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7771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6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周俊华 王明夫 张立国

    单位:周俊华(哈尔滨化工二厂卫生院);王明夫(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张立国(伊春市第二医院)

    关键词:

    黑龙江医学9904114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根据WHO诊断标准确诊,46例糖尿病肾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43~69岁,平均51.2岁。糖尿病病程3~11年,平均6.5年,合并视网膜病变5例。对照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42~72岁,平均53.1岁,糖尿病病程5~10年,平均7.1年,合并视网膜病变8例。两组资料有可比性(P>0.05)。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中药,基本方为太子参25g、黄芪30g、生地、黄精各30g、赤芍15g、丹参20g、益母草20g、白茅根30g。气阴两虚者加党参15g、葛根15g;兼血瘀者加桃仁、红花各10g。1剂/d分两次口服,同时配合西药糖适平(北京第六制药厂生产,每片30mg)。对照组给予糖适平,糖适平在两组中用量个体化,日量30~180mg,以控制空腹血糖在8.3mmol/L以下为准。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症状,尿微量白蛋白,血或尿B2微球蛋白(B2—MG),血肌酐(SCr)等项目的观察。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倦怠乏力、气短懒言、五心烦热、肢体疼痛等)消失或明显改善,尿微量白蛋白、血或尿B2—MG恢复正常或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指超过正常的绝对值);有效:临床症状改善、尿微量白蛋白,血或尿B2—MG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血或尿B2-MG、尿微量白蛋白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 百拇医药
    3.2 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8.26%;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12例,经X2检验,中西医结合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疗法(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r无明显差异,治疗前两组血、尿B2—MG,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值(P均<0.01),治疗组治疗后血,尿B2—MG,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0.001),而对照组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疗后两组间比较,血B2—MG,尿微量白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尿B2—MG未见明显差异。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尿微量白蛋白,血B2—MG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疗法。

    4 讨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多发生于糖尿病的初、中期,病情较轻,尚未发展到阴阳两虚的程度,病机特点以气阴两虚挟瘀为主。故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组方用药,标本同治,虚实兼顾,通补并施。方中黄芪,太子参益气,生地,黄精养阴,丹参,赤芍,益母草等活血,全方补而不滞,祛瘀而不伤正,使气复津生,瘀去血活,标本兼治而获良效。

    本研究观察发现,有视网膜病变的13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尿B2—MG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者(P均<0.05)。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基础是微血管病变,糖尿病眼底血管改变也属于微血管病变,故眼底微血管病变可间接反映肾脏微血管病变情况。因此,对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应列为糖尿病肾病的高危病人,有必要对其认真筛选,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而防止临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出稿日期:1999-01-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