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43598
胶原膜与骨形成蛋白复合物的成骨作用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陈钢 赵士杰 俞光岩 王会信 赵明

    单位:100081 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陈钢、赵士杰、俞光岩);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王会信、赵明)

    关键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990329 我们将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与胶原膜相复合,制得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使其既具有组织引导再生作用,又具有骨诱导作用。以下评价它对大鼠颅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①实验试剂。人重组骨形成蛋白(Rh-BMP-2):利用人的BMP-2成熟肽基因克隆,通过大肠杆菌表达获得。胶原膜: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制,为可吸收性的组织引导再生膜。②Rh-BMP-2与胶原膜复合物(BMP-incorporated membrane, BIM)的制作:Rh-BMP-2溶于尿素溶液中,将胶原膜浸透后对50倍蒸馏水透析,将复合物冻干,消毒备用。小鼠体内埋植实验表明其具有骨诱导活性。③复合物对大鼠颅骨缺损修复的作用:将18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270~320 g)随机分为3组。在每只大鼠的额骨及双侧顶骨各作一个直径5 mm的骨缺损,再将3个骨缺损按不同手术方法随机分为3类。第一类作为对照(对照缺损),不作任何处理;第二类覆盖一个直径6 mm的胶原膜(胶原膜缺损);第三类覆盖一个复合膜(BIM缺损)。分别于术后2、4、6周处死各组动物,4周组动物处死前10天及3天皮下注射盐酸四环素(25 mg/kg体重)。④研究方法:取颅骨标本行X线检查并以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成骨面积百分比。4周组动物的一半标本制作不脱钙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其余标本脱钙后制作序列石蜡切片,进行组织计量学分析。

    2.结果:①X线检查:在各组内,BIM缺损的成骨面积百分比均明显高于胶原膜缺损及对照缺损(P<0.01)。术后6周,BIM缺损组平均成骨面积为75.22%±7.35%,胶原膜缺损组平均成骨面积为23.72%±9.13%,对照缺损组平均成骨面积为13.48%±6.30%。②组织学观察:组织计量学分析表明,各组内BIM缺损的成骨面积均大于胶原膜缺损及对照缺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荧光显微镜观察:BIM缺损的缺损边缘及中心均可见多量矿化组织;胶原膜缺损及对照缺损的矿化仅限于缺损边缘,缺损中央大部分仍为非矿化组织所占据。

    3.结论:①8周龄Wistar大鼠颅骨直径5 mm的骨缺损,很难自行达到骨愈合。②胶原膜与BMP的复合物不但具有机械性的阻挡作用,而且具有骨诱导性,可促进骨愈合。

    (收稿:1998-07-16 修回:1999-02-1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