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种子类 > 草豆蔻
编号:10237877
草豆蔻混淆品云南大草蔻的鉴别
http://www.100md.com 《川北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
     作者:曹阳 白权

    单位:曹 阳 (四川省南充市药品检验所 南充 637000);白 权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草豆蔻;云南大草蔻;鉴别

    川北医学院学报990356 摘 要 本文对草豆蔻的混淆品——云南大草蔻Alpinia blepharocalyx vra.Glabrior进行了原植物、生药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并与草豆蔻作比较,为鉴别两者提供了依据。文中附薄层色谱图1幅。

    文章编号:1005-3697(1999)03-0076-02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是中医常用药物,始载于《名医别录》。《本草纲目》列为草部第十四卷,其味辛、涩,其性温[1]。具有温中、祛寒、行气、燥湿的功能。经现代研究,种子含山姜素(Alpinetin)和小豆蔻明(Cardamonin)[2]
,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作者在南充市和广安地区所辖县、市、区发现有人在药材市场或中药配方部用草豆蔻同属植物的种子团混作草豆蔻入药,给中药材市场造成了极大的混乱。经鉴定,此混淆品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光叶云南草蔻Alpinia blepharocalyx K.Schum.var.glabrior (Hand.-Maxim.)T.L.WU的种子团,俗称云南大草蔻。目前,未见云南大草蔻的鉴别资料报导,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植物形态

    1.1 云南大草蔻系姜科植物光叶云南草蔻A.blepharocalyx K.Schum.var.glabrior (Hand.-Maxim.)T.L.Wu的种子团。为多年生草本,株高1~3m。叶片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45~60cm,宽4~15cm,顶端具短尖头,基部渐狭,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两面均无毛;具柄;叶舌长约6mm,顶端有长柔毛。总状花序下垂,花序轴被粗硬毛;小苞片椭圆形,脆壳质,内包1花蕾,花时脱落;小花梗果时略增长;花萼椭圆形,顶端具3齿,复又一侧开袭至近基部,边缘具睫毛;花冠肉红色,喉部光滑;后方的1枚花冠裂片近圆形,二侧的裂片阔披针形;侧生退化雄蕊钻状;唇瓣卵形,红色;花丝扁平,花药长於花丝;子房长圆形,密被茸毛。果实椭圆形,长约3cm,宽约2cm,被毛;种子团圆球形,表面灰黄色至暗棕色。花期3~7mon,果期4~11mon[3]
, 百拇医药
    1.2 草豆蔻系姜科植物草豆蔻A.katsumedai Hayata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团。其与混淆品的区别是:叶片线状披针形,长50~65cm,宽6~9cm,两边不对称;叶舌外被粗毛。总状花序直立,花萼针状,顶端不规则齿裂;花冠白色,裂片边缘稍内卷,具缘毛;无侧生退化雄蕊;唇瓣三角状卵形,白色,顶端微2裂,具自中央向边缘放射的彩色条纹;腺体长1.5mm;子房卵圆形。果实球形,径约3cm,熟时金黄色,种子团表面灰绿色至褐绿色。花期4~6mon,果期5~6mon[2,3].

    2 药材性状

    2.1 云南大草蔻为类球形种子团,直径9~22mm。表面褐色,中间有黄白色的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数,粘连较紧密,种子团略粗糙。种子为卵圆状多面体,长3~5mm,直径4~6mm,外被棕褐色膜质假种皮,种脊为1条纵沟,深且长,一端有种脐。质硬,将种子沿种脊纵剖两瓣,纵面观呈肾形,种皮沿种脊向内伸入部分约占整个表面积的一半,胚乳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辛,苦味极微。有的种子团果皮尚存。
, 百拇医药
    2.2 草豆蔻与混淆品的区别是:种子团直径15~27mm,表面灰褐色,种子粘连紧密,种子团略光滑,种子直径约3mm,种子沿种脊纵剖面观呈斜心形。气香,味辛,微苦[4]

    3 药材显微特征

    3.1 云南大草蔻种子横切面:假种皮有时残存,为多角形薄壁细胞。种皮表皮细胞无色,长方形,壁较厚;下皮为1~3列薄壁细胞,切向延长呈类长方形;色素层为数列棕色细胞,其间散有类圆形油细胞1~2列,直径约50μm;内种皮为1例栅状石细胞,棕红色,内壁与侧壁极厚,胞腔小,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方晶,偶见细小簇晶。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

    3.2 草豆蔻种子横切面与混淆品的区别是:种皮表皮细胞类圆形,下皮细胞略切向延长,外胚乳细胞含少数细小簇晶[4]

    4 薄层色谱法鉴别
, 百拇医药
    4.1 样品液的制备

    取云南大草蔻粉末1g,加甲醇(试剂分析纯,下同)5ml,置水浴中加热10min,不时振摇,滤过,滤液作供试液1。取草豆蔻(经本所中药室鉴定)粉末1g,用上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3。取出姜素和小豆蔻明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溶液2。

    4.2 展开条件与结果

    取硅胶G(60目,德国产)湿法铺板(10×20cm,厚约3mm),110℃活化30min,取上述3种溶液各10μl,点样。以苯—醋酸乙酯—甲醇(15∶4∶1)为展开剂,上行展开12.8cm(室温16℃,相对湿度75%),取出,晾干,在100℃烘约5min,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草豆蔻色谱中,在与山姜素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浅蓝色荧光斑点(Rf值约0.48);在与小豆蔻明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暗棕褐色斑点。喷三氯化铁乙醇液(1g∶100ml)后,在日光下检视:草豆蔻色谱中,在与小豆蔻明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褐色斑点(Rf值约0.85)。云南大草蔻色谱中,在与山姜素、小豆蔻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未见斑点图1。
, 百拇医药
    图1 云南大草蔻薄层色谱图

    1.云南大草蔻 2.小豆蔻明(上) 山姜素(下)3.草豆蔻

    实验结果表明,云南大草蔻与草豆蔻的药材基原、性状、显微及理化特征均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尤其是草豆蔻中的主要成分山姜素和小豆蔻明,在云南大草蔻中未检出。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云南大草蔻不能混作草豆蔻入药。

    参考文献

    1 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校点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865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黄(下).(缩印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582

    3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16卷2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90

    4 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1995;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212

    (收稿日期:1999-01-03),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种子类 > 草豆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