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果实类 > 连翘
编号:10251633
密腺小连翘的分泌结构研究密
http://www.100md.com 《中草药》 1999年第4期
     作者:吕洪飞 刘文哲 胡正海

    单位:吕洪飞 浙江师范大学生物系(金华 321004);刘文哲 胡正海 西北大学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密腺小连翘;分泌结构;金丝桃素

    990426摘 要 密腺小连翘的主要药用成分由其分泌结构产生和贮存。各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表明:其分泌结构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分分泌细胞团和分泌囊(道)两类,前者含金丝桃素等,后者含挥发油,并指出了两类分泌结构在各器官的分布位置和密度,为此种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Studies on the Secretory Structures in

    Seniawin St. John'swort (Hypericum seniawinii)
, http://www.100md.com
    Lü Hongfei,Liu Wenzhe and Hu Zhenghai

    (Biology Department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21004)

    Abstract The main medicinal components of Hypericum seniawinii Maxim., hypericin and volatile oil were produced by and stored in the secretory structures of the plant. Anatomical studies on its organs showed that hypericin was secreted and stored in its secretory nodule, while the volatile oil was produced and stored in its secretory cavity (canal).Their respective location and densities were pointed out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this medicinal plant.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Hypericum seniawinii Maxim. secretory structures hypericin

    金丝桃属(Hypericum L.)植物我国约有55种8亚种,其中约有1/3的种类在民间用于治疗多种疾病[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属植物所含的金丝桃素具有抗抑郁[2、3],抑制中枢神经[4],抗病毒[5]和增强免疫功能[6],而所含的黄酮、黄酮醇和黄烷醇类则具有抗炎、抗病毒、收敛止血、止泻等功能[7],从而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据报道该属植物的分泌结构是药用成分的主要分部部位,其金丝桃素存在于分泌细胞团内[8]。关于该属植物的分泌结构,国外仅对个别种的叶中分泌结构有过报道[9],尚未见系统研究。密腺小连翘H. seniawinii Maxim.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民间长期用于调经和消肿解毒等。我们对其分泌结构的类型、各器官中的分布和密度等进行系统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此类药用植物提供依据。
, 百拇医药
    1 材料和方法

    实验材料密腺小连翘的根、茎、叶、花(花萼、花瓣、花药、花丝)和果实等采自浙江省金华市双龙风景区内。

    1.1 透明材料及FAA固定材料观察:取植株中部的成熟叶片及苞片的花萼用5% NaOH水溶液60°C透明1.3 h,清水冲洗;取FAA固定的花瓣,用1%番红染色,甘油胶封片。日本产Olympus 显微镜观察并摄影。直径和密度测量都以10片叶的平均值计。

    1.2 石蜡切片:取各种器官,分割成0.2~0.5 cm大小的小块或小段,用FAA固定,酒精系列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厚度6 μm ,番红-固绿染色。Olympus显微观察并摄影。

    1.3 组织化学试验:徒手切片分别用苏丹黑和5% NaOH溶液染色,Olympus显微镜观察。

    2 结果
, 百拇医药
    根据密腺小连翘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的纵、横切片观察,其各类器官中都存在分泌囊(道),而叶、苞片、花萼、花瓣及雄蕊的花药中,除具有分泌囊(道)外,还存在分泌细胞团。分泌囊在纵、横切片上都呈近圆形,其结构为数个上皮细胞包围着中央的腔隙,其外有1~3层鞘细胞包围(图1-1),有的缺鞘细胞,此外,还可见其分泌腔呈长形管道(图1-2,3)。分泌细胞团的结构也由1~3 层鞘细胞包围,但其内为呈圆形的一团分泌细胞,分泌细胞间未形成腔道(图1-1,4)。上述二类分泌结构在透明的成熟叶片上可见,分泌囊(道)呈透明的腺点或管道,而分泌细胞团则呈红黑色腺点。其切片经组织化学染色,分泌囊(道)被苏丹黑染为灰黑色[10],而分泌细胞团则不着色;5% NaOH溶液试验,分泌细胞团所含红色内含物转变为绿色[10],而分泌囊(道)的内容物颜色变化,以上试验结果表明,两类分泌结构产生和贮存的分泌物的化学成分不同。
, 百拇医药
    1-叶的分泌囊(C)和分泌细胞团(N) 2-茎的长形分泌管道(↑) 3-叶腺的分泌道(↑所指为上皮细胞) 4-叶中分泌细胞团(↑所指为鞘细胞) 5-叶片的分泌细胞团(左↑)和分泌囊(右↑) 6-花萼的分泌细胞团(左↑)和分泌囊及分泌道(右↑) 7-花瓣中的分泌道(左↑)及其韧皮部中的分泌道(右↑) 8-花瓣的分泌细胞团(右↑)和分泌道(左↑) 9-果皮的分泌道(左↑)及其韧皮部分泌道(右↑) 10-花药的分泌细胞团

