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文选》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6643
1例麻风患者误诊为泛发性湿疹
http://www.100md.com 《医学文选》 1999年第4期
     作者:何富强 陈 岳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三医院(南宁市 530021)

    关键词:

    医学文选9904132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9岁。因全身红斑,结节伴痒2月入院。于2月前食海蟹后,全身出现大小不一风团伴痒,不发热,反复搔抓后部分呈结节状,部分溃烂。曾以“神经纤维瘤”住他院治疗2周,全身皮疹溃烂部分消失,但结节无变化,因反复搔抓局部皮肤增厚、肿痛,以面部皮肤为甚。既往体健,否认有麻风接触史。查体:一般情况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双眼睑水肿,睁眼困难,面部红肿,见大量黄豆至蚕豆大小红色结节,四肢、躯干散在暗红色、大小不一斑块,有抓痕,双手大鱼际肌中度挛缩,头发、眉毛稀疏;余无特殊。诊为泛发性湿疹。予以抗炎、抗过敏、激素治疗20天无效,面部结节部分出现溃烂、渗液不止,且结厚血痂。皮疹分泌物及血清镜检见大量抗酸杆菌,病理确诊为麻风(瘤型),转至麻风病院治疗。

    2 讨 论

    麻风是麻风分支杆菌引起的人类慢性肉芽肿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外周神经、眼及上呼吸道粘膜,少数病例可累及深部组织及内脏器官。麻风很少引起死亡,但可导致肢体残跛和畸形,故对个人和社会危害极大。本例2次被误诊,且长达2个月,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询问病史、查体不详细,没注意头发、眉毛稀疏,没有从皮疹的演变规律来考虑诊断;②湿疹的慢性阶段表皮肥厚和苔藓样变与麻风的皮疹相混淆,而本例已出现结节样改变,且双手鱼际肌挛缩是由于典型的外周神经损害所致;③临床医师对麻风病缺乏警惕,对少发病例认识不足。瘤型麻风患者的皮肤、粘膜、淋巴结、外周神经等蕴茂着大量麻风杆菌,是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麻风病潜伏期长,其误诊的发生,对社会人群产生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对可疑麻风病例应及时做粘膜涂片及活检,有条件者应行血清学检查或病理切片,以免误诊和漏诊。,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