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急救医学》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49664
12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急救医学》 1999年第3期
     作者:秋爽

    单位:北京铁路总医院急诊科(100038)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由于梗塞范围和累及部位不同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由于梗塞范围和累及部位不同,急性期合并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别较明显。我院收治急性下壁心肌梗塞12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20例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45~81岁,平均63岁。根据临床及心电图表现,将120个病人分成3组:①单纯下壁梗塞组23例(19%);②同时合并其他部位梗塞组35例(29%),其中合并前壁梗塞26例,正后壁7例,前间壁梗塞2例;③下壁梗塞伴胸前导联ST段下降组(>1mm)62例(51.4%)。对3组病人在发病1个月内心力衰竭、休克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进行了比较。

    2 结果

    单纯下壁梗塞组并发症少,极少死亡,临床预后较好。合并其他部位梗塞及伴有ST段下降组则合并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单纯下壁梗塞组。2、3组梗塞面积明显大于1组。而2、3两组的临床统计结果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本文报告的120例下壁AMI的病情及预后与心梗造成心肌受损面积密切相关,合并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与受损心肌的范围成正比,同时合并其它部位梗塞时并发症多、危险性大、预后差。同时,下壁AMI伴胸前导联S-T段下降并发症及死亡率更高。说明了右冠状动脉病变常常合并左冠状动脉病变,这也是诊断左前降支动脉狭窄特异而敏感的指标。下壁心肌梗塞伴胸前导联ST段下降的程度:ST压低>2mm组,心力衰竭、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2mm组。说明ST压低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心梗面积大小和前壁缺血程度。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胸导联ST段压低时间超过1周并不能随STⅡ、ⅢAVF的恢复而恢复的病例较ST段压低<1周,并能够随ST、Ⅱ、Ⅲ、AVF的恢复而恢复的病例并发症和死亡率高。

    此说明,下壁心肌梗塞出现胸导联ST压低时不仅要注重ST段是否压低及压低的程度,而且还要观察ST段压低存在的时间,以及能否随下壁导联ST抬高的恢复而消失。ST压低存在的时间长且不随Ⅱ、ⅢAVF抬高的恢复而消失是提示前壁的损伤和缺血更重要的依据。

    从上可见,下壁心肌梗塞时胸前导联ST段下降已绝非是以往传统认识的所谓“镜影”学说,而是由于同时有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狭窄病变致使前壁心肌缺血、损伤甚或合并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而造成的后果。

    本文中3组病人统计资料表明,下壁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在全PAMI病人中为数较多(46%),而下壁心肌梗塞中又有过半数病人同时合并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且这种病人以及下壁梗塞合并其他部位梗塞的病人在急性期的合并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纯下壁梗塞者,治疗原则应当与多部位梗塞者相同,并加强监护,以期有效预防和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收稿:1998-02-10,修回:1998-11-2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