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52480
阴 阳 燥 湿 论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刘时觉

    单位:刘时觉(浙江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温州 325000)

    关键词:阴阳;燥湿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90404 摘 要 从阴阳各具潮湿、干燥之性,燥邪当属阳邪之列,进而言阴阳偏盛偏衰,可致燥湿之病,阳盛则热而生燥,阴盛则湿多兼寒,阳虚则湿,甚则寒,阴虚则燥,甚则热。其治阳盛则清热为先,润燥即在其中,阴虚则润燥为先,其甚则滋阴盛火并行;阴盛则祛寒兼燥湿,阳虚则视其在脾在肾,在脾宜温燥,在肾宜温润。药性的刚柔燥润,与四气五味结合,对药物性能、功效的认识就更全面了。阴阳燥湿论宜与阴阳寒热论相结合,以构成中医的理论基石。

    病性分寒热,药性论四气,阴阳寒热论是中医的理论基石。笔者在教学和医疗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燥湿具有与寒热同样重要的意义,阴阳燥湿论与阴阳寒热论一样,贯穿于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学说和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法等全部内容之中,也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值得探索研究。
, http://www.100md.com
    1 燥湿与阴阳性质

    1.1 阴阳具燥湿之性

    阴阳本指对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并由此引申出阳具温热、明亮、上升、活动、外在等属性,阴则反之。现行的多种中医基础理论著作均作如此表达,却独独遗漏了“燥湿”二字,这不全面。季节昼夜变换,日光向背,除有“温度”、“亮度”的差异,自然还有“湿度”的变化:寒暑更替,春后湿由地升,秋至燥从天降;昼夜交错,夜则霜凝露生,昼即露干霜消;阴晴之际,阴则础润知雨,日出阴FDA7尽除;向阳则温暖干燥,背日则阴冷潮湿。所谓“水流湿,火就燥”,水火作为阴阳的代表,水寒之外,更具湿性,火热之中,亦兼燥意。总之,阳具干燥性质,阴有潮湿意义,是不争的事实。

    1.2 燥为阳邪

    六淫之中,风、火、暑为阳,寒、湿属阴,均有明论,唯燥邪回避不言其阴阳性质,这有欠缺。燥湿性质相反,湿邪属阴,燥邪相应当属阳邪;燥性干涩,其易伤津液的特性,与温热暑火诸阳邪相一致;燥属天气,为清邪,其伤于人者,上先受之,从口鼻而入,易伤肺,这同“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也相一致;燥病见症,如口鼻干燥,咽喉涩痛,干咳少痰,小便短少,大便燥结等等,常见于阳热诸症,而少与阴寒相兼。在明确了“阳具干燥之性”后,可以说,“燥属阳邪”应无疑义。
, 百拇医药
    《内经》谓“西方生燥,燥生金”,“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认为五行之中,燥金属阴;且论病议症,疏于论燥,这可能是今人仍不能明确提出阴阳的燥湿性质和燥属阳邪的原因所在。对此,古人早已有觉察,喻嘉言以燥湿有霄壤之殊,“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提出“秋燥论”;石芾南更明确地指出,“天地之气,阴阳之气,阴阳之气,燥湿之气”,“天属阳,燥亦属阳”,从而提出“燥湿为百病提纲”的观点。这些观点都是对《内经》的补充和矫正,至今也不无启迪意义,我们实不必拘执于“燥金为阴”而无视其性,回避对燥邪性质的明确表述,从而束缚了自己的思路。

    2 燥湿与阴阳病机

    天地阴阳之盛衰产生寒热燥湿之变化,万物因之而生;盛衰太过则寒热燥湿过极,万物感之为病。寒极则物冻而僵,暑极则物热而死,燥微则物畅其机,燥甚则物枯而萎,湿微则物受其滋,湿甚则物霉生腐。故天有寒暑旱涝之灾,人有寒热燥湿之患。燥湿之病,即由阴阳盛衰过甚而生。
, 百拇医药
    2.1 阳盛则热而生燥,阴盛则寒多兼湿

