时,往往认为肾上腺素对静脉的收缩作用不甚显著,然而在局部用药时,这种作用就明显地表现出来。有资料表明,在离体环境下,肾上腺素类药物可降低静脉平滑肌细胞膜的静息电位,从而使平滑肌缓慢而持续地收缩。和去甲肾上腺素相比,肾上腺素化学性质稳定,作用强度适中,且无造成局部缺血、坏死之忧虑。通过对60名240例次的临床应用,使用肾上腺素棉球压迫针眼,可以达到快速止血目的,效果可靠,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好方法。

    (1998-10-07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