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川北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37917
脐瘘4例诊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川北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
     作者:刘德普

    单位:南充市第二中医医院外科 南充 637000

    关键词:

    川北医学院学报990370

    文章编号:1005-3697(1999)03—0092—01 中图分类号:R656.33 文献标识码:A

    笔者经手术确诊4例治愈脐瘘,就诊前在外院和其他医生长期以脐炎、息肉误诊、误治。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患儿男,2岁,自出生第10日脐带脱落后,脐部发红,时有少许分泌物,并逐渐长出一似乳头状大小的肿物,淡红色如球状物,偶溢淡黄色分泌物,久治不愈。入院前两天出现腹痛,哭闹不安,腹部拒按,近二日腹痛加剧,出现腹胀,肛门不排气不排便。呕吐二次,神差。近一日脐部包块由红色变为暗红色且干躁。查体:T 37℃,嗜睡,心肺(一)。腹部膨隆,拒触,抵抗感(+)。脐部见约1.2cm×1.2cm×1.2cm暗黑色似乳头样肿物,肝、脾(-),肠鸣亢进。偶闻气过水声。化验:WBC 11.9×109/L,N:0.80,L:0.20。X光:提示肠腔三个液平面。诊断为:肠梗阻。手术见:腹腔内淡黄色渗出液约200ml,小肠肠管明显扩张,在距回盲部约20cm处发现一美克尔氏憩室肠管,长约4cm,无系膜,管径与上下端肠管相近,憩室远端见一细小纤维索带约3cm,直径约为0.3cm,与脐外相通。近端肠管沿憩室和索带扭转720°,索带压迫肠管,闭袢肠管明显扩张和充血。手术:肠扭转复位,楔形切除美克尔氏憩室及索带及脐部外肿物。术后8d拆线切口一期愈合,脐部长平,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例2,男4岁,自出生后12d脐带脱落后出现脐部发红,常溢淡黄色分泌物,约在出生1 mon后,脐部出现指头大小似桑椹状鲜红色肿物,多处诊断为脐炎和炎性息肉反复抗炎,外敷和二次局部手术,切除息肉,治疗未愈。查体:脐部高突约见1.3cm×1.3cm×1.1cm小肿物、色红、中心潮湿,在前病例的启示下,诊断为先天性脐瘘,行手术探查,发现约距回盲部20cm处肠壁上,一纤维索带与脐相通,长约2cm,直径0.3cm,行索带结扎切除和脐孔部“息肉”切除。(术后剖见纤维索带中有针孔大小腔道)术后8d拆线,伤愈出院。

    例3,男4(7)/(12)岁,自出生后15d脐带脱落后脐部长出一小水泡,小泡破后脐部时常潮湿,时有发红,逐渐长出一小乳头状物似樱桃状包块。曾经多个医院检查治疗,均以炎性息肉,消炎、外敷和手术切除息肉三次未愈。查体:脐部见约1.3cm×1.3cm×1.0cm息肉样肿物,色红,少许糜烂,诊断为“先天性脐瘘”。剖腹探查:距回肠25cm处肠系膜对缘,肠壁见约3.0cm,直径0.3cm纤维索带与脐部相连。结扎切除索带远近端和脐部“息肉”切除,术后9d伤愈出院。
, http://www.100md.com
    例4,女18岁,自幼时有脐部潮湿和反复红、肿、糜烂。长期抗炎和局部敷药治疗,愈而复患、弯腰劳作时,脐部潮湿明显,平卧时脐部干躁。查体,脐部隆凸,约0.6cm×0.6cm×0.4cm包块,发红,中央少许糜烂面,探见中央有针头大小的小孔与里相通。用5号去峰针从小孔注入美兰2ml,小便(-),大便(+)。诊断为脐瘘,因某种原因患者未接受手术治疗。

    2 讨 论

    2.1 美克尔氏脐瘘临床少见,未见初例者一般会被误诊,其发生机理为患者在发育过程中卵黄肠管闭合不全,所残留下来的肠管与脐相通的一条卵黄肠管残腔。近端膨大的指状突出部分称为美克尔憩室(如例1),远端吸收不全细小的与脐相通的一段胚胎卵黄肠管畸型,称为纤维索。如果纤维中空闭合不全为有腔纤维素。这条纤维索因管腔狭小细长,故仅有小许肠容物或分泌物由此向脐部溢出,以形成经久不愈的隐性肠瘘(即脐瘘),即本病[1、2]。本组4例皆属此病。
, http://www.100md.com
    2.2 由于脐瘘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肠腔与脐孔相通,脐部被肠容物或分泌物刺激出现脐部炎性肉芽组织增生,形成乳头状或桑椹状肿物,经久不愈,常误诊为炎性息肉。例1腹腔肠管扭转后,纤维索缺血,脐部原鲜红色肿物则改变颜色,说明其循环多随腹腔纤维索而来,因而从局部是无法治愈的。只有通过腹腔手术阻断循环和解除刺激源方能彻底治愈。

    2.3 对本病认识不足,致使4例病人均接受大小医院和多位医生多方面治疗,甚至局部切除达3次未愈。长期误诊误治实为教训。笔者体会,凡脐部自幼就出现的久治不愈的脐炎,息肉,应考虑为本病。

    2.4 本病在诊断上应与脐尿管瘘相鉴别。鉴别方法应为:(1)作美兰试验:采取口服或从脐部注入美兰,如小便(+)为脐尿管瘘。大便(+)为脐瘘。(2)自瘘孔注入造影剂或行排尿性造影,可显示瘘管与膀胱或与肠道相通征象。(3)局部观察:如局部呈现自幼发生,久治不愈息肉样物,可能为脐瘘。湿疹样改变,则可能为脐尿管瘘。

    参考文献

    1 钱礼.腹部外科学.第二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353~354

    2 江绍基.临床胃肠病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614

    (收稿日期:1999-05-2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