    感于燥湿之邪则阴阳有所偏胜而成燥湿之症;伤于寒热,阴阳偏胜,亦可变生燥湿。章虚谷《医门棒喝》昭示:“阳盛则热,阴胜则湿。”这是对《内经》“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的补充。寒邪侵袭,阳气不化水液,则水湿内生;湿邪侵袭,易伤阳气而生寒,故寒湿往往相兼,总由阴胜所致,故曰,阴盛则寒多兼湿,湿多夹寒,寒湿相兼。阳胜不仅生热生火,往往兼见燥象;这在习惯上以“阳胜则阴病”来解释,实际上因热生燥,统属阳邪偏胜之害。只是热为本,燥为标,故章氏阳盛则热的表述仍与《内经》相同。八纲辨寒热,热则除发热肢温,恶热喜冷,面红目赤,烦燥不宁,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数等热象外,还兼口渴喜饮,痰涕黄浊,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干少津等燥象;寒则除身寒肢冷,恶寒喜暖,面色苍白,神疲倦卧,舌淡苔白脉迟紧等寒象外,还兼口润不渴,痰涎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面润滑等湿象。这种燥热、寒湿相兼共现的病象,既是燥与热、湿与寒性质相通的明证,也反映了阳盛则热而生燥,阴盛则寒多兼湿的病机特点,只是我们对此早已习焉不察,笼统地以单纯的热证、寒证来包括燥、湿而已。
, 百拇医药
    2.2 阴虚则燥,甚则热;阳虚则湿,甚则寒

    石芾南《医原》有谓,“阴虚体质,最易化燥;阳虚体质,最易化湿。”这也是对《内经》“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的补充。一般而言,化燥化湿往往先于生热生寒的变化。如阴虚证,先见燥症,后现热象,如见烟干口燥,口渴溲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诸燥症,病犹轻;若见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筋脉拘急,种种阴血不足,不得濡润的症象,病已重;若见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升火眩晕,舌质红绛,脉象细数等虚热症象,病已极。可以说,燥象贯穿于阴虚证的全过程而先于虚热症象出现,故曰,阴虚则燥,虚甚则热,燥犹为轻,热则重笃。现在临床相对较少见骨蒸潮热等典型的阴虚则热的虚热证,而“阴虚则燥”的概念,就更具现实意义了。阳虚生湿生寒,往往寒湿并见,易伤脾、肾。伤脾多湿重,伤肾则寒重;伤脾犹轻,伤肾为重。故曰阳虚则湿,甚则寒。

    2.3 寒热燥湿的相互结合与转化

    由于阴阳性质的类同,外感六淫,或燥热相兼,因燥生热,由热生燥,或寒湿并见,因寒生湿,由湿生寒,此自然之理。而邪气伤人,因人而化,阴虚阳盛之人易于化燥生热,阳虚阴盛之人易于生寒生湿。章虚谷云:“六气之邪有阴阳不同,其伤人也,又随人身之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从而化生出形形色色的疾病来。石芾南《医原》有谓:“寒搏则燥生,热烁则燥成,热蒸则湿动,寒郁则湿凝,是寒热皆能化为燥湿也。”由于燥湿与寒热的阴阳性质差异,而有“燥热为本,寒燥为变,寒湿为本,湿热为变”的不同,“寒燥化为燥热,返其本也;寒湿化为湿热,因乎变也。”进而,石芾南提出,“人能体察燥湿二气之因寒因热所由生,而以之为纲;再察其化热未化热之变,与夫燥郁则不能行水而又夹湿,湿郁则不能布精而又化燥之理,而以之为目。纲举目张,一任病情万状而权衡在握矣”。因此,寒热燥湿的相兼转化,孰多孰少,反映了机体阴阳盛衰之变化,是疾病万状百变的根据,也是据以了解病情性质传变的钥匙,不可不察。
, http://www.100md.com
    3 燥湿的治疗大法

