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夏医学》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12878
微量泵注射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心衰的观察和护理
http://www.100md.com 《华夏医学》 1999年第5期
     作者:郑 洁 龙玉华

    单位:郑 洁(河池化学工业公司职工医院);龙玉华(广西河池市 547004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科)

    关键词:心衰;微量泵;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护理

    华夏医学990508 微量注射泵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剂量准确、微量持续、给药均匀等特点,临床上常用于注射各类血管活性药、强心药、抗心律失常药等。我科在1997~1998年中用微量注射泵推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心衰25例,能较快的控制心衰,使患者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25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12~76岁,其中感染性休克6例,心肺复苏术后4例,扩大型心肌病3例,风湿性心肌病并心衰4例,产后大出血6例,羊水栓塞2例。
, http://www.100md.com
    1.2 用药方法 体重×3mg加5%葡萄糖至50ml,即,每小时1ml相当于1μgkg-1.min-1,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同时使用,可按1∶4或1∶5的比例配制,使同一速度下多巴胺起到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的作用(<5μgkg-1.min-1),而使多巴酚丁胺起到增加心肌收缩力作用(10~20μgkg-1.min-1)。

    2 应用微量注射泵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1 操作步骤
, 百拇医药
    注射前检查泵的电路和报警装置,用50ml注射器吸取药液,其乳头与延长管相连,排气后将其放入泵的针管夹内,推动滑座至可注射状态,选择所需的流量(ml/h),按泵起动键,可见注射指示标转动,立即连接静脉通道。

    2.2 注意事项

    2.2.1 配药时严格无菌操作,将药液充盈注射器排尽气体,防止由泵的压力将空气压进血管内,注射开通后定时检查药物是否有渗漏,当注射泵报警时,应及时找出原因,作出相应的处理。报警常见原因有脱管、管道受压或滑座与注射器分离、注射完毕等。使用药物过程中,将参数(μg.min-1.kg-1)准确换算成微量泵的固定参数(ml)输入泵内显示器,并可根据医嘱作出相应的调整。

    2.2.2 由于所给的药物浓度高,应选择血管走向较直,容易固定且便于观察的部位进行静脉穿刺。对循环衰竭的患者,避免下肢静脉穿刺[1],以减少药液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
, http://www.100md.com
    3 药物使用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

    3.1 一般护理 由于进入我科住院的患者病情均较危重,生活均难以自理,各种仪器的使用,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故应做好心理护理,生活上给予特别护理。

    3.2 对生命体征的观察

    3.2.1 因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均能增加心肌耗氧量,易引起心律失常[2],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及心律的变化,尤其注意是否发生心动过速。

    3.2.2 多巴胺可抑制呼吸中枢使通气量降低,还能引起肺内分流,干拢通气/灌注(V/Q)之比,故应注意患者的呼吸及血氧饱和度(SaO2)。

    3.2.3 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的正性心力作用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搏出量增多,从而使血压升高,注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当血压升至正常时,调节注射速度。
, 百拇医药
    3.2.4 特别是注意对尿量的观察,一般要求计每小时尿量及24h尿量。

    3.2.5 注射药物过程中,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有无药物渗出,因为多巴胺能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渗出可致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坏死。若有外渗,可用酚妥拉明5~10mg加生理盐水5~10ml,在外渗区作浸润注射,以防皮肤坏死[1,3]

    4 治疗及护理效果

    由于微量泵是一种用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既能定时控制药物用量,又可保证药物的最佳血药浓度,避免出现用肉眼数滴数来控制用药剂量误差较大、药物进入体内不均等弊端,同时也限制了液体的入量,减少心脏负荷,纠正水钠潴留。所以经使用微量泵注射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均能使血压平稳上升,并通过调节药物剂量及两者的比例使血压逐渐趋于稳定。在所治患者中无1例出现心衰加重及并发肾功能衰竭。
, 百拇医药
    (文章资料为作者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科进修期间所收集。)

    参考文献

    1 谷梅荣.静脉滴注药外渗损伤31例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4,10(2):10

    2 周自永,王世样主编.新编常用药物手册.第2版.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88

    3 孟德忠,武守恭主编.新编护士用药手册.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39~240

    (收稿 1999-05-10)

    , http://www.100md.com