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52272
《素问.宝命全形论》注释辨难
http://www.100md.com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
     作者:贾成祥 崔应珉 贾秋英 皮理广

    单位:贾成祥 崔应珉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450003);贾秋英 (郑州电力专科学校 河南450004);皮理广 (河南南阳市中医院 河南474400)

    关键词:素问;注释;考据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990304 《素问.宝命全形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论述了宝命全形之道,并具体讨论了利用针刺以宝命全形的方法。然而,由于文字古奥,旨幽趣微,使人难解其意,尤其是其中几个关键处,历来注释大相径庭。今陈管见,以期质疑辨难,就教于大方之家。

    1 “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

    此句旨在说明在具体施治之前必须仔细而全面地诊断,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无误。然而,历来各家对“可玩往来”的理解都不够规范和准确。明代医家吴昆注曰:“往谓病源,来谓变病,言精熟往时之病源与将来之变病,乃可施针于人。”《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郭霭春编著)说:“(往来)与前‘独往独来’相应。是说精熟针道,得心应手,极尽自然之妙的意思。”《医古文》(新编规划教材)注:“往来,指人体经脉气血循环往来的情况。”
, 百拇医药
    以上三说,都游离了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发挥有余而诚信不足。我们认为“往来”实则今言之“往返”、“来去”、“来回”。《周易.系辞上》:“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用的就是此义。具体在本文中,上文说“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外内”犹言“色脉”、“形气”、“形证”,《素问.玉机真藏论》就说“形气相得”。“相得”,指相配,相称,彼此投合、互相联系。所以对《素问.玉机真藏论》“形气相得”马莳注曰:“气盛形盛,气虚形虚,谓之相得。”“外内相得”即色与脉、形与气、形与证、症与证在虚实寒热等方面的相一致和对应。“可玩往来”就是由色诊到脉诊,再由脉诊到色诊;由症状到病证,再由病证到症状;由形到气,再由气到形;由形到证,再由证到形,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翻来复去琢磨玩味其内在联系,使色与脉、形与气、形与证、症与证相参合对照,从而寻找到其一致的根源,不能单凭外在的症状去推断内在的病证,也不能单靠内在的病证去附会外在的症状。只有这样仔细玩味出外与内之间的必然联系,才能确诊疾病,正所谓相得益彰。“可玩往来”,是对“外内相得,无以形先”的进一步论述,“往来”就是指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就是指各个方面的来龙去脉及其相互的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有这样,才是全面而仔细的诊断,也只有这样仔细全面的玩味,才是准确地诊断病情的可靠保障。
, 百拇医药
    2 五虚勿近,五实勿远

    五虚,指五脏正气俱虚;五实,指五脏邪气俱实。杨上善注曰:“此五者虚,勿近泻之;此五者实,勿远而不泻。”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在《玉机真藏论》加按语说:“五实,反映邪气深入而弥漫;五虚,反映五脏之正气皆衰,故都为死证。其转生之机在于:实者邪有去路,虚者正气渐复。”我们认为杨注确有中的之见。近,急也;远,缓也。“五虚勿近,五实勿远”就是说对“五虚”之证,泻下不可过于猛急;对“五实”之证,泻下不可迟缓。然而,有些注家因为程士德之说浅近易懂,而理解为对五虚证不可急于补益,对五实证不要缓于攻泻,却认为杨注违背了“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基本补泻原则。殊不知在《宝命全形论》的前面已经明确指出“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之所共知也……”,“众工所共知”的东西,象杨上善这样的大家也应该更明白,但这里却注以“勿近泻之”,“勿远而不泻”,似乎不应该是一时的疏忽,而是确有深意的。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用药如用兵论》中说:“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威武也。”我们认为对“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这句话的理解,应当参合徐灵胎先生的这段话,把二者融合贯通,或许能达到开启人们耳目以理解杨注的真义之目的。
, http://www.100md.com
    3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经气到来以后,要慎重地把握而不失时机,至于进针的深浅、取穴的远近,都全在医生的心领神会,全靠医生的内心感受去体验,正所谓“运用之妙,在于一心”(汪昂《医方集解.序》),“医之为言意也”(《后汉书.方技列传》),从而要求医生在针刺治疗的具体过程中,要聚精会神,“神无营于众物”。

    然而,自古以来,人们对此句的理解都不尽人意。吴昆注:“肉厚者宜深,内薄者宜浅,秋冬宜深,春夏宜浅,病在筋骨宜深,在经脉皮肤宜浅,穴在四支者为远,穴在腹背者为近,取气一也。”郭霭春说:“无论针刺深浅,无论取穴远近,得气是一样的。”新编规划教材《医古文》注曰:“针刺的穴位有远有近,而留针候气的道理是一样的。”以上三家同出一辙,其不妥之处有四:其一,“深浅在志”中的“在志”没有着落,只注意到了“若一”,而忽略了“在志”。其二,文意不连贯。文中“慎守勿失”是说要在思想上慎重把握,不失时机,“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实际上是对“慎守勿失”的进一步论述,说明如何“慎守勿失”。可是,把“若一”解为“得气是一样的”,“取气一也”,就偏离了这一话题,使经文变得语无伦次。其三,与文法不相符合。“深浅在志,远近若一”,二句对仗工整,若取以上各家之注,则完全破坏了这一工整的对仗结构,大谬对仗之理。其四,在医理上恐怕也难以成立。如果真的“无论针刺深浅,无论取穴远近,得气是一样的”,那么,针刺的手法就没有研究的必要,可以随意乱扎了。象这样以文害辞,因注误经,一字之失,全句为之梗塞。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没有弄明白“若一”的含义。
, 百拇医药
    若,有“顺从”、“按照”的意思。商承祚《殷墟文字类编》:“案:卜辞诸若字象人举手而跽足,乃象诺时巽顺之状,古诺与若为一字,故若字训为顺。古金文若字与此略同。”《尔雅.释言》:“若,顺也。”如《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又《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二年》:“天地垂佑,风雨时若(风调雨顺,风雨如时而至)”。若由“顺从”之义可引申出“遵从”、“由”的意思。如《论衡.祸虚》:“若此言之,颜回不当早夭,盗跖不当全活。”“若此言之”即“由此言之”。据此,则“若”可释为“顺”、“按”、“由”。

    “一”,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它可以指万物的本源——“道”,如《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还可以指人的精神世界,如葛洪《抱朴子.内篇.地真》:“人能守一,一亦守人。”道家学说中通常所说的“守一”、“抱一”、“持一”、“虚一而静”等等,都是讲心灵虚静的原理,庄子更形象地把这一原理描绘成“心虚”,“心虚”也就是“虚一”,“一”就是“心”即人的精神世界,即所谓“一者,心也,意也,志也”。
, 百拇医药
    因此,“若一”就是“由心”,就是根据人的内心感受之意,与前句“在志”的意思完全一致。并且,“深浅在志”和“远近若一”构成互文,根据“据互文以求同义”(《广释词叙》)的原理,也可以看出“若一”和“在志”是同义的,都是“在内心里”的意思。于是,“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解释为“进针的深浅和取穴的远近,全在医生的心里”,正道出了针气和针刺不可言状的玄秘和微妙,同时也说明了针刺取气要靠医生至意深心地去体会和感悟,这正是汉代名医郭玉所说的“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要求医生在留针候气时要并心一志,澄神内视,“无营于众物”。解决了“若一”和“在志”的同义关系,整个句子的含义也就昭然若揭了。

    作者简介:贾成祥,男,36岁,讲师

    (收稿日期:1998-05-0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