    燥湿之治,须辨外感内伤和兼挟转化,斟酌虚实以治。

    3.1 治外感须从外解,阳盛则清热以润燥,阴盛须祛寒兼燥湿

    燥湿从外来者,必从外去。石芾南谓:“治外感燥湿之邪无他,使邪有出路而已。”出路者何?一从肌腠解,一从二便解。燥邪犯肺,首伤肺经气分,毛窍不利,但未成里实,宜辛润以开肺气,使邪从汗解。若桑杏汤、杏苏散者即是,均以轻宣辛散而视兼温兼凉为治。湿气弥漫,困于肌表,“总以轻开肺气为主,宜用体轻而味淡辛者治之,辛如杏仁、蔻仁、半夏、厚朴、藿梗,淡如苡仁、通草、茯苓、猪苓、泽泻之类”,若三仁汤、藿朴夏苓汤者即是。但湿为阴浊之邪,易伤下部,故宜通利下窍。“启上闸,开支河,导湿下行以为出路”,亦即所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燥邪大肠多有结粪,必咸以软之,润以通之,增液汤即是。无论汗解,还是二便解,都属祛邪之法,“实者泻之”之意。若阳盛则热而生燥,热为本,燥为标,清热即所以润燥,如“急下存阴”,并不是非要用养阴生津药物不可。若阴胜则湿而兼寒,则祛湿须结合温寒,如“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即是此意。故曰,阳盛则清热以润燥,阴胜须祛寒兼燥湿。
, 百拇医药
    3.2 阴虚须润燥为先,补阳则燥润有别

    阴虚须先润燥表现在两方面:养阴药药性柔润,润燥为养阴的基础;阴虚有燥象可无热象,有热象必有燥象,故润燥为先。如胃阴不足,大肠液亏,以大队滋润生津的益胃汤、增液汤为治;若肝肾阴虚未见火亢者,用一贯煎、二至丸也只是养阴润燥;唯病甚见火亢之象才滋阴佐以降火,用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之类。所以,阴虚证治与阳盛正相反,阳盛清热为先而润燥已在其中,阴虚则润燥为先,贯穿全程,甚者才须佐以降火。阳虚之治须区别脾肾:脾阳不足,失于健运,气不化水,湿多寒少,药宜温燥,甘温以补,辛温以燥,淡渗化湿,各视其证而运用,如苓桂术甘汤、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吴茱萸汤之类。肾阳不足,多阳损及阴,治当阴阳兼顾,虚寒并举。《内经》有谓:“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故药宜温润,切忌刚燥,用“柔剂养阳,通奇脉而不滞之品”,鹿茸、河车、海马等血肉有情者自不待言,若菟丝子、巴戟天、仙灵脾、肉苁蓉之类,温而柔润,辛而不燥,“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即是指此。若桂附的辛热刚燥,只以为佐使非以为补,如朱丹溪言:“仲景八味丸用为少阴向导,其补自是地黄为主,后世因以附子为补药,误矣。”所以,阳虚当视脾肾不同而治有燥润之别。
, http://www.100md.com
    4 药性的刚柔燥润

    药物有刚柔燥湿的性质差异。南北朝时,北齐徐之才创“十剂”之说,即有“燥可去湿,湿可去枯(燥)”的说法,但这时的燥湿主要指润燥祛湿的药物功效,并未以之概括药性;后世虽常有散论某药刚燥,某药柔润的论述,但又缺乏理论总结,没有上升为药性理论。唯有石芾南看到“古人论药性,多言气味,少言体质”之不足,遂引用《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的说法,认为药物相应“气味有阴阳之分,体质有刚柔之别”,从而提出区别药物性质刚柔润燥的“用药大要论”。

