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11624
组织胞浆菌病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1999年第5期
     作者:荣晓凤 何 英 张淑慎 李荣亭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中医科(400016)

    关键词:

    重庆医学990569 患者、男、44岁、干部。因反复发热8月入院。反复不规则发热,体温波动在37.5~40℃,午后及夜间热势较高。病前8月曾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农业种植园考查1月。入院前在我市数家医院就诊,先后给予抗生素、抗疟药、抗痨药正规治疗无效。病后体重下降10kg。3岁时曾患肺结核。

    入院时查体见:慢性病容,消瘦。体温:39.1℃。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鸣。心浊音界不大,心率102次/分,律齐,无杂音。肝脾肋下未扪及。入院后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血糖、免疫球蛋白、甲状腺功能、甲胎蛋白等均正常。两次血沉分别为26.32mm/h。血培养、尿培养、肥达氏反应、Coom's试验,血涂片找疟原虫,痰TB——PCR、PPD试验、TB——Ab、HBsAg、抗HIV均阴性,胸片示“右上肺条索状钙化影。”B超示:肝脾大小正常,肝实质回声不均,增粗增强。肝CT扫描见“肝内点状钙化灶。”骨髓片(片号:97-953-M1)提示:网状细胞中可见组织胞浆菌小体。诊断: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治疗方法:氟氯唑注射液(广东太阳神集团生产)0.2g,ivgtt,qd,首日和第2周剂量加倍至0.4g,4周后改为氟氯唑片口服,0.2g,qd,再4周后结束疗程。用药7天后体温开始下降,12天后体温恢复正常,4周后复查血沉为15mm/h,肝肾功、血常规正常。自觉全身情况明显好转出院。出院1月后复查骨髓象(骨髓片号:98-298-M1):未找到组织胞浆菌小体;出院2月后复查B超:肝脾大小正常,肝实质回声均匀。已完全恢复健康。

    讨论:组织胞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具有传染性的深部真菌病,主要侵犯网状内皮系统,有时也可由血行播散而侵犯全身各脏器,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极易误诊为肺结核、肿瘤、淋巴瘤等,因此,诊断有一定困难。

    组织胞浆菌于1906年由Darling在美洲巴拿马运河区一患者病灶中检出,故又称为美洲型组织胞浆菌。1955年在我国广州发现首例患者,此后陆续有数例报道,大多为归国华侨。本病多因吸入带有该菌孢子的尘埃所致,也可经皮肤、粘膜及胃肠道传入。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肺组织胞浆菌病和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前者表现为咳嗽、胸痛,或盗汗、低热,或无症状,胸片可见许多钙化灶。后者无明显症状,可侵犯肝脾及其它网状内皮系统,B超或CT可发现钙化灶。本病确诊主要靠痰、外周血、骨髓、淋巴结穿刺、活检等标本中找到菌体。油镜下观察可见2~4μm大小孢子,呈卵圆形,一头较尖、一头较圆,外周一层有如炎膜的透亮晕。临床上遇有以下表现者,应考虑组织胞浆菌病可能:(1)有频繁接触鸟禽或污染土壤接触史;(2)不明原因的发热;(3)正规抗生素或抗结核药治疗无效;(4)多次查痰抗酸杆菌或常规血培养阴性等。

    本病治疗可用二性霉素B、酮康唑或氟康唑等,前两者均有肝毒性,而氟康唑系广谱抗真菌药,组织分布广泛,吸收快,血药峰值高,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半衰期长达30小时,临床使用尚未见明显毒副反应,对于治疗深部真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