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5779
流行性出血热误诊1例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
     作者:罗清逢 高孝慈

    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内科,湛江 524001

    关键词:

    广东医学院学报990451 患者,男,19岁,湛江市某校学生,家住湛江市。最近3月内无外出旅居史。因畏寒发热8d,咳嗽、呕吐、腹痛腹泻2d,拟“上感”收入内科治疗。入院后持续发热,明显右下腹痛,有压痛反跳痛,按“急性阑尾炎”转外科治疗。用庆大、甲硝唑等治疗1d,右下腹痛反跳痛消失,仍有发热,咳白色粘痰,频繁呕吐,呕吐物带少量血丝,排柏油样大便,尿少,胸部出现散在出血点,按“流行性出血热(EHF)”转入我科治疗。体检:T38.6℃,BP26/16kPa,R22/min,P86/min。面潮红,球结膜出血,颜面、软腭、胸背部及上肢有散在出血点,颜面浮肿,心肺无异常,上腹部有压痛,肝脾未触及,腹水征(+),麦氏点无压痛反跳痛,双侧肾区轻度叩击痛,腓肠肌无压痛,无焦痂溃疡。实验室检查:血WBC 4.3×109/L,未见异形淋巴细胞,血小板64×109/L,尿蛋白,RBC3~5/HP,大便潜血,SCr 847μ mol/L,BUN 32.78mmol/L,ALT 138U/L,HBsAg(-),血细菌培养、肥达、外斐反应均(-)。诊断:EHF。转入我科后第2日尿中排膜状物。1999年2月7日(第13病日)送血至省卫生防疫站检查钩端螺旋体显凝试验(ELISA法)(-)、登革热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EHF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1∶160()。经抗病毒、合理的液体疗法,止血、利尿、护肝等治疗,住院27d,痊愈出院。

    讨论:本例畏寒发热起病,相继出现咳嗽,频繁呕吐,腹痛腹泻,排柏油样大便,尿少,尿中排膜状物。体检发现颜面潮红及浮肿,胸背部等多处出现散在出血点,肾区叩击痛,EHF抗体检测为1∶160(),EHF诊断明确。本例误诊原因主要是:(1)湛江地区EHF少见,医生对本病的警惕性不高。1986年高孝慈曾报道粤西地区首例EHF病例[湛江医学院学报,1986,4(1)∶26],经检索本例为粤西地区第2例报道。(2)临床表现不典型。EHF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病人有“三红三痛”、“五期”经过。本例有颜面潮红,球结膜出血以及皮肤粘膜出血点,但没有明显头痛、眼眶痛、腰痛,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伴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以至误诊为“上感”、“阑尾炎”。至第12病日方出现本病特征性表现--尿中排膜状物。病程经过没有明显的低血压休克期。另外,血WBC正常,未见异形淋巴细胞,这在EHF亦少见。通过本例的诊治,我们的体会是:(1)EHF近年有南移趋势,粤西地区鼠类活动频繁,故具备EHF流行的基础和条件。(2)EHF如果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其预后是好的。凡是发热伴有“酒醉样面容”者,接诊医生除了考虑感冒、钩端螺旋体病、立克次体病等常见病外,还应警惕EHF,体检时应注意有无EHF的“三红三痛”,有无肾脏损害表现(蛋白尿、尿中有无膜状物), 血WBC是否增高,有无异形淋巴细胞,以免漏诊误诊,贻误抢救时机。

    收稿日期:1999-05-1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