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43647
第二届中国国际暨全国第五届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纪要
http://www.100md.com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

    单位:

    关键词:

    第二届中国国际暨全国第五届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纪要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 1998年11月6~9日 1998年11月6~9日,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学组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暨全国第五届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有2项内容,一是学术交流;二是正式成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来自美国、日本、荷兰、英国、新加坡、德国、韩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及中国台湾地区等9个国家及地区的61位代表及大陆29个省市的代表共450余名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王大章教授致开幕词。邱蔚六主任委员代表新一届中华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张震康会长代表中华口腔医学会、Helfrick秘书长代表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作了重要讲话。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后举行了为期3天的国际学术交流。
, 百拇医药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784篇,并特邀国内外著名专家专题报告。767篇论文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交流。

    1.肿瘤: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特别是已累及颅底的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应用颅颌面联合根治术获得了良好的结果,其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48.8%、35.1%、20.0%。采用血管化复合组织瓣即刻修复颅内外缺损,解决了颅底缺损的修复问题,可使患者术后外形、功能得到改善,提高生存质量。在传统根治性颈清扫术基础上保留颈神经丛斜方肌分支或采用颈丛肩胛提肌支与副神经移位吻合以改善术后肩功能的临床研究也获得了初步的成果。

    在恶性肿瘤化疗方面,采用四唑蓝快速比色法进行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后,再采用单一或联合用药用于临床病例,其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临床相关性。在给药途径上,采用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和载有抗癌药物的磁微粒在外加磁场控制下体外诱导靶向治疗恶性肿瘤,既提高了局部靶器官内的化疗药物浓度,也降低了药物在全身脏器内的分布,从而减少了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 http://www.100md.com
    应用肺高转移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M的体外研究证实,阿司匹林有可能降低腺样囊性癌的肺转移。

    在基础研究方面,通过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研究发现一些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产物与人类口腔鳞癌及涎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有关。如:p53基因突变和涎腺恶性肿瘤、口腔鳞癌的发生、形成、分化及预后有关;转移抑制基因nm23高表达者口腔鳞癌、腺样囊性癌的远处转移率较低,可作为预测肿瘤预后的指标。此外还有p185、蛋白激酶C、层粘连蛋白等方面的研究。继ACC-M之后,我国又建成一株高转移潜能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LM),为今后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2.正颌外科: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在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已应用于临床,利用骨牵引器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所致小下颌畸形、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偏侧颜面发育不全等畸形,为牙颌面畸形提供了又一新的矫治方法。比较手术前后X线片气道测量及睡眠监测结果,显示关节成形术同时行正颌手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能使功能与外形同期改善,效果令人满意。但就正颌手术是否对颞下颌关节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是否会诱发、加重颞下颌关节病变,或改善已有颞下颌关节症状以及正颌手术过程中如何控制髁突位置意见尚不一致。
, http://www.100md.com
    3.种植外科:如何提高种植修复的长期效果是同行们共同关心的问题。种植骨量不足可导致种植钉无法植入或种植远期效果不佳。根据种植区域不同可采用上颌窦提升、骨再生引导膜技术、骨挤压技术、植骨术等多种方式恢复牙槽突的三维骨量,从而可保证种植体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及良好的远期效果。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同时重建良好的口腔功能,在血管化或非血管化骨移植时均可同期植入种植体,实验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发现血管化骨移植中,种植体与骨结合的时间和强度均优于非血管化骨移植。非血管化骨移植中种植体与骨结合优劣受移植骨离体时间长短、受植床的血供、手术创伤大小、移植骨塑形合理与否和种植技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4.颞下颌关节:在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基础上,提出TMD发病的四联因素:①关节内微小创伤;②免疫因素;③心理社会因素;④解剖结构因素。并提出四联因素相互作用的发病机制及相应的防治原则。近年来治疗性关节镜外科发展较快,不但能在关节镜下进行粘连松解、削刨术等治疗;还可行关节盘复位缝合固定术;并建立了经关节镜行软骨、骨松质移植的手术模型。人工三维可调式髁突下颌骨假体以及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培养髁突成功对今后重建颞下颌关节功能、治疗骨关节病提供了应用和研究方向。
, 百拇医药
    5.唇腭裂:腭裂患者的中耳疾患及听力损害已引起重视。研究表明:早期修复腭裂有利于恢复正常的中耳功能;一旦发现患有分泌性中耳炎,应尽早行鼓膜切开置管术解除中耳积液,恢复听力,对日后语言发育十分重要。腭裂术后患者语音功能评价已进入声学分析手段,并与传统的主观判听进行相关性研究,有助于客观诊断各类语音障碍;同时,鼻咽纤维内窥镜这一检测手段已开始试用于生物反馈性腭咽功能训练。对唇腭裂患者的牙弓形态不良、上颌骨发育不足,通过口内固定矫治器、颌骨前牵引等正畸技术进行早期颌骨诱导生长和矫治,减少了成年后严重的牙弓及颌面部畸形,减小了正颌手术难度,甚至可望避免正颌外科治疗。

    6.修复重建:因肿瘤、感染、损伤等原因导致的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各类自体皮瓣、肌皮瓣、骨肌(皮)瓣仍是主要修复手段,以恢复功能及外形,提高生存质量。动物实验证实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瓣移植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排斥反应和强有力的抗感染措施对移植物的存活非常重要。以BMP为主体,与其他材料(胶原、珊瑚、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等)形成的复合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诱导新骨形成作用,为修复颌面部不同类型骨缺损奠定了基础。

    7.损伤:髁突骨折用颌间牵引法可暂时恢复咬合关系,但不能使已移位的髁突复位。临床上应根据髁突骨折的部位、骨折线走向、移位程度、有无功能障碍决定是否手术治疗及术式。

    8.神经:CT定位射频温控治疗三叉神经痛可客观、准确地显示穿刺针的位置,解决了以往治疗中的定位难、穿刺失败、进针深度不明等问题,大大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收稿:1999-01-18)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