    C-分泌囊(道) N-分泌细胞团 E-表皮细胞 X-木质部 P-韧皮部

    图1 密腺小连翘的分泌结构类型及其分布散生于整个叶片,分布

    分泌囊(道)和分泌细胞团在各类器官中的分布和数量分别如下:

    2.1 叶:叶片内存在两类分泌结构。分泌囊密度为14.9 个/(毫米)2,分泌腔直径为70~120 μm,上皮细胞6~9 个,鞘细胞1~2 层:分泌道存在于叶脉的韧皮部内,直径为10~25 μm,上皮细胞4~5 个,无鞘细胞。分泌细胞团分布在叶缘的海绵组织内,它们的间距平均为0.65 mm,直径为55~90μm,鞘细胞1~3 层,其中位于叶片基部的分泌细胞团微突出叶缘(图1-5)。
, 百拇医药
    2.2 苞片和花萼:苞片中具有分泌道和分泌细胞团。分泌道分布于苞片中部,成二列位于主脉两侧。分泌细胞团仅分布于苞片边缘。

    花萼内也存在分泌囊(道)和分泌细胞团。分泌囊分布于近边缘或萼片的上半部,分泌道 则分布于萼片中间,分泌腔直径为20~50μm,上皮细胞4~6 个,鞘细胞1层;而韧皮部中分泌道直径为10~20μm,上皮细胞4个,无鞘细胞。分泌细胞团主要分布于萼片中上部的边缘,直径为60~90μm,鞘细胞1~2 层,在其基部偶见有突出萼缘的分泌细胞团(图1-6)。

    2.3 花瓣:花瓣中也存在这两类分泌结构。分泌道分布于脉间的近下表皮处,其分泌腔直径为15~40 μm,而分布于韧皮部中的分泌道直径为10~15 μm。分泌细胞团主要分布在花瓣的上部边缘,多数突出边缘,直径为50~70μm,鞘细胞1层(图1-8)。

    2.4 果实:果皮内密布有分泌道(囊),横切面上排成一轮,分泌腔直径为30~65 μm,腔间距为105 μm,而韧皮部的分泌道的腔径为20~50 μm,两者的上皮细胞均为4个,无鞘细胞(图1-9)。其花柱外表分布有少数的分泌细胞团。
, 百拇医药
    2.5 茎、根、花丝,花药:茎、根、花丝的韧皮部中均具分泌道(图1-2),花药具分泌细胞团,直径为50~120 μm,位于药隔上方(图1-10)。

    3 总结和讨论

    根据我们的观察,密腺小连翘体内的分泌结构,按其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分泌细胞团和分泌囊(道)两类。据研究报道,其金丝桃素主要由分泌细胞团产生和贮存[8],而分泌囊(道)则产生和贮存挥发油。用苏丹黑,5% NaOH二种组织化学试验[10]也表明,分泌细胞团中贮存萘骈二蒽酮类物质,而分泌囊(道)内贮存脂类物质。

    两类分泌结构在密腺小连翘的各器官中的分布和数量的观察统计表明,其分泌细胞囊(道)分布于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主要存在于维管束的韧皮部内。其分泌细胞团仅分布于叶、苞片、花萼、花瓣和雄蕊的花药等叶性器官中,多存在于上述叶性器官边缘的薄壁组织内。其中,叶片数量最多,花瓣次之,苞片和花萼较少,而每个花药中仅一个。关于上述结构特点,在该属贯叶连翘H.balearicum L.的叶和花瓣的解剖研究中曾有报道[9]。但是,该属同组的元宝草H.samasonii Hance、小连翘H.erectum Thumb.ex Murray,赶山鞭H.attenuatum Choisy等我国常见种类,仅见在分类特征描述中简要提到,尚未见有关分泌结构的系统报道。
, 百拇医药
    近年来,由于金丝桃素的制剂在临床上对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2~7],从而对此类药用植物的需求量日增。目前,其原料植物主要为贯叶连翘,而对该属的其它种类资源缺乏研究开发。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为开发金丝桃素的新资源以及确定合适的采收部位和采收期,保证药用植物资源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Address:Lu Hongfei,Department of Biology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 ,Jinhua

    吕洪飞 男,35岁,副教授。1986年大学毕业,获植物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植物解剖学研究,曾参加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科研基金项目多项,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篇为EL索引,2篇为BA索引。其中2篇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参 考 文 献
, http://www.100md.com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50(2).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

    2 Muldner Von H,et al.Arzneim Forsch,1984,34(8):918

    3 Linde K,et al.British Med J,1996,313(7052):253

    4 Suzuki O,et al.Planta Med,1984,50(3):272

    5 Okpanyi SN,et al.Arzneim Forsch,1987,37(1):10

    6 Evstifeeva TA,et al.Eksperimental'naya Klinicheskaya Farmako logiya,1996,59(1):51

    7 Berghofer R,et al.Planta Med,1984,50(3):258

    8 Cellarova E,et al.Acta Biotechnol,1994,14(3):267

    9 Curtis JD,et al.New Phytol,1990,114:571

    10 肖崇厚,等主编.中药化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5

    (1998-11-23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