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38475
肝细胞性黄疸超声检查时胆囊声像图表现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李继佳 李 兵

    单位: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408300)

    关键词:

    重庆医学990457 B超诊断应用于临床以来,对黄疸的区分(梗阻性、非梗阻性以及梗阻的部位)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然而肝细胞性黄疸时胆囊声像图的变化却少有报道。我院1996年9月~1998年10月对68例急黄肝病人(排除胆囊炎、胆石症)在住院期间进行肝胆超声观察,发现急黄肝病人的胆囊壁多有不同程度的增厚,绝大部分胆囊腔缩小,极少部分胆囊腔增大,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68例均为临床确诊的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除外梗阻性黄疸,入院时接受B超检查,治疗25~30天后重复B超观察,68例中男性46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28岁。

    1.2 检查方法

    使用仪器:日产岛津SDL-32型,常规空腹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多切面观察胆囊形态大小,特别是胆囊壁的厚度及光滑度,胆囊腔内有无异常回声,肝内外胆管有无梗阻扩张,并作记录。

    2 结 果

    68例中胆囊壁增厚59例,占86.6%,其中胆囊壁0.3~0.4cm18例,0.5~0.6cm31例,0.7cm以上或成双线形10例;胆囊腔增大6例,占8.8%(胆囊长轴大于7.0cm,宽大于4.0cm)其余病例胆囊腔都明显小于正常值,且腔内胆汁透声性差,多见悬浮之强光点,有的几乎充满胆囊腔。

    3 讨 论

    3.1 复习文献资料,肝胆系统均由胚胎中的肝憩室分化而构成。当肝炎病毒侵犯肝细胞时亦侵犯胆管上皮细胞,合成蛋白和胆碱发生障碍,胆汁不能平常排泄;当肝细胞受损时,溶质泵失能(K+Na+)ATP酶活性降低导致水盐被胆囊壁吸收,使之水肿充血而增厚,渗出增多,胆汁浓缩致使胆囊腔变小,B超检查透声亦差,这可能为急黄肝时胆囊发生改变的病理基础。

    3.2 68例急黄肝患者,以病史、体征、肝功化验B超检查中发现,消化道症状、黄疸越重,肝功能损害越重者,B超检查时发现胆囊壁增厚也越重,有的呈双线形,“壁三层”且伴有腹水,胆汁的透声度也越差。在治疗过程中,消化道症状、黄疸、肝功能恢复越好,B超检查时胆囊的声像图改变恢复亦越好,这可作判断治疗反应和推测预后的依据之一。

    3.3 肝细胞性黄疸的胆囊声像图改变应与胆囊癌认真鉴别,在胆囊癌的四种声像中,以胆囊实体样改变最为常见,胆囊腔形态不规则,失去正常的长茄形或梨形图像,胆囊壁厚薄不均匀,其增厚部的后部多有声衰减,且胆囊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而B超检查胆囊的活动度差,当胆囊癌发生黄疸时,常伴有肝内胆管扩张。胆囊腺肌症的胆囊壁有增厚,但多呈对称性,且增厚的胆囊内呈有圆形或椭圆形小的液性暗区。急黄肝在B超检查的胆囊则无上述表现。以资鉴别。,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