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51558
医源性化脓性腰椎间盘炎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李松强

    单位:浙江省丽水地区医院骨科 浙江 丽水 323000

    关键词:

    中国中医骨伤科990408 中图分类法:R68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205(1999)04-0023-02

    医源性化脓性腰椎间盘炎是腰部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的严重并发症。但通过正确处理预后良好。现将3例病人报道如下。

    例1,钭某,男,31岁。农民,1995年1月6日抬送入院。住院号码:12437。患者于40余天前因急性阑尾炎而在当地医院就诊,腰麻下作阑尾切除术。经了解该医院手术室设备简陋,手术时患者家属亦在场,腰穿消毒仅以75%酒精涂擦局部,未正规铺巾。手术及麻醉医师为同一人。手术后第1天腹部情况稳定,但是腰痛、头痛剧烈,发热,体温39°C。1周后转进我院。检查:脑脊液WBC:2400/m3,蛋白100mg/L,血象23000/m3。诊断:化脓性脑脊膜炎。经3周抗炎治疗后,体温正常,头痛缓解。腰痛仍明显。不能坐立及下地行走。我科会诊时检查:体温37°C,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6/70mmHg。神志清楚,心肺听诊无殊,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腰3-4棘突压痛及叩击痛,翻身困难,腰部无红热,无包块,两下肢肌力和感觉正常。血象:WBC18800/m3,N80%,血沉40mm/h,脑脊液化验正常。X线示:腰3-4椎间隙狭窄,椎体边缘欠光整,椎体稍变扁。CT:腰3-4椎体相邻面骨质虫蚀样破坏,边界不清,椎旁有环状阴影,双侧腰大肌脂肪阴影消失。诊断:化脓性椎间盘炎伴椎体累及。1995年1月18日,在全麻下经前路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融合术。手术所见:腰3-4椎间盘破坏,有坏死组织,局部少许脓液,相邻骨质虫蚀样破坏,有骨膜反应及骨痂。手术病理报告:化脓性椎间盘炎。手术后抗炎治疗,卧床休息3个月,已能下地行走。X线示:腰3-4椎间已骨性融合。术后1年随访患者能参加体力劳动,无腰痛及下肢放射痛。
, http://www.100md.com
    例2,梅某,男,46岁,干部,1994年1月7日抬送入院。住院号码105051。患者于20余天前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当地医院作髓核摘除术,手术后未放置引流管。手术后腿痛好转,腰痛仍然明显。手术后1周停用抗菌素。手术后10天始发腰痛加重,伴畏寒发热,体温39°C左右,“检查”发现:腰部切口处红、热、肿、触及波动感。而切排引流、加强抗炎治疗10余天稍好转,患者家属要求转我院进一步治疗。体检:体温37.7°C,脉搏8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0/80mmHg。面色苍白,口唇淡红,精神软弱。心肺听依无殊,肝脾肋下未触及。腰部切口周围肿胀轻度红热,压痛及叩击痛,两下肢放射痛。翻身困难,两下肢直腿抬高试验45°。化验报告:血常规Hb10.1,WBC10.5×109/L,N79%;血沉46mm/h;肝功能ALT115IU/L,GGTP360.2IU/L。引流液检查:脓球(++++);细菌培养(-)。X-ray:腰2-3椎间狭窄,边缘骨质破坏。入院诊断:局部血肿感染致化脓性腰椎间盘炎。经清创缝合、局部抗菌素盐水持续灌洗引流,静脉输注洁霉素,灭滴灵等治疗5周后病情逐渐稳定,8周后体温正常,局部无脓液,创口愈合。3个月后复查:患者仍然腰痛伴下肢轻度放射痛,不能下地行走。1年后随访:患者能行走,但腰痛明显,不能久坐久行及参加体力劳动。X线示:腰2-3椎间隙狭窄伴骨质增生,但未完全融合,可见透亮线。
, 百拇医药
    例3,李某,女,44岁,农民,1994年1月29日抬送入院。住院号码10920。患者于2个月前腰椎间盘突出症L4-5(左),在某医院行髓核摘除术,术后腰腿痛稍缓解,但腰痛仍然。3周后腰痛加重,但无畏寒发热,伴左下肢放射痛,灼热样疼痛。但无畏寒发热。经抗炎及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下地行走及起坐困难,影响夜间睡眠。入院检查:慢性痛苦面容,面色苍白,精神软弱,脊柱无畸形。腰部手术切口处压痛、叩击痛,伴左下肢放射痛。局部无红、热、肿。血象正常,血沉38mm/h,X-ray:腰4-5椎间隙狭窄,椎体缘骨质破坏。CT:腰4-5椎间盘破坏,椎体边缘骨质虫蚀样破坏。诊断:腰4-5化脓性椎间盘炎。经皮穿刺椎间盘抽吸术后,抽吸出少许脓液及肉芽样物。病理:肉芽为化脓性炎症。手术后腰腿痛症状减轻。又经3周抗炎治疗,腰痛缓解,无下肢放射痛。3个月后下地行走,尚有腰部酸痛。随访2年仍有慢性腰痛,弯腰困难,不能参加体力劳动。X-ray:腰4-5椎间隙狭窄,局部骨质增生明显,但没有完全骨性融合。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1 诊断 手术后椎间盘炎的病因有多种说法,如细菌感染、反应性等等。本文3例病人,1例伴有化脓性脑脊膜炎,而且肉眼病理:椎间盘坏死,有少许脓液;1例伴有畏寒发热,腰部切排时有大量脓液,化验检查脓球(++++),椎间盘炎不在手术平面;1例经皮穿刺抽吸有少许脓液及小量肉芽组织。病理检查:2例化脓性炎症,1例大量脓液细菌培养虽无细菌生长,本人认为与细菌感染有关。而且3例均与医源操作时没有按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有关。至于细菌培养阴性可能与长期应用大量抗菌素后才细菌培养有关。本组3例病人均使用抗菌素如:先锋霉素、青霉素,菌必治,灭滴灵等。

    2 治疗 抗炎、支持、对症治疗是必要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有待进一步探讨。有人认为该病只要通过保守治疗,椎间隙融合后可治愈。本文2例保守治疗,随访发现,骨质增生明显,椎间隙狭窄但尚有一条线未融合。可能与坏死椎间盘不能完全吸收有关。故作者认为条件许可情况下行病灶清除,同时取髂骨植骨融合,手术中可在局部放置有效抗菌素,既有利于炎症早期控制,亦有利骨生长及融合。但因病例较少,尚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3 预防 医源化脓性椎间盘炎是腰部外科操作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对病人造成比原发病更严重的影响,治疗亦较为辣手,可能造成残疾。因此更应注重预防。关键是严格掌握各项外科无菌操作规范。1例有明显无菌操作缺陷;1例手术后血肿感染;1例手术操作间隙感染。可能均与无菌操作不严格有关。因此在手术操作相关的各方面如空气消毒、手术器械消毒、手术者双手和病人手术区域消毒、病室环境及流动人员的控制等等均应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执行。这对预防医源性化脓性椎间盘炎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李松强(1958-),男(汉族),浙江人,副主任医师,学士学位。

    收稿日期:1999-09-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