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西医学》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41653
37例结肠黑变病临床病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华西医学》 1999年第3期
     作者:马洪升 欧阳钦 张尚福 刘小方

    单位: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成都 610041)

    关键词:

    华西医学990326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D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以下简称MC)是指大肠粘膜内有很多吞噬有脂褐素样物质的巨噬细胞的一种粘膜色素沉着性病变,结肠镜下可见大肠粘膜呈棕褐色或黑色,故尔得名。目前的研究多认为MC与服用泻药,尤其是蒽醌类泻药有较强的相关关系。MC常易伴发结肠肿瘤。现将我院近3年来确诊断为MC的资料完整的37例病例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收集我院1996~1998年结肠镜检诊断为结肠黑变病,同时附有详细的临床资料的病例。提取MC的病理切片,由病理科医师重新读片,以复核后的结果为最终结果。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符合上述条件的结肠黑变病共37例,占同期结肠镜检数的0.37%,其中27例有病理检查结果。男性11例,女性26例,男:女为1∶2.4,年龄25~86岁,平均49.5±14.8岁。就诊时症状见表1。

    表1. MC患者就诊症状 症状

    便秘

    腹泻

    腹痛

    腹胀

    肛门坠胀感

    便血

    其它

    例数
, 百拇医药
    24

    7

    9

    6

    2

    7

    5

    百分数

    66.7%

    18.9%

    24.3%

    16.2%

    5.4%

, 百拇医药     18.9%

    13.5%

    有便秘史者24例(66.7%),病程4月至20年不等,平均5.4年。24例有便秘史的病人均服用过泻药,其中10例服用麻仁润肠丸,3例服用番泻叶,3例服用大黄,2例服用便乃通,其它还有用“三黄片”、“一丸通”、果导等,用药时间1月~10年不等;7例病人(18.9%)有腹泻,其中2例与便秘交替出现;7例有便血(18.9%),主要是大便带血丝或粘液血便;另有1例为肠癌术后病人(术后8月)。

    结肠镜下特点是:近观大肠粘膜呈弥漫性花斑状或鱼鳞状棕褐色或黑色色素沉着,致使整个肠腔变暗,其中全结肠受累者24例,且有由远及近逐渐加深之趋势,以盲肠升结肠最为明显,末段回肠均未见色素沉着;局限于盲肠升结肠者8例;局限于直肠乙状结肠为5例。镜检时发现37例MC中并发息肉者6例,合并直肠癌1例,直肠炎3例。

    病理组织学检查示:27例MC均有不同程度的噬色素巨噬细胞,均可见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浸润,无一例见中性粒细胞浸润,亦未见非典型性增生,5例伴轻度腺体萎缩,伴腺瘤3例(11.1%),伴直肠腺癌1例(3.7%)。铁染色均为阴性。
, 百拇医药
    3 讨论

    1829年Cruveilhier首先描述了这种病变,1857年Virchow将其命名为结肠黑变病,初期认为是黑色素的沉积所致,后经研究证实并非黑色素,而是脂褐素沉积。它可累及整个大肠,包括阑尾,但不累及回肠,其尸检发现率为0.25%~5.3%〔1〕,常见于老年病人,与性别无关。大肠黑变病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研究多认为与长期便秘及服用泻药有关,主要是含有蒽醌类泻剂,如番泻叶、大黄、波希鼠李皮等。

    MC的症状主要有便秘、腹泻、腹痛、腹胀、肛门坠胀等类IBS症状,这些可能与色素沉着性炎症及肠神经系统受刺激有关。本组66.7%的病例有便秘和服用泻药史,lawreme报道大部分病人在发现结肠黑变病之前,每天服泻药至少1年〔2〕。但本组资料显示,只有12例(50%)服用泻药在1年以上,另有12例则不足一年,最短的2例仅服用1月,即检查发现黑变病。本组病人中服用的泻药包括西药(果导等),中药(大黄、番泻叶、三黄片),中成药(麻仁润肠丸,便乃通等),且时间从1月至10年不等。因此,MC的发生主要与服泻药的种类有关,尤其是蒽醌类,本组中服用麻仁润肠丸者最多,其主要成分有麻仁及大黄等,后者亦属蒽醌类药物。至于与服用泻药的时间的关系似不密切,而与个体差异有关。其机制可能与药物的局部刺激有关,亦可能与药物致肠上皮细胞凋亡有关。另外,本组病例中,还有33.3%的病人无便秘或服用泻药史,其病因仍需进一步研究。
, 百拇医药
    MC的病理表现除了见大量巨噬细胞吞噬脂褐素外,还可见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的浸润,很少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说明MC是一种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来国外研究发现,脂褐素是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破碎以后产生的色素,且发现凋亡上皮细胞数量与MC程度呈正相关〔3〕。细胞凋亡的原因不清,可能与药物有关,亦可能与衰老有关。

    对于MC另一令人观注的问题是与肿瘤的关系。国内外很多报道发现MC常伴有结肠癌或腺瘤性息肉。孟茶贵报道20例MC中5例伴结肠癌,达25%,11例伴有结肠息肉〔4〕;郑丽云报道6

    例MC中4例与息肉或肠癌有关〔5〕。本组资料显示27例中1例(3.7%)合并癌,3例伴腺瘤(11.1%),另有1例为肠癌术后病人。Stewart等研究亦发现,MC病人结肠癌发生机率增加,但Nusko报道,在MC病人中,结肠癌的发病率并无增加,但腺瘤是常见的,占53.5%〔6〕。虽然结肠肿瘤与MC的确切因果关系尚不清楚,但MC患者常常伴发腺瘤是众多学者的共同看法,长期反复刺激可能使其发生癌变。因此,对MC患者应定期结肠镜随访,对便秘病人尽量不用蒽醌类泻药,已用者应停止继续使用。
, 百拇医药
    总之,MC是一种与长期便秘及服用泻药有关的色素沉着性疾病,其发生可能与药物或其它原因导致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破碎产生的色素被巨噬细胞吞噬有关,由于其常伴发结肠肿瘤,因此,对MC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预后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4 参考文献

    1 Henning N.Uher die melanosis coli.Z.Gastroenterol 1970;8∶71~74.

    2 Lawrence JB.Abnormalities of defecation.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of the elderly.New york:Raven,1984∶274.

    3 Byers RJ.Marsh P.Parkinson D.et al.Melanosis coli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colonic epithelial apoptosis and not with laxative use Histopathology 1997;30∶160~164.
, 百拇医药
    4 孟茶贵,等:结直肠黑变病的临床及形态学研究—附20例分析。中华消化杂志1989;9(4)∶220。

    5 郑丽云,等:结肠黑变病6例报道。内镜1994;11(5)∶295~297。

    6 Nusko G.Schnerder B.Mutler G et al.Retrospective study on laxative use and melanosis coli as risk factors for colorectal neoplasia.Pharmacology 1993;47 supp(1)∶234~241.

    (收稿日期:1999-05-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