    石氏认为,“凡体质柔软,有汁有油者,皆润;体质干脆,无汁无油者,皆燥”,“燥药得天气多,故能治湿;润药得地气多,故能治燥”。但燥润之间又有区别,“润有辛润、温润、平润、凉润、寒润之殊;燥有辛燥、温燥、热燥、平燥、凉燥、寒燥之异,又有微润、甚润、微燥、甚燥之不同”,需要一一详辨并具体分析了203种药物的刚柔燥润特性。这种分类方法由于着眼点不同,与现在通用的药物分类法有异,如同为辛温解表,羌独活、苏叶、荆芥、麻黄、桂枝辛燥,防风、细辛、白芷辛润;辛凉解表药亦有分属,牛蒡、葛根、豆豉辛润,菊花、鲜桑叶凉润,薄荷辛燥,豆卷平燥,柴胡、升麻、蝉退、霜桑叶凉燥。石氏把补气、补阳药归属温润,且认为“大抵温润一类,气温,得天气多,质润,得地气多,受气比他类较全,且味多带甘,秉土之正味,治阴阳两虚者颇为合拍,但又认为益智仁、补骨脂温燥,扁豆、山药、甘草平燥,又有不同。
, 百拇医药
    笔者愚见,药物具有刚柔燥润的性质差异,首先以治燥湿之症:柔润以治燥,能生津增液、养血填精;刚燥以祛湿,能化痰蠲饮,利湿逐水。其次在避免副作用,刚燥伤阴柔润腻滞,均须注意。更重要的在于使我们对药物性能、功能的认识更为深入细致,足以补充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药性理论之不足。这是尤值得我们注意的。试以温里祛寒药和温肾补阳药的刚柔燥湿的性质差异体会这一点。

    这两类药物有许多共性,附子祛寒,又有温肾助阳的一面,而仙灵脾温肾助阳,又有祛寒之功,而且二者还具有现代医学的药理共性:均有兴奋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又都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但两类药物又有刚燥柔润之别,祛寒药多刚燥辛热,走而不守,温阳药则柔润辛甘,守而不走。这种差异表现在药理成分上,刚燥多含生物碱、挥发油,柔润则多脂类、树脂类、脂溶性维生素、香豆精类、黄酮甙、皂甙糖甙。表现在药理作用方面,除不同作用外,其同中之异更值得玩味,更能体现燥湿刚柔的差别:例如,仙灵脾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能缓慢而持久地提高心肌张力,且无诱发心律不齐现象,提示对慢性心衰有一定改善作用,而且对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并不明显。这和附子强心而易诱发心律失常,增加心肌耗氧量形成明显的对比。刚柔之别于此可见。若附子加用柔润补益药人参、黄芪之类,参附汤、芪附汤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却减少了心肌氧耗。这似乎提示,对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是柔润刚燥的药性差异之一。
, http://www.100md.com
    于此可见,柔润刚燥是药物的重要性能,而刚燥柔润与四气五味相结合,将使我们对药物性能的了解更为全面。同为甘寒、寒凉为主柔润为次的清热生津药知母、芦根、天花粉,与柔润为主寒凉为次的养阴生津药麦冬、北沙参、石斛,自然有异,这种差异是无法以四气五味和归经来解释的。寒凉刚燥的清热燥湿药黄连、黄芩、黄柏,与寒凉柔润的清热凉血药玄参、丹皮、生地,当然大不相同。温热兼刚燥之性的温里祛寒药如附子、干姜、吴萸,不同于刚燥兼温热的燥湿温中药苍术、砂仁、草果,也大不相同于温热柔润并重的鹿茸、河车、巴戟天、仙灵脾。因此,区别药物的刚柔燥润,并与四气五味结合研究,应是药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5 小结

    综上所述,燥湿实为阴阳的基本特性,阴阳燥湿论具有与阴阳寒热论相羽翼的重要地位,贯穿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全部内容,也是临床辨证论治的中心环节。寒热燥湿相结合,既可解释病因,归纳病证,亦可统括病性,指导治疗,还可以概括药性,使我们对有关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入全面。因此,笔者建议把有关阴阳燥湿的内容补充到中医基础理论的相应学说之中。,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