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误诊误治》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23776
慢性原发性假性小肠梗阻二例误诊
http://www.100md.com 《临床误诊误治》 1999年第4期
     作者:赵海平 黄清秀 王万祥 寿乃延

    单位: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10050]

    关键词:

    临床误诊误治990484 【例1】 男,23岁。因间断性腹胀、腹泻近20年,间断恶心、呕吐、反复发作中下腹隐痛1年余入院。每2~3天排恶臭糊状稀便1次。在本院诊断为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经抗结核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约1个月,症状有所改善出院。1个月后再次发病,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肠梗阻而行阑尾切除、回肠-横结肠吻合术。4个月后再次发生肠梗阻,行剖腹探查、高位空肠悬吊造瘘术。6个月后以不完全性肠梗阻、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再次住本院。查体:营养不良,自动体位,中上腹部膨隆,轻压痛,可见肠型,无蠕动波,持续存在振水音,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血电解质正常。X线钡餐检查:钡剂通过延迟,小肠多处梗阻。住院期间经保守治疗无效,进食后再发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小肠弥漫性扩张及积气、积液,造瘘口处肠粘连,无梗阻,吻合口通畅,肠系膜散在小米粒大结节,胃、十二指肠扩张,结肠无异常。诊断:慢性原发性假性小肠梗阻。术后病理报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未见结核。术后口服西沙必利,肌内注射新斯的明,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及静脉营养支持,症状减轻,出院后继续服药治疗,随访15个月无复发。
, http://www.100md.com
    【例2】 女,26岁。1年前曾诊断精神分裂症(现为恢复期)、溃疡性结肠炎。此次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4年,加重半年入院。查体:营养中等,腹部明显膨隆,以中上腹为重,可见肠型,无明显蠕动波,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有振水音,肠鸣音弱。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及血电解质均正常。X线腹部平片示:低位小肠梗阻。胃肠道X线造影钡剂通过小肠延迟,诊断:慢性结肠炎。临床诊断慢性原发性假性小肠梗阻。经禁食、胃肠减压、清结灌肠,口服西沙必利、肌内注射新斯的明,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等,症状减轻,出院后继续上述治疗,随访13个月无再发。

    小肠假性梗阻于1960年Naish首先报道,1970年Maldonado[1]将原因不明的小肠假性梗阻称为原发性小肠假性梗阻。本病被认为系肠道动力异常导致小肠扩张和排泄缓慢所致[2];1982年张英报道4例原发性小肠假性梗阻[3]。产生原因:小肠平滑肌结构缺陷或代谢异常,如平滑肌肥厚或萎缩变性,被胶原组织所替代。有些小肠结构虽正常,但可能有代谢障碍而导致肠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理上可见到肠壁神经丛数目减少或萎缩,胃肠道激素分泌紊乱。
, 百拇医药
    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死亡率高达33%[1]。此病以青壮年为多,本文2例发病过程中无全身代谢性疾患及化学性刺激因素存在,例1自婴幼儿期开始腹泻及便秘,营养不良,至成人出现肠梗阻,可考虑为散发性小肠假性梗阻。例2成年发病,因早期获得诊断,及时治疗,免去手术之痛苦,因合并有精神分裂症,加重了肠功能紊乱。

    本病临床曾试用过不少药物治疗,如乙酰胆碱、五肽胃泌素、甲氧氯普胺、吲哚美辛、苯丙胺、前列腺素等,效果均欠佳。但禁食、胃肠减压及静脉营养支持,可获得短期疗效。作者对2例病人应用西沙必利、新斯的明、垂体后叶素及静脉营养支持,症状减轻。例1经3次手术才确诊,原因为对本病术前认识不够,而误诊为机械性肠梗阻开腹。例2有了对本病的充分认识,得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免去了手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对于诊断明确,无合并症的病人,可行保守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通过结肠镜减压或清洁灌肠,同时治疗各种合并症。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Maldonado JE.Chronic idiopathic intestinal obstruction.Am J Med,1970,49(2):203

    2 GIBBONS JC.Chronic idiopathic psuedo-obstructive bowel disease.Am J Gastroenterology,1977,73(3):306

    3 张英,吴觉平,张学庸,等.原发性小肠假性梗阻4例报告.中华消化杂志,1982,2(2):82

    (收稿时间1998-12-25 修回时间1999-03-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