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综合临床》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10947
乙状结肠过长症的诊断与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国综合临床》 1999年第5期
     作者:谷青山

    单位:215300 江苏省昆山市红十字医院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990552 自1988年始,10年间手术治疗乙状结肠过长性便秘13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5例,女8例;年龄22~68岁。病程1~5年。无明显诱因。症状反复,经治不愈。其中1例并发肠梗阻者曾行剖腹探查术,切开乙状结肠取出干硬粪块若干。

    1.2 症状与体征 均有顽固性便秘且均为首发症状,2次大便间隔时间3~9天。13例全部伴有腹痛,多为阵发性。2例伴有肠梗阻,表现为左下腹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左下腹肠鸣音亢进。

    1.3 实验室检查 13例纤维肠镜检查均正常。钡灌肠造影检查均显示乙状结肠肠袢过长。2例伴有肠梗阻症状者腹部X线平片可见气液平面。

    1.4 治疗方法 均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见13例乙状结肠袢明显过长,其中10例长55cm~64cm,3例65cm~70cm,且过长部的肠袢主要位于盆段乙状结肠;肠腔明显增粗,内径4cm~6cm;系膜呈无规则状排列,明显增宽,多在15cm~24cm之间;2例并发肠梗阻的病例除肠腔增粗外尚可见肠袢呈逆时钟方向扭转约180°。手术方法:13例均行部分乙状结肠切除术,切除范围15cm~30cm,或以切除吻合后的乙状结肠肠袢不再有明显的悬垂为宜。

    1.5 预后 12例(包括2例并发肠梗阻症状者)术后便秘及腹痛症状完全消失,1例腹痛症状消失但仍有便秘,经中药灌肠治疗2个月症状明显改善。

    2 讨论

    文献报道[1]乙状结肠平均长度36.9cm(35cm~42cm),本组病例长55cm~70cm,明显超过正常范围并伴有顽固性便秘及腹痛,因此可认定为乙状结肠过长症。尽管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但肠袢过长是引起便秘及腹痛的主要病因。由于肠袢过长,导致肠管盘绕扭曲,粪便通过迟缓、排空时间延长而造成上述症状。

    本组病例手术探查中发现乙状结肠系膜不是呈∧形走向[1],而是呈不规则分布,可能为先天因素所致。由于乙状结肠系膜过宽,加之肠袢过长,又因大量粪便堆积所致肠管重量增加,容易造成肠袢部分扭转,这是引起便秘与腹痛的另一原因,亦是造成肠道梗阻的症结所在[2]

    对于具有顽固性便秘伴有腹痛症状的患者应想到有乙状结肠过长的可能,在肠镜检查未发现问题时,不要忽视钡剂灌肠造影检查的重要性。X线片可显示增粗过长的乙状结肠肠袢盘绕于盆腔内,对诊断颇有帮助。

    治疗以手术为主。作者认为保守治疗应限定在3个月以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症状尚无缓解者,应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切除过长的乙状结肠。切除范围应视病情而定,本组的切除范围为15cm~30cm。作者的经验是以切除吻合后的乙状结肠无明显悬垂为宜。

    参考文献

    1 韩永坚.刘牧之.临床解剖学丛书.腹、盆部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54

    2 张庆荣.肛门直肠结肠外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345

    [收稿:1998-07-1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