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20790
中心静脉导管在心包积液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
     作者:金普乐 陶仁海 王 敏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科(石家庄050011)

    关键词:心包积液/治疗;导管插入术/方法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990433

    中图号 R542.12

    1991年1月~1998年9月间,我科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内置管,治疗67例心包积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男性43例,女性24例;年龄17~79岁。其中恶性心包积液54例,结核性心包积液10例,化脓性心包积液3例。均经胸部CT、B超或心包积液脱落细胞学及细菌学检查而确诊。

    1.2 心包置管指征:穿刺部位液体厚度>0.6 cm,或出现心包压塞症状,如极度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明显水肿等。

    1.3 器械与方法:中心静脉导管1套,一次性体液引流管和液体收集瓶。根据病情程度,患者取平卧位,半卧位或坐位;由B超引导下用5 ml注射器在穿刺点麻醉并试穿,验证进针方向和深度;试穿成功后,换用带导丝注射器,沿原途径进针,抽出液体后将导丝送入心包5~10 cm,退出引导穿刺针,换用扩皮器扩张胸壁穿刺通道,退出扩皮器,换中心静脉导管,并沿导丝将其送入心包内5~10 cm,抽出导丝,将静脉导管连接到闭式引流瓶。心包积液消失24~48 h后拔出导管。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心包积液消失,3个月内无复发;有效,心包积液减少>60%,3个月内无明显增加;无效,心包积液减少不明显,或3个月内减少后又明显增加。

    2 结果

    2.1 疗效:显效38例,占56.7%;有效26例,占38.8%;无效3例,占4.5%;总有效率95.5%。插管时间5~10 d者34例,占50.7%;11~20 d者22例,占32.8%;>21 d者11例,占16.4%;中位数13 d。心包液体引流量<1 000ml 21例,占31.3%;1 000~2 000 ml 37例,占55.2%;>3 000ml 9例,占13.4%。心脏左缘或心尖部置管41例,占61.1%;心前区14例,占20.8%;心底部9例,占13.4%;剑突下3例,占4.4%。

    2.2 副作用:胸痛13例,占19.4%,出现于心包积液消失后或心包内给药时,多在3 d内消失;室性心率失常3例,占4.4%;心悸气短4例,占5.9%,多因积液引流过快,血容量不足或心包内给药刺激所致;无效病例多因导管阻塞、心包肥厚、心包粘连、积液稠厚、心力衰竭或严重低蛋白血症。

    3 讨论

    心包填塞是内科急症,不及时处理常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证明该法操作简单、易控制引流速度、引流彻底、导管可长期保留、并可根据病情需要心包内给药,是治疗大量心包积液安全可靠的选择方法。

    该法操作中应注意:①心包液稠厚或有血凝块时,应选用较粗导管,甚至心包腔注入尿激酶、肝素、蛋白溶解酶,以便引流彻底。②心包大量积液、心包肥厚时,心包顺应性下降,引流到一定程度后,须采用体位引流或负压吸引。③开始引流时不宜过快,以免心包内压力突然下降,心脏扩张,心力衰竭。④如有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症、严重贫血应及时纠正。

    (1998-11-11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