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11579
多发梗塞性痴呆25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1999年第5期
     作者:张 益

    单位:重庆南川市人民医院(408400)

    关键词:

    重庆医学990545 多发梗塞性痴呆(MID)是血管性痴呆的一种,约占老年人痴呆总数的15%,MID与老年性痴呆合并者占10%。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增加及平均人口寿命的延长,MID的患病率亦随之增长。现对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MID25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均系我院住院病人,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56~85岁,平均66.8岁。有高血压者17例,脑动脉硬化症20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症7例,冠心病及高血压心脏病12例。19例有脑梗塞病史,发生1次12例,2次5例,3次2例;6例有反复发作TIA史,2次2例,3~5次4例。神经系统体征:偏瘫及锥体束征19例,偏身感觉障碍1例,假性球麻痹3例,共济失调2例。
, 百拇医药
    1.2 头颅CT检查:25例病人均行头颅CT扫描,24例病人双侧内囊、基底节区、丘脑多发性小点状,斑片状低密度影,病灶直径2mm~29mm,2个病灶8例,3个病灶10例,4~5个病灶4例,1例为左颞叶梗塞。2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大及脑萎缩。其中局限性脑萎缩18例,占75%,广泛脑萎缩7例,占25%,多为病情严重者,Hachinski缺血记分在5~7分。许多病例脑室旁可见月晕状低密度影。

    1.3 智能检查:本文对25例患者用长谷川智能检查表(HDS)评分,结果得分均在10分以下。用修正Hachinski缺血记分评分,所有病人Hachinski缺血记分均在5分以上,故可除外Alzheimer's病。

    2.讨 论

    MID的诊断要点可归纳为:①高血压与脑动脉硬化者有小中风或中风发作;②进行性痴呆台阶式加重;③有神经系统局灶症状与体征;④CT或MR显示多发性腔隙灶、软化灶、脑萎缩与脑室扩大征;⑤排除其他器质性痴呆。本组25例病人符合上述诊断要点,故可临床诊断为多发梗塞性痴呆。Forette等报道血管性痴呆有六种类型:①多发梗塞性痴呆;②腔隙性痴 呆;③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病);④淀粉样脑血管病;⑤白质损害合并痴呆;⑥单发梗塞性痴呆[1]。我们认为分型过到繁锁,实际上除第4型以外,其余5型常同时搭配出现,临床很难区别,或仅说明不同病程阶段有不同影像或病理表现罢了。
, 百拇医药
    Hachinski(1974)等报导多发梗塞性痴呆的梗塞灶多数位于双侧半球(75%),但较少位于大脑中动脉皮层分支供血区,额叶亦甚为少见。病灶并非弥慢性均匀分布,主要位于白质内,为中等梗塞或小梗塞,均不累及弓形纤维。本组头颅CT检查结果也与之相似,均位于双侧内囊,基底节和丘脑部位。

    MID的主要CT征象有以下三点:①腔隙性梗塞征象。多位于基底节区、丘脑与桥脑区;②双侧或多处脑软化征象:以基底节与内囊区最为常见,亦可散布于脑叶;③脑萎缩与脑室扩大征象:常为局限性脑萎缩,CT显示脑室,脑池或脑沟局部扩大。病情严重者可显示广泛脑萎缩。许多病例侧脑室旁可见月晕状低密度,似有Binswanger病合并存在。

    从本组病人智能减损情况显示,回答错误最多的是近事记忆、计算、倒背数及五物品名称四项,回答错误最少的是地点、年龄及出生地三项,与国内文献报道相似。

    MID主要应与Alzheimer病鉴别。后者为缓慢发病,病程逐渐进展,缺乏神经系统局灶定位体征,自觉症状较少,早期出现视觉缺失,人格改变明显,表现为全面智能障碍,Hachinski缺血记分在4分以下。本组病例均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有CT改变,智能检查得分均在4分以上,故可除外Alzheimer病。

    MID的治疗方面,首先是脑血管病的预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治疗:①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②给予扩血管药物,改善微循环,如抗栓丸、尼莫地平等;③促进脑细胞代谢剂:如胞二磷胆碱、脑活素、脑复康等;④中枢兴奋剂;⑤有条件的作高压氧舱,虽疗效不很肯定,但部分患者症状可得到改善。本组25例病人除未作高压氧舱治疗外,经给予上述综合治疗均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均有不同改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