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52290
益肝胶囊治疗血瘀脾虚型慢性肝纤维化60例*
http://www.100md.com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
     作者:冀爱英

    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450000

    关键词:益肝胶囊;慢性肝纤维化;疏肝活血;健脾益气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990425 慢性肝炎发病率近几年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药物和方法,笔者自1996年起用益肝胶囊治疗慢性肝纤维化,现将临床初步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选病例共90例,均为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A级)患者。诊断标准参照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1]。采用单盲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男46例,女14例,男女之比3.3∶1;年龄19~65岁;病程2~10年。对照组30例,男23例,女7例;男女之比为3.3∶1;年龄20~66岁;病程2~8年。
, 百拇医药
    1.2 证型诊断

    参照“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血瘀脾虚型主要症状:①右胁痛有定处,面色晦暗;②乏力,大便溏;③舌质暗淡,边有齿痕。次要症状:①腹胀,纳差;②皮肤蛛丝纹缕;③肝脾肿大。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益肝胶囊(本院制剂室生产),每次4粒,3次/d;对照组口服大黄(庶)/(虫)虫丸(广东阳江制药厂,批号:970101)每次5g,2次/d,均2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在治疗期间,根据病情配合抗病毒药物,基础护肝药,如肝泰乐、维生素C、维生素K、强力宁等药。

    1.4 观察内容

    ①密切观察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②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包括白/球蛋白比例(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红素(SB)、尿素氮(BUN)、血肌酐(Cr),病毒标志物如乙肝5项及抗-HCV(丙肝抗体);③肝纤维化血清学检测(放免法):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B超。每半月检查1次。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肝纤维化指标降至正常或明显下降,肝功能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肝纤维化程度下降,肝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无变化。

    2.2 临床总体疗效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组 别

    例数

    显效

    好转

    无效

, http://www.100md.com     总有效率

    例

    %

    例

    %

    例

    %

    例

    %

    治疗组

    60

    28

    46.7

    27
, 百拇医药
    45.0

    5

    8.3

    55

    91.7**

    对照组

    30

    7

    23.3

    9

    30.0

    14

    46.7
, 百拇医药
    16

    53.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 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s) 项 目

    治疗组(n=60)

    对照组(n=30)

    治疗前

    治疗后
, http://www.100md.com
    治疗前

    治疗后

    ALT/U/L

    82.50±31.36

    35.40± 8.10**△△

    81.42±32.91

    56.23±11.45

    SB/μmol/L

    25.10± 4.92

    16.00± 3.27*△

    24.83± 2.10
, http://www.100md.com
    19.33± 3.10

    PCⅢ/μg/L

    169.79±40.34

    108.12±31.36**△

    173.37±38.21

    141.23+26.24

    IV.C/μg/L

    118.51±28.30

    61.12±21.56**△

    120.43±27.31

    87.61±35.74
, http://www.100md.com
    LN/μg/L

    241.23±38.20

    112.42±32.51**△

    243.50±17.92

    156.72±39.45

    HA/μg/L

    494.66±70.24

    251.63±43.14**△

    493.49±69.12

    320.12±50.48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P<0.01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西医学研究证明,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目前认为肝纤维化是可逆的。因此早期发现,并使之降解逆转是治疗肝病,防治肝硬化的重要环节。国内外学者认为血清PCⅢ、Ⅳ.C、LN、HA是反映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判断早期肝硬变及预后的敏感而非创伤性的血清学指标。慢性肝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右胁疼痛,痛有定处,伴腹胀、纳差、乏力、便溏,舌质暗、边有瘀点。既有血瘀之征,又有脾虚之象,属中医“胁痛”、“癥积”的范畴。由于肝主藏血,其经脉布两胁,外感邪毒,内伤七情均可使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日久血脉瘀阻;肝病最易克脾,故以血瘀脾虚型最多见。由于慢性肝炎多是病毒性肝炎迁延而来,病毒的感染、复制是病情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选用疏肝活血,健脾益气,佐以清热解毒之益肝胶囊治疗慢性肝炎,经多年临床观察,疗效显著。方中柴胡、赤芍、桃仁疏肝活血化瘀为主药,辅以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佐以大黄、虎仗清热解毒。药理实验证明这些药物具有减轻肝内炎症及抗肝纤维化作用,并有保肝、降酶、改善肝内微循环[3,4]的作用。我们用益肝胶囊治疗血瘀脾虚型慢性肝纤维化的60例,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53.3%。提示该药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和抗肝纤维化作用。
, http://www.100md.com
    * 河南省科委科技攻关项目(No.961200754)

    作者简介:冀爱英,女,43岁,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 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讨论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中华内科杂志,1991,30(1):10~12

    2 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中医杂志,1992,33(5):39~40

    3.刘 成,刘 平,胡义杨.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研究.中医杂志,1994,35(10):601~604

    4 蒋开平.中药抗肝纤维化实验性研究概述.中国医药学报,1993,8(1):50~52

    (收稿日期:1998-11-0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