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文选》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6577
氯胺酮静复全麻用于小儿疝气手术450例体会
http://www.100md.com 《医学文选》 1999年第4期
     作者:江正华

    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545001)

    关键词:

    医学文选990464

    氯胺酮静脉复合全麻用于小儿疝气手术具有操作方便、术中易监测管理,完全满足手术要求,术毕麻醉复苏观察时间短、易醒,我院在450例麻醉中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450例患者ASAⅠ~Ⅱ级,其中男457例、女3例,年龄2.41~9岁,体重11~25kg;斜疝403例,嵌疝47例,均在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腹部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

    1.2 麻醉方法 氯胺+羟丁酸钠,术前30分钟阿托品0.02mg/kg,安定0.01mg/kg肌注。首次量氯胺酮7~9mg/kg肌注,患儿入睡后开通静脉,缓滴羟丁酸钠60~80mg/kg。术中视麻醉深浅间断静推氯胺酮1mg/kg,维持麻醉。麻醉后鼻导管供氧。
, http://www.100md.com
    1.3 麻醉监测 用美国503型血氧饱和浓度监测仪常规监测SPO2,监测部位为手指或脚趾;呼吸监测用听诊器置于胸前听呼吸频率或呼吸音,麻醉药物肌注后由于患儿哭闹及药物作用心率平均较麻醉前上升15%~20%,呼吸频率增快10%。

    2 结 果

    2.1 效果 肌注氯胺酮后2~3min麻醉作用开始出现。静注羟 丁酸钠后麻醉完善时间8~10min,首次用药量至追加用药时间平均为(30±5.6)min。一次注药完成手术占87.3%,需追加药物完成手术占12.7%,手术平均时间为(25±7.2)min。全组麻醉病例均获得满意麻醉效果,麻醉后5分钟P.R均恢复至术前水平,SPO2无变化。

    2.2 不良反应 术中剥离疝囊至内环口处外位结扎时,出现P.R减慢9例,出现恶心5例,呕吐2例。

, 百拇医药     3 讨 论

    氯胺酮静脉复合全麻用于小儿疝气手术,因其具有方法操作简单、易于观察、管理,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苏醒期间患者安静,苏醒后极少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此方法已广泛用于小儿手术麻醉。而且这两种麻醉药按体重用药,麻醉安全系数高、效果好[1]。特别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因其时间短,所需麻醉深度时间亦短,关键在剥离疝囊内环口时需较深麻醉。如麻醉时间掌握好一次用药量即能完成手术。采用其它麻醉方法,术毕苏醒时间长。有报道认为:羟丁酸钠,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麻醉中还不失为其他药物不能代替的一种静脉麻醉方法[2]。羟丁酸钠进入脑后可能转化为子氨基丁酸,可提高神经元抗铁氧/缺铁能力,具有神经保护功能。小儿低氧血症不仅发病率高,且直接威胁着术中、术后安全[3]。而羟丁酸钠具备有麻醉与保护作用。但实施麻醉过程中应注意做好监测SPO2和P.R。麻醉开始前患儿由于恐惧和哭闹不安,极易导致心率增快、呼吸快,造成SPO2骤然降低。围术期必须充分用好术前药,使其达到镇静、安定进入瞌睡状态,减轻应激反应。术中当剥离疝囊 颈的内环口,准备高位结扎时,由于牵拉、剥离刺激作用,如麻醉变浅时患儿极易躁动、挣扎、屏气,会出现心率变慢,SPO2至突然降低至90%~85%,此时应暂停手术操作,如心率、SPO2在极短时间内仍不能恢复则面罩供氧、静注阿托品。呕吐则外引口内呕吐物,有恶心则按压耳垂可获得满意效果。术前应该做好应急物品的准备工作,术中则严密观察病人的SPO2和P.R。
, http://www.100md.com
    本组全部病例采用SPO2作为麻醉及术后监测均获得满意效果。在术中当牵拉反应严重时患儿心率变慢,SPO2降低,SPO2监测仪用于监测仍是一种可靠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尹宁,林桂芳,钱燕宁.氯胺酮和羟丁酸钠对羟丁酸钠离体人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1998,18(10):611

    2 赵 平,聂连之.王莉,等.羟丁酸钠对学龄前儿童静脉滴注氯胺酮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1998,18(9):522~524

    3 张秉钧.小儿麻醉进展.中华麻醉学杂志,1998,18(4):254~25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