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29205
温病战汗与转疟浅析
http://www.100md.com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
     作者:王勇飞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95级研究生 江苏南京 210029

    关键词:温病学;战汗;转疟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990405 摘 要:从病机、症候、治法等方面对温病学中战汗与转疟两概念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战汗与转疟为温病透邪法运用的重要体现。

    中图分类号:R 2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23(1999)04—0018—02

    战汗和转疟,是温病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病理表现。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现就战汗与转疟的机理,及两者在温病治疗中的特殊作用,分析如下:
, 百拇医药
    从病机来看,战汗与转疟两者都是温邪犯于人体,邪正相持,流连于气分,一旦正气振奋,驱邪外达而表现出来的症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首先把战汗作为温病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症状加以阐述,并指出了战汗的病位为“疫邪留于气分”,如“凡疫邪留于气分,解以战汗”,“疫邪先传表,后传里,忽得战汗,经气输泄……”。后世叶天士继承了吴又可的理论,其在《温热论》指出:“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在上条原文中,叶氏又提出了“转疟”的概念,把转疟与战汗并提,指出温邪羁留三焦,可冀战汗与转疟。从论述中可见战汗与转疟病位都在气分,由于气分证包括范围较广,凡不在卫表,又未及营血的病证都属于气分范围,其病理变化所涉及的内在脏腑也较多,如肺、胃、胆、肠等。战汗与转疟又都在邪正相争时出现,故病位和邪正盛衰的判断对把握其病机十分重要。联系各家的论述与临床,战汗虽在气分,然涉及范围较广,而转疟似局限于三焦。一般来说,战汗的病机多为邪气流连气分日久,既不能从外而解,又没有内传营血,这说明正气尚未虚衰,邪正处于相持阶段,一旦体内正气振奋,就有驱邪外出之势,发生剧烈的邪正交争,正气驱邪,力透重围,从而发生战汗。临床上气分证延之日久,发生战汗的确实多见,尤其在湿温、伏暑、暑温等病中。如叶氏医案有“暑热内郁,战汗始解”(《未刻本叶天士医案发微》)的论述。转疟的病机大多为温邪久羁气分,既不外解,又未内传,而留于三焦。三焦属少阳,总司人体气机之升降出入,又为决渎之官,水液运行的通路。温邪久留于三焦,势必引起人体气机郁滞,水道不利,水液潴留而生痰湿,痰湿与温邪互结于三焦,又进一步加重了三焦气机的失调,此时应畅通气机,化湿泄热,方可使三焦之邪转疟外达。临床转疟多见于湿温、暑温兼湿等湿热性疾病中。如叶氏医案有“脉弦,身热从汗泄而解,此属伏湿,恐其转疟。”(《未刻本叶天士医案发微》)的论述。
, 百拇医药
    另外,对于战汗病位,周学海与吴鞠通提出了异议,周学海认为“热邪在气分似不须战,更不须再三战,必邪入营分,方有战汗”,又认为“气分则但汗耳,何以战为?”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下焦篇》指出,邪气久羁而正气已虚,“阴阳互争而战者,欲作战汗也,复脉汤热饮之。”不可否认,周学海与吴鞠通所论述的“邪入营分”、“邪入下焦”而见战汗的情况亦存在,但不能就此而否定“邪气流连于气分”而致战汗,他们所论述的是对战汗认识的补充与完善。

    从症候来看,温邪流连于气分,当有壮热而不恶寒、口渴、溲赤、苔黄、脉洪大有力等气分证候。但是战汗与转疟亦有特殊的症候表现。历代医家对“战汗”前后症状的描述较多。战汗发生之前多有先兆症状。如魏柳洲曰:“脉象忽然双伏或单伏,而四肢厥冷,或爪甲青紫,欲战汗也,宜熟记之。”战汗发生时,有“一战而解”,也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而愈者。”战后有“脉虚软和缓、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叶天士《温热论》),“脉静身凉,烦渴顿除”(吴又可《温疫论》)的佳兆;也有“其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叶天士《温热论》),“战而不汗”,“战而不复,忽痉”(吴又可《温疫论》)的凶兆。转疟病机为邪留三焦,故多见寒热起伏,胸满腹胀,溲短,苔腻等症,其当与伤寒少阳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相区别。其称为转疟,邪正交争,当有寒战发热、汗泄热退等类似疟疾的症候表现,但与疟疾不同,须联系病情与之相鉴别。
, http://www.100md.com
    从治疗来看,战汗与转疟,都为温病经治疗后机体产生的一种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预示着病情向好的方向转变。经众多医家对战汗与转疟的阐述,其含义不再只是机体的一种反应,还被引申为治疗温邪流连于气分的一种方法。对于战汗,叶氏明确指出:“法宜益胃”。后世医家章虚谷认为“益胃”为助胃中水谷之气;王孟英认为腑以通为补,故益胃之意为疏瀹其气机,灌溉汤水;陈光淞提出益胃之法如雪梨浆、五汁饮、桂枝白虎汤等方,热甚者食西瓜,战时饮米汤白水,补其胃气胃阴,其中尤其重视养阴以作汗;凌嘉六则强调益胃法为清凉以养胃液。各家之论各有侧重,临床可相互参照,然王氏之说似更能体现叶氏之意。至于转疟,叶氏提出“分消上下之势”,是因三焦一病则上、中、下三焦气机郁滞,痰湿内阻,故其治要疏导三焦气机的运行,同时泄走郁阻于三焦的痰湿,可用开上、宣中、导下的方法以宣展三焦气机,利湿化痰,从而祛除上中下三焦的病邪。王孟英注曰:“至转疟之机括一言,原指气机通达,病乃化疟,则为邪杀也。从此迎而导之,病自渐愈。”对于邪留三焦所用的方药,叶氏提出了杏、朴、苓等类以及温胆汤,可见所取之方药皆为理气、化痰、利湿之品,但其列举的方药对气滞湿阻三焦较宜。在临床上对邪留三焦证的治疗要分析是热重还是湿重,是以气滞为主,还是以湿阻为主,病变偏上、偏中,还是偏下,依证变法治之,即叶氏所谓“随证变法”,方可使邪随战汗或转疟而出。叶氏在治暑湿弥漫三焦证时对此多有体现,可细细体会。
, 百拇医药
    另外,不管是“益胃”还是“分消上下”,更重要的是叶氏揭示了温邪羁留于气分,并非只有清法、攻法、下法。只要抓住病机,对证治疗,亦可使温邪外达而解。叶氏指出战汗机理为“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在对转疟的治疗中又强调“分消上下”以宣展三焦气机,可见在不同证候中战汗与转疟的治法虽有不同,然都以宣通气机,透邪外达为目的,深谙温病透邪法之意。邪气外达,都有一定的征兆,或从战汗而出,或从转疟而解,临床因病邪、体质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叶氏对战汗或转疟的论述,提示了需对疾病仔细观察,要善于把握疾病的微小变化,对疾病的转归作出正确的判断。但并非所有的病邪外达时都表现为战汗或转疟,临床须灵活把握。

    战汗与转疟,表明疾病可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治疗中切不可坐等战汗或转疟,而贻误时机,致病情突变;亦不能一味的追求战汗与转疟,盲目运用发汗、提疟之法。根本在于要抓住病机,随证变法,及时治疗。不理解战汗与转疟的实质,必会犯各种错误。王孟英在注解叶氏原文时即指出了滥用提疟的危害性:“奈近日市医,既不知温热为何病,柴、葛、羌、防随手浪用,且告病家曰:须服几剂柴胡,提而为疟,庶无变端。病家闻之,无不乐从,虽至危殆,犹曰提疟不成,病是犯真,故病家死而无怨,医家误而不悔,彼此梦梦,亦可慨也夫。”

    (本文得到导师杨进教授的指导、修改,特致谢)

    (收稿日期:1998—